□ 王婷婷 張家口市糧油質(zhì)量檢測中心
為了更精確地檢驗玉米的水分,分別對各批次入庫的玉米進行了谷物水分測量儀測試、電腦水分測試以及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測試。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憑借其高效、便捷、測量精確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等優(yōu)勢在各項測量設備中遙遙領先[1]。不僅可以加快入庫進度,還可以保障檢測精確度。
為了提高玉米入庫速度,現(xiàn)分別選用以下儀器對各個批次谷物進行檢驗,需要用到的設備如下:①型號為perten IM9500近紅外谷物分析儀;②PM888谷物水分測量儀;③EDS-1 H糧食水分測試儀,除此之外,還需要用高精度計數(shù)器和 HTC-I溫濕表。
實驗時需要保障實驗室內(nèi)的溫度和濕度處于不同狀態(tài),即在溫度和濕度不同的環(huán)境中檢測玉米入庫時的水分,選用10份玉米樣品,將其放置于不同室溫中進行水分檢測的同時記錄檢測時間[2]。為了獲取更精確的檢驗結果,又在相同室溫下對另外10份玉米樣品進行檢測,二者之間進行對比。
根據(jù)實際檢驗結果得知,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抗外部環(huán)境干擾能力較強,另外兩種檢測儀器抗干擾能力較弱。結合對谷物的水分測量結果可知,用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檢測出來的結果符合國際標準。當玉米入庫時選用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測量出的檢測結果抗環(huán)境干擾能力強,檢測結果精準度也比較高。設置實驗室的溫度條件和濕度條件分別為25 ℃和70%時,通過GB/T5009.3-2016直接干燥法測定水分含量為12.5%,然后再用不同的儀器進行檢測后獲得測量結果也各不相同。對其平均值進行計算得知,谷物水分測量儀與電腦式水分檢測儀的平均值誤差較大。但是近紅外谷物分析儀獲取的檢測結果基本保持不變。設置室溫和濕度數(shù)值相同,當玉米的水分含量在12.6%時,用其他儀器檢測后得出,玉米的水分誤差平均值均超過0.3%和0.4%,明顯超出了國際標準范圍,而用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檢測結果和之前結果基本一致,誤差值范圍在0.1%~0.2%,符合國際準入標準。由此可知,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檢測精確度較高[3]。
根據(jù)檢測結果可知,當溫度和濕度一致時,兩組不同的檢測人員借助近紅外谷物分析儀和谷物水分檢量儀對10份玉米樣品糧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采用前一種檢測儀器可以有效提高檢測效率,檢測每一份樣品的時間不超過20 s,而后者的檢測時間為35 s。
由于近紅外谷物分析儀的檢測原理主要是借助紅外線對樣品糧的光譜吸收度進行測量,不會損害糧食顆粒。而電腦式水分測試儀必須對玉米進行物理擠壓后才能進行檢驗,其檢測原理為通過谷物的抗擠壓能力檢驗糧食水分。但是經(jīng)過物理擠壓后的糧食顆粒結構受損,不能進行回收,不僅增加了成本且造成糧食浪費。
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檢測玉米水分含量時只對水分這一項指標進行檢驗,如果需要檢驗玉米的其他成分還需要借助其他模塊。由于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沒有國產(chǎn)品牌,需要進口且價格昂貴,普及近紅外谷物分析儀非常困難。除此之外,由于貿(mào)易壁壘存在,很多國家近些年不愿意向中國出口近紅外谷物分析儀。這一舉措無疑制約了國內(nèi)商品糧的入庫檢測進度,不利于糧食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诖?,一定要集中科研力量,打造國有品牌,為國內(nèi)糧食入庫檢測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通過近紅外谷物分析檢測儀對玉米水分含量的檢驗結果可知,該儀器設備性能優(yōu)越,非常適合玉米入庫水分含量檢測。當前,我國正面臨糧庫智能化建設的攻堅階段,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高科技儀器檢測糧食是必然趨勢,民以食為天,基于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糧食檢測的投入,采用先進設備對糧食質(zhì)量進行檢測,在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確保糧食質(zhì)量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