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見病,而重癥胰腺炎的危害較大,且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另外,本病患者的腸黏膜屏障受損情況明顯,因此對本病治療的過程中,腸黏膜屏障的改善需求也較高。臨床中采用液體復蘇的方式治療本病的研究可見[1-3],而限制性液體復蘇的效果研究多較為肯定,但是對于腸黏膜屏障等方面的影響研究不足。本研究就限制性液體復蘇在重癥胰腺炎中的療效及對腸黏膜屏障的影響進行探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2 月~2018 年6 月收治的52 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依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6 例。對照組男16 例,女10 例;年齡21~62 歲,平均年齡(46.8±8.7)歲;病程0.5~3.5 d,平均病程(1.8±0.6)d;病因:暴飲暴食致病20 例,其他6 例。觀察組男15 例,女11 例;年齡21~63 歲,平均年齡(47.0±8.8)歲;病程0.5~4.0 d,平均病程(1.9±0.8)d;病因:暴飲暴食致病19 例,其他7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液體復蘇治療,以早期、快速及足量的方式進行液體輸入,收縮壓在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為準。觀察組則進行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收縮壓在60~80 mm Hg 為準。兩組患者的其他治療方案相同。
1.2.2 檢測方法 于治療前及治療后72 h 采集兩組的靜脈血標本,將血標本離心后取血清部分進行檢測,檢測指標為血清腸黏膜屏障相關指標,包括DAO、D-Lac 及ET,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由經(jīng)驗豐富的檢驗科人員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檢測。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治療前后腸黏膜屏障相關指標水平。療效判定標準[4]:以重癥胰腺炎相關癥狀體征、淀粉酶及影像學檢查等方面均正常為治愈;以重癥胰腺炎相關癥狀體征、淀粉酶及影像學檢查等方面均明顯改善為有效;以重癥胰腺炎相關癥狀體征、淀粉酶及影像學檢查等方面未見明顯改善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中治愈12 例,有效7 例,無效7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3.08%;觀察組中治愈22 例,有效3 例,無效1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1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18,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黏膜屏障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的血清DAO、D-Lac 及ET 水平分別為(45.26±5.38)mg/ml、(16.10±1.88)mg/L、(0.68±0.15)EU/L;觀 察 組的血清DAO、D-Lac 及ET 水平分別為(46.32±5.43)mg/ml、(16.06±1.95)mg/L、(0.67±0.17)EU/L。治療后72 h 對照組的血清DAO、D-Lac 及ET 水平分別為(36.10±4.52)mg/ml、(12.08±1.48)mg/L、(0.33±0.08)EU/L;觀察組的血清DAO、D-Lac 及ET 水平分別為(30.78±4.19)mg/ml、(9.95±1.03)mg/L、(0.17±0.05)EU/L。治療前兩組的血清DAO、D-Lac 及ET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707、0.075、0.225,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DAO、D-Lac 及ET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401、6.023、8.648,P<0.05)。
胰腺炎是由于胰腺自身消化導致的一類疾病,而重癥胰腺炎的危害極為突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均較高,因此重癥胰腺炎的臨床受重視程度較高[5-7]。另外,重癥胰腺炎患者還普遍表現(xiàn)出多方面系統(tǒng)及功能的損傷,其中胃腸道功能方面的損傷是表現(xiàn)突出的一個方面,可表現(xiàn)出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異常,DAO、D-Lac 及ET 等相關指標的異常升高,且上述指標的表達水平與胃腸功能受損的程度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對于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腸黏膜屏障狀態(tài)的監(jiān)測與調(diào)控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8,9]。臨床中關于重癥胰腺炎的治療研究多見,其中液體復蘇治療是常見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不同液體復蘇方式的療效差異普遍存在。本研究就限制性液體復蘇在重癥胰腺炎中的療效及對腸黏膜屏障的影響進行探究,并與常規(guī)液體復蘇治療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18,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DAO、D-Lac 及E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401、6.023、8.648,P<0.05)。說明限制性液體復蘇在改善胰腺炎狀態(tài)的同時,對腸道損傷方面的控制也相對更好,這可能與限制性液體復蘇更為有效的改善組織水腫,進而為局部微循環(huán)狀態(tài)的改善奠定了基礎有關,而上述方面均為胃腸功能障礙與損傷的改善奠定了基礎[10]。
綜上所述,限制性液體復蘇在重癥胰腺炎中的療效較好,且對腸黏膜屏障的影響更為積極有效,因此在重癥胰腺炎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