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在語言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學習英語語言,也是對于西方文化的學習和了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際的培養(yǎng)。通過運用Byram的8種分化分類,分析《新標準》(一年級起點)教材,該教材文化主題新穎,具有時代特點,包含了8種文化主題,體裁豐富多樣,有利于文化教學的展開。同時,給一線教師提供關于本套教材文化教學的建議和對于教材編者的建議。
【關鍵詞】新標準英語教材;文化主題;小學
【作者簡介】彭金艷(1987.08-),女,四川綿陽梓潼縣人,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碩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語言與文化緊密相連,語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一定的語言表達一定的生活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語言的前提?!队⒄Z課程標準(2011年版)》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了解西方文化,在習得語言的同時習得西方文化。分析和了解現行小學英語教材,以指導小學英語的文化教學和滲透,豐富和提升小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一、新課程標準對于文化的要求
在《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簡稱《課程標準》),“文化意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上提出的三個分級目標,即二級、五級和八級。二級是小學畢業(yè)應達到的目標。其中有關文化的要求,主要涉及稱謂,贊揚,請求,娛樂及體育活動,英語國家食品及飲食文化,國家首都及國旗,重要標志,重要節(jié)假日,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初步注意判斷中外文化異同。
二、Byram關于教材文化主題分布
Byram將語言與文化視為整體,他提出了將教材中的文化內容分為8種類型。
Byram 教材評價范圍 (聚焦文化內容)。
1.社會身份與社會群體。包含文化內容:社會階層,宗教信仰,種族。2.社會互動。包含文化內容:注重禮節(jié)的不同程度,局內人或局外人。3.信念與行為。包含文化內容:道德,宗教信念;日?;顒?。4.社會與政治體制。包含文化內容:國家政體,醫(yī)療保障,法律法規(guī),社會安全,當地政府。5.社會化與生活圈。包含文化內容:家庭,學校,就業(yè),慶典儀式。6.國家歷史。包含文化內容:看作是國家象征的歷史和時政。7.國家地理。包含文化內容:具有重大意義的地理事實。8.民族身份與固定模式。包含文化內容:民族固有模式的典型標志。
三、新標準文化主題分布
1.涵蓋范圍廣。從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新標準》教材涵蓋了Byram8種分類的七種,包括社會身份與社會群體,社會互動,信仰與行為,社會化與生活圈,國家歷史,國家地理,民族身份與固定模式,但是并沒有涉及社會與政治體制這一主題?!缎聵藴省愤@套教材的文化主題非常豐富。涉及了外族的節(jié)日文化、生活習俗、飲食習慣、名勝古跡、地理環(huán)境、氣候特點、行為方式等方面,同時還涉及了本族的節(jié)日文化、特色飲食,生活方式、行為習俗、名勝古跡、地理環(huán)境等方面。由此可以得出,教材在設計文化內容上顯示了較多的文化層面,
2.突出社會互動層面的主題。也顯示了小學階段,鼓勵小學生增加對于西方交際文化的了解和運用。小學生的主要交際是在學校,涉及小學生與人交往的外國文化介紹,有助于學生了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域,對于人際交往和社會交往的不同方式的認知。
3.缺失對于社會與政治體制的文化滲透。社會政治體制是相對比較嚴肅的主題,小學生不一定感興趣。但是,在這方面也應該讓小學生有簡單的涉獵?;谛W生的認知特點,該主題的知識可以進行簡單層面的滲透,可以作為拓展知識,接觸和了解西方政治體制。
4.注重介紹西方文化,缺乏本土文化介紹。但是國家地理層面,主要側重于介紹西方國家的著名景點和標志性建筑。小學生畢竟出國機會有限,最熟悉的應該是國內的各大重要和著名的景區(qū)。加強對這些景區(qū)的英文介紹和講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應該加強對于我國本土建筑的介紹。也有助于學生以后走出國門,用英語向外國友人自豪介紹我國文化。
四、新標準的教學建議
1.英語教學中逐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教師在教學中要全面滲透文化知識,介紹引進英語國家文化。
2.英語教學中,注重文化的地道性表達,創(chuàng)設和模擬跨文化交際環(huán)境和場景,讓孩子們在地道、得體的語言運用中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教師要強化自身教學水平,通過做好課前備課,查閱相關資料從而加強自身對教材的掌握,學生在查閱的過程中會逐漸了解英國的歷史文化,從而不斷培養(yǎng)文化意識。在教室里設置英語學習園地,以圖片個各種形式展示在英語文化。
五、對教材中文化知識的編排建議
1.編排應注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編排教材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隨著成長而變化的興趣點,以學生為主體??梢陨婕吧鐣误w制的相關知識,把文化知識設計得有個知識逐步積累的過程。
2.強調文化排序的邏輯性和螺旋式加深。編排時應當清楚的理清其規(guī)律性和連續(xù)性,使得教材編排的更為科學性和合理性。教材中的語言知識多以螺旋上升的形式進行呈現和編排,但是在文化知識的編排上卻沒能像語言知識一樣,有清晰的形式。因此在編排文化知識時應當注意其內在的連續(xù)性。
3.配套一些介紹西方文化的視頻和本土語言的視頻,幫助學生真實客觀了解西方文化。讓學生在有限的想象力范圍外,真實感受西方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差異性。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