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吉
(上海市閔行區(qū)中心醫(yī)院,上海 201100)
術中壓瘡就是患者在手術結束后的數小時到一周之內會發(fā)生的壓瘡,手術結束后的1~3天是術中壓瘡發(fā)生的高發(fā)時期,臨床發(fā)病率高達17.86%[1],對手術室護理質量進行評價的一個主要指標就是術中患者壓瘡的發(fā)生率[2],然而關于目前術中壓瘡預防的工具各有優(yōu)點和適用類型不同,本文就術中壓瘡預防工具做一綜述。
聚氨酯凝膠具體可分為凝膠、薄膜兩大類,這些均可用在患者的受壓皮膚處。能夠根據患者的體位來挑選適當的體位墊,同時也可將各種體位墊組合。在透氣性方面,聚氨酯凝膠要優(yōu)于傳統(tǒng)海綿墊,并且聚氨酯凝膠的質地較為舒適,能夠讓受壓位置所受到的摩擦力有效減少,這使得皮膚的血流氧分壓產生變化,進而使部分區(qū)域的供血、供氧能力得到改善。這是因為聚氨酯凝膠具有相對較好的生物學特性、壓力均勻分布等優(yōu)點,從而可以很好保護患者的皮膚。閔春燕[3]在其研究中指出:在微創(chuàng)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患者中應用聚酯凝膠頭圈具有顯著的效果。一是受壓部位紅斑大小方面。實驗組患者受壓部位的紅斑直徑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二是壓瘡發(fā)生率方面。實驗組患者的Ⅰ期和Ⅱ期壓瘡發(fā)生率都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這就充分說明:聚氨酯凝膠墊可以有效預防微創(chuàng)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患者壓瘡的發(fā)生。
硅膠墊具有柔韌性、抗壓性等特點,并且可以按照人體輪廓進行塑形。硅膠墊的表面具有防水、防污染的效果,在多次消毒之后仍然可以進行使用,并且其密封效果非常好,并且還有透x光、傳導靜電的效果。硅膠較為柔軟,可緩解患者受壓位置的壓力,使壓強減小,同時還可應用于多種手術體位,提升手術安全性。硅膠墊較重,承重大,所以硅膠墊常放置于骶尾部等體重分布較大的位置,將硅膠凝膠墊應用于骨隆突處,可使患者自身的重量在體位墊上能夠更均勻的分布,減少單位面積內所承受的壓力,從而對患者的局部受力壓迫點起到一種緩沖保護的作用。沈芳杰等[4]在其研究中指出:根據隨機原則的相關要求,將90例頸椎后路手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的數量設置為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棉墊進行固定,實驗組患者使用硅膠墊進行固定。在紅斑發(fā)生率方面,實驗組患者紅斑發(fā)生率為8.9%,而對照組患者則高達42.2%。組間進行對比分析,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硅膠墊可以預防術中壓瘡的發(fā)生,但硅膠墊表面有跟多紋路,在使用后要及時的清理和消毒,多次應用會使患者產生感染的幾率上升。
1.3.1 氣囊墊
氣囊在充氣后較為輕便,可隨意挪動位置。在應用時要依據患者情況隨時調節(jié)壓力,氣囊主要應用的位置在足跟、膝關節(jié)、肩關節(jié)等。馬靈馭等[6]在進行俯臥位手術時應用了可控式氣囊墊,目的在于防止患者面部出現壓瘡,使患者面部不會受常時間的壓迫。氣囊的表面易于清理,但內襯清理較為困難,氣圈或皮圈透氣性較差,抑制汗液揮發(fā),使得皮膚表面無法保持干燥,壓瘡由此而出現,對于這種情況,處理方式是使用醫(yī)用紗布將氣圈、皮圈重復纏繞,使其在有效吸收水分的同時還可保證血液循環(huán)。陳靜靜[5]在其研究當中指出:按照隨機原則的相關要求,將86例手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實驗組患者使用氣囊,結果在壓瘡發(fā)生率方面,實驗組壓瘡發(fā)生率為9.3%,而對照組異常發(fā)生率高達27.9%,組間進行對比分析,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2 波動式氣墊床
波動時氣墊床以尼龍橡膠為組成成分,使用方法為循環(huán)充氣、放氣,這能夠使患者由于自身體重所受到的壓力進行分散,使皮膚與隆突位置所受的壓力被有效緩解,身體和氣墊床的接觸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可以更好的推動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效防止壓瘡的出現。波動式氣墊在防止足跟部壓瘡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阮鷺虹[8]通過研究指出,研究組患者在應用波動式氣墊后足跟部壓瘡的發(fā)生率有顯著降低。氣墊床的透氣效果較差,床上的床單無法長時間保持原狀,使得患者的床面雜亂,盡管可以使部分位置的壓力下降,但不能完全避免壓瘡,特別是在調節(jié)床墊壓力時,在應用時要密切觀察。
1.3.3 水墊
水墊有塑形強以及波動性較好等優(yōu)點,可以讓骨突處和床之間的垂直壓力以及摩擦力等被很好的緩解,可以較好地和皮膚結合,使壓強減小,緩解皮膚的壓力?;颊咴趪g期期時應用水墊,不僅可以對患者的皮膚進行很好的保護,而且也可以讓患者壓瘡的發(fā)生率得到明顯降低。和患者皮膚與患者皮膚溫度相比,水墊的溫度通常低6-10℃,所以,和水墊有接觸的皮膚,其溫度會逐漸下降,使得組織細胞正常的代謝能力以及耗氧量同樣下降,進而預防壓瘡的發(fā)生。張曉芬等[6]研究中指出:在60例術后臥床休息患者的骶部墊上水墊預防壓瘡的發(fā)生,60例患者均未發(fā)生皮膚發(fā)紅、水泡、損傷等并發(fā)癥。這就充分說明:采用水墊預防壓瘡在臨床中具有方便、經濟以及效果明顯等特點,在臨床中值得大力的推廣和使用。
1.3.4 海綿墊
海綿墊較為厚實,并且有彈性,便于替換,海綿容易制作,而且可多次循環(huán)利用,造價低,安全性較好,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是,海綿墊在使用時存在透性差的特點,并且和皮膚貼合的時間比較長,非常容易造成部分皮膚紅腫以及瘙癢。長期應用海綿墊不但會使局部位置出現凸陷,而且也非常容易導致患者皮膚出現潮濕、組織淤血等癥狀,久而久之必然會引起壓瘡的發(fā)生。在污染之后進行處理是非常困難的,并且也特別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引起切口出現感染的癥狀。陳小花等[7]比較了傳統(tǒng)的海綿墊和可固定式海綿體位墊預防術中壓瘡的狀況,168例患者隨機分為傳統(tǒng)組和改良組,對傳統(tǒng)組患者使用傳統(tǒng)海綿墊 而改良組患者則使用固定式海綿墊,在手術結束后12小時,傳統(tǒng)組有8例患者的皮膚出現壓紅現象,顯著高于改良組的1例(P<0.05)。
1.4.1 泡沫敷料
泡沫敷料(foam dressing)是一種較為奇特的粘膠敷料,構成成分以聚氨酯、聚乙烯醇泡沫為主,敷料外表有疏水材料構成,內層則主要由親水材料組成,具有透氣、抗菌以及防水等特點,可以在患者皮膚表面產生一層保護膜,并且敷料周邊的粘膠能夠與受損皮膚嚴密結合,形成密封、保濕的環(huán)境,對表皮細胞遷移速度的加快、生長因子的生成和細胞增殖等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8]。黃蕾[9]Meta分析之后指出:如果患者在臨床中具有很高的壓瘡風險,對于這些患者使用泡沫敷料,能夠有效地減小壓瘡率。泡沫敷料自身具有的高彈性、有效緩解壓力的優(yōu)點,能夠使摩擦力以及剪切力等各種外在壓力對皮膚所產生的損傷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從而讓傷口的局部壓力進行重新分布,這樣就可以讓患者局部皮膚受壓的情況被有效改善,同時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將水膠體泡米敷料使用在在骨隆突處,保持合理的皮膚濕潤度,降低局部皮膚所受到的壓力與摩擦力,避免出現壓瘡。
1.4.2 液體敷料
賽膚潤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皮膚受壓位置的血氧飽和度,使出現壓瘡的幾率得到降低。脂肪酸酯是賽膚潤的一個主要組成成分,在患者受壓皮膚部位噴灑1~2滴賽膚潤,然后用手指輕輕按摩一分鐘,而讓賽膚潤得到有效吸收。賽膚潤中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過氧脂肪酸酯是其主要的組成成分,其作用與環(huán)前列腺素類化合物具有相似性。庾慧敏等[10]在其研究中指出:按照隨機原則的相關要求,將術后不能自主翻身的9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tǒng)90°側臥位護理模式,給予實驗組患者實施30°側臥位聯合賽膚潤的護理模式。
壓瘡防護用具不僅可以讓患者出現壓瘡的幾率下降,并且可以便于調整體位。預防壓瘡的用具可以重復使用,能夠減少手術費用,但是在對用具消毒時較為復雜,循環(huán)使用不但容易滋生致病菌,形成交叉感染,同時也會降低手術的安全性。護具的種類越來越多,使得人們的選擇范圍被擴大,護理人員可以更好的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挑選護具,這使得護理人員在選擇時有更大的范圍,有效的降低壓瘡發(fā)生率。在經過對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后,尋找造成壓瘡的相關因素,這樣才能對患者的潛在壓瘡部位進行及時的發(fā)現,然后按照每一位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最佳的治療方案 ,這樣才能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痛苦得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