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菊,練正梅,蘭雄力
(1.寧波市江北區(qū)白沙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浙江 寧波 315020;2.麗水學院醫(yī)學院護理教研組,浙江 麗水 323000;3.寧波市江北區(qū)孔浦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浙江 寧波 315021)
病毒性肺炎大多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病,多發(fā)于冬春寒冷季節(jié)。起病或急或慢,可爆發(fā)或散發(fā)流行。它可引起上呼吸道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最為多見。其中最為嚴重的間質性肺炎有時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ǒng)或循環(huán)系統(tǒng),尤其容易伴左心房壓力增高(如二尖瓣狹窄者),可并發(fā)嚴重的后遺癥,愈合不佳。本病多見于兒童,近年來,由于免疫抑制劑的普遍使用,小兒自身免疫力受到一定的抑制;還又由于病毒毒株不斷變異,使小兒病毒性肺炎的療程越來越長。
在冬春季節(jié),特別是流感流行時,本病臨床表現一般較輕,起病緩慢。年長兒常有頭痛乏力發(fā)熱咳嗽,嬰幼兒臨床癥狀不明顯,體征往往缺如,常表現為氣促紫紺和喘憋、口唇青紫、鼻扇及三凹征和心力衰竭[1]。小兒病毒性肺炎常見于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癥,常伴有氣管支氣管炎。診斷依據:結合流行病學特征及臨床癥狀,X線改變,病原學分析,抗體檢測,不難診斷。此外肺泡腔充滿水腫液,并可見肺透明膜形成,小兒病毒性肺炎它占呼吸道感染90%,病毒性肺炎多發(fā)生于冬春季節(jié)可散發(fā)流行或爆發(fā),在非細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占25%~50%,成人相對少見[2]。白沙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和莊橋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于三年冬春兩季共收治小兒病毒性肺炎126例。應用干擾素超聲霧化吸入佐治小兒病毒性肺炎63例,霧化治療因操作簡便,安全,治療時間短,無痛苦,藥物不良反應少,而得到廣泛應用。兩家社區(qū)中心應用干擾素超聲霧化吸入佐治小兒病毒性肺炎63例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2017年兩家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于三年冬春兩季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應用干擾素超聲霧化吸入佐治小兒病毒性肺炎63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63例。其中,治療組男38例,女25例,年齡1月~1歲14例,1~4歲13例,5~12歲6例;對照組男36例,女27例,年齡1月~1歲15例,1~4歲12例,5~12歲6例。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兒均常規(guī)采用10~15 mg/kg·d利巴韋林,分兩次靜滴,七天為一療程。治療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干擾素超聲霧化吸入治療,2次/d,七天一療程。
顯效:氣喘消失咳嗽明顯減輕,肺部羅音消失;無效:仍有氣喘咳嗽無減輕,肺部羅音未見消失。
治療組:顯效40例(占63.4%),無效23例(占36.5%);對照組:顯效八例(占11.1%),無效55例(占87.2%)。干擾素霧化吸入佐治小兒病毒性肺炎有非常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利巴韋林對多種RNA和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干擾素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干擾素是由干擾素誘生劑誘導生物細胞后所產生的一類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并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干擾素能有效減少病毒在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環(huán)境中的復制[3]。在做霧化吸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治療室溫度在22到24攝氏度,空氣要新鮮。
1月~1歲患兒,霧量1~4(低檔位),時間10分鐘;1~4歲患兒,霧量5~7(中檔位),時間10~15分鐘;5~12歲患兒,霧量8~10(高檔位),時間10~20分鐘。
一歲以內可家長抱懷中坐好,取側臥位或半坐臥位,家長手握霧化面罩;兩歲以上可坐位;有意識障礙的抬高床頭30°取側臥位。
如發(fā)現患兒有口唇紫紺,鼻翼煽動,缺氧體征明顯,無力咳嗽咳痰時,應立即停止霧化吸入,并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對年長兒可問其有無不適感覺,酌情調整霧化吸入量。
用毛巾擦干凈口鼻周圍的污物,霧化吸入終止15分鐘后才可離開,并做好觀察記錄及治療效果。
流行季節(jié)主要注意保暖,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飲食規(guī)律: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類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食品,增加微量元素攝入;推廣肺炎疫苗注射;不可濫用免疫抑制劑;做到五早:早發(fā)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流行季節(jié)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