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是我校藥物制劑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專業(yè)限選課,具有專業(yè)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給該門課程的講授帶來了不少困難。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個人建議,以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藥物制劑;教學思考
《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是由我校藥劑學教研室承擔的針對四年制藥物制劑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限選課。該門課程是以藥劑學、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工程學及相關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為基礎來綜合研究制劑生產實踐的應用性工程學科[1]。與其他學科相比,該門課程具有牽涉知識面廣、專業(yè)性、實踐性強的特點[2]。由于該門課程主要涉及設備機械原理、GMP車間設計、工程制圖等專業(yè)內容,這對于藥物制劑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難度不小,這就給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帶來不少困難[3]。為了更好促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筆者針對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并給出個人的幾點建議。
一、教材多樣,但大多跟不上最新的法律法規(guī)
不同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對象不同,選擇的教材亦不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相關教材有近20種。不論那本教材,雖側重點不同,但各有千秋,任課教師應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特點,合理選擇。
我校目前采用的教材《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被列為制藥工程專業(yè)推薦教材,2010年1月再版為第2版。該教材詳細講解了各類劑型的主要設備及進展,密切跟蹤當時正在修訂的新版GMP[4]。自該教材出版以來,藥品法律法規(guī)不斷更新,如:《中國藥典》現(xiàn)已更新到2015年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2010年版)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說,該本教材出版時,2010年版GMP尚未開始施行,雖然第2版教材涉及新版GMP內容,但仍有許多地方與新版GMP不符,如:新版GMP對于潔凈室(區(qū))的空氣潔凈度級別已經與WHO接軌,即按照A、B、C、D來劃分,而該教材仍采用300000級、100000級、10000級、100級的分類方式,這無疑給任教老師授課增加了難度。
針對此種情況,一是教材和參考書急需再版;二是任課教師在授課時不能盲目依賴教材,應不斷充電,授課前應進行大量的查新工作,及時關注行業(yè)動態(tài),熟悉最新法律法規(guī)。只有這樣,方能把最新知識及時、準確傳授給學生。
二、各地辦學條件參差不齊,硬件設備難以配備到位
由于各類高校辦學條件不同,尤其是民辦院校,由于資金、場地有限,一些器械設備往往難以配備到位。而《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這門課程,很大一部分篇幅是要給學生講授藥品生產機器的設備結構、工作原理等,該部分知識本身較抽象,再加上學生之前從未接觸到,即使老師花大量課堂時間、精力去講解,學生普遍反映難以想象、不易學懂,且易產生厭倦情緒,影響教學效果。
針對此種情況,如果學校有條件的話,可以配備一些小型設備以供教學,如“搖擺式制粒機”、“壓片機”、“全自動包裝機”等,這些小型設備價格不高,大部分學校可以承擔,是企業(yè)大規(guī)模生產所用機器的“縮小版”,有了設備,進行實物教學,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再者,可以在該課程教學的中期,組織學生就近到學校周圍的藥品生產企業(yè)進行實地參觀學習,真實地接觸藥品生產全過程,參觀制藥設備的動態(tài)工作場景,再結合老師課堂所講內容,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新版GMP的認識,也會為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打下良好基礎。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進行教師培訓
《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開設時間不長,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化,經驗不足,而該門課程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yè)課程,這就要求授課教師除了具備熟練的教學技能、過硬的專業(yè)背景外,還應具有一定的企業(yè)實踐經驗,最好曾經從事過藥物制劑的生產與科研工作,熟悉各類制劑生產設備[5],才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更好地講授好本課程。
針對大多數任課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現(xiàn)象,我校就給出了很好的示范:院系每學年會派2-5名專業(yè)課教師到合作企業(yè)(如河南輔仁藥業(yè)),進行1-3個月的“掛職鍛煉”,讓老師和企業(yè)充分接觸、相互學習。另外,還可根據院系情況,聘請合作企業(yè)中經驗豐富的一線技術人員參與該門課程中部分章節(jié)的課程講解,不要按照專職教師的標準對其有過多限制(如學歷、普通話、授課技巧等),讓其從生產前準備、投料、生產過程、批生產記錄等完全按照企業(yè)實際生產中的程序來講,給學生介紹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決辦法及工作經驗等。這些鮮活的實例定會給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注入一股清流,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更有利于校企之間的廣泛合作。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筆者在上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中,改變只靠老師一個人在臺上講解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片劑”和“膠囊劑”中的部分設備原理讓學生大膽上臺上講,老師臺下聽(當然,教師已提前對所講學生的講課內容及課件做好指導),最后教師再做小結。實踐證明,這種學生-老師角色互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了新鮮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積極查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宏斌. 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6.
[2]岳春華. “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10):180.
[3]史永利,劉兆敏,閻璽慶. “藥物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課程組合教學模式的探討[J]. 教改教法,2017(A):64-65.
[4]閻璽慶,邱培勇,馬偉偉等. 藥物制劑工程教材選取和建議[J]. 農醫(yī),2011(12):145-146.
[5]秦昆明,史大華,孫吉佑等.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藥物制劑工程》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6):7-9.
作者簡介:殷田田(1989年—),女,漢族,河南襄城縣人,現(xiàn)任職于新鄉(xiāng)醫(yī)學院三全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藥物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