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將腺苷蛋氨酸應用于治療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間收入的所有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實驗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納入本次研究,通過隨機分組方案,對所有患者進行分組,每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門冬氨酸鉀鎂進行治療,而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用腺苷蛋氨酸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結果: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28(93.33%)例,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8(60.00%),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腺苷蛋氨酸應用于治療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療方案中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患者的肝功能恢復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腺苷蛋氨酸;門冬氨酸鉀鎂;乙肝;肝硬化;治療效果
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肝臟疾病,可能會對患者的機體功能造成極大的影響,患者會在病癥的影響下肝功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也會有所降低[1]。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通常采用門冬氨酸鉀鎂或其他抗生素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但目前臨床上也難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2]。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探究將腺苷蛋氨酸應用于治療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間收入的所有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實驗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納入本次研究,通過隨機分組方案,對所有患者進行分組,每組中均包含30例患者。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經(jīng)臨床診斷均確診為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2)所有患者經(jīng)臨床診斷,未見器質性疾病和全身性疾??;(3)所有患者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中患者性別信息為男19例,女19例,患者年齡信息為44~60歲,平均年齡(52.4±5.9)歲;實驗組中患者性別信息為男18例,女20例,年齡44~67歲,平均年齡(53.1±5.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維生素和復方氨基酸以及苦黃等藥物進行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門冬氨酸鉀鎂進行治療,用藥方式為靜脈滴注用藥。將20ml門冬氨酸鉀鎂針劑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
實驗組患者則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加用腺苷蛋氨酸進行治療,治療方法為將1000mg乙腺苷蛋氨酸加至5%,葡萄糖溶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每日用藥一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個月的治療,治療完成后,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評價標準
痊愈:患者在治療完成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對患者的肝功能檢測各項指標完全恢復正常。有效:患者在治療完成后,臨床癥狀基本改善,但依舊存在一定的癥狀表現(xiàn),對患者的肝功能進行檢測,各項指標完全恢復正常。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患者的肝功能,各項指標依舊存在異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均采用軟件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而患者治療后的治療有效率則采用(%)的形式表達,應用卡方對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檢測,若p<0.05,則證明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28(93.33%)例,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8(60.00%),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患者的細胞骨架或毛細膽管等細胞器出現(xiàn)功能異常,而導致患者體內膽汁分泌量降低,影響了患者的血流狀況,從而出現(xiàn)的一種病癥狀態(tài)[3]?;颊咧饕獣憩F(xiàn)為嘔吐和持久性的高膽紅素血癥。苦黃是一種治療肝臟疾病的常用中藥制劑,具有清熱利濕,疏肝退黃的功效,主要用于因濕熱內蘊引起的黃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退黃。而腺苷蛋氨酸是一種新型的保肝利膽藥物,能夠在患者體內進行轉流機和轉甲基過程,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4]。在肝臟內,腺苷蛋氨酸能夠促使志摩磷酯甲基化,從而對患者的細胞膜流動性進行調節(jié),避免患者體內膽汁淤積量過多,從而對患者的肝細胞進行保護,發(fā)揮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加快患者肝功能的恢復[5]。
綜上所述,將腺苷蛋氨酸和門冬氨酸鉀鎂聯(lián)合應用于治療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療方案中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患者的肝功能恢復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偉紅.腺苷蛋氨酸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內膽汁淤積癥臨床觀察[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7(09):137-138.
[2]楊靜寧.用腺苷蛋氨酸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02):89-90.
[3]王彬,衛(wèi)軍.腺苷蛋氨酸治療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的療效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5,13(08):57-58.
[4]朱海洋,高紅偉.腺苷蛋氨酸和門冬氨酸鉀鎂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6):144-145.
[5]秦波,郭樹華,趙有蓉,鄒淑碧,張全海,王志毅,曾維群,張大志.腺苷蛋氨酸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療效觀察[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03):158-160.
通訊作者 潘志敏1、性別男,2、出生年月(具體到月份)1977年1月,3、民族漢,4、籍貫(需具體到市/縣)江蘇揚州,5、學歷本科,6、職稱副主任醫(yī)師,7、職務科主任,8、研究方向 病毒性肝炎,9、單位揚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0、郵寄地址 揚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九病區(qū),11、郵箱 yzpzm@sina.com,12、郵編225000,13,單位級別:三級傳染病專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