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服用阿托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氨基末端腦鈉素前體(NT-proBNP)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抗心力衰竭藥物進行治療,研究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阿托伐他?。?0mg/d)藥物治療?;颊呔B續(xù)服藥6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變化情況。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NT-proBNP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NT-pro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選用阿托伐他汀藥物治療效果理想,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托伐他??;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腦鈉肽前體;臨床影響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又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以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要相稱的血液供應,經(jīng)常是因為各種疾病使得心肌收縮能力發(fā)生減弱,從而導致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能夠滿足機體的需求,所以出現(xiàn)了各種癥狀[1]。該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綜合征,具有發(fā)病幾率高、死亡率也高的特點[2]。本文將探討其作用影響,并加以評價,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要作為研究對象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100例患者西醫(yī)診斷標準均按照Framingham制定的心力衰竭診斷標準,心功能分級參考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制定的判定標準進行評判。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達法將他們分成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50例。對照組中男患者24人,女患者26人,年齡為45~75周歲,平均年齡為(65.1±2.2)歲;研究組中男患者25人,女患者25人,年齡為45~75周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5.7±1.8)歲;納入標準:①診斷為慢性心衰;②血壓維持在160~90/120~50mmHg;③血脂正常。排除標準:①服用I和Ⅲ類抗心律失常;②房顫及束支傳導阻滯者;③血清膽固醇>6.5mmol/L或<4.5mmol/L;④1年內(nèi)服用過他汀類藥物者;⑤低鉀血癥;⑥年齡<45歲或>75歲;⑦有妊娠,腫瘤或有肝腎功能不全者;⑧服藥后轉氨酶升高2倍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對照組方法:對照組患者予利尿劑、地高辛以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治療,同時還采用了非藥物治療,如限制鹽分的攝入,注重平時的運動,戒煙戒酒和有效降壓治療等。
1.2.2研究組方法:研究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阿托伐他汀藥物(商品名:阿樂,北京嘉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93819)20mg,1次/晚,連續(xù)6個月為一個療程。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檢測NT-roBNP水平變化,并監(jiān)測患者的心電圖,觀察心跳、心率情況,仔細觀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
1.3評價指標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變化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shù)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變化
干預前兩組患者NT-proBNP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NT-pro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鈉素(BNP)是心肌分泌的重要肽類激素,在心室負荷過重或擴張時分泌增加。是心功能不全最具有特異性的肽類激素,可作為急診診斷和鑒別診斷CHF的血清標志物,也可作為臨床判斷CHF嚴重程度及監(jiān)測治療效果的血清學指標[4]。NT-proBNP是腦鈉素前體(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與BNP一起生成的,與BNP相比,其半衰期長、血中濃度穩(wěn)定,在體內(nèi)及體外均比較穩(wěn)定而受到重視。與BNP相比,NT-proBNP可能為早期心功能失代償?shù)母舾械闹笜薣5]。
他汀類藥物目前已廣泛用于冠心病及血脂異常的治療。近年發(fā)現(xiàn)他汀類還有著強大的“多效件”作用,如抗炎和血管保護功能。近年他汀類對CHF的治療引起了人們廣泛興趣,但其療效及安全性尚存在爭議。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NT-proBNP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NT-pro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醫(yī)護人員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過程中,可通過服用阿托伐他汀對疾病進行治療,效果理想,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健雄,劉曉凱,鄭偉峰.貝那普利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及對血漿NT-proBNP水平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1):245-247.
[2]毛電波.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曲美他嗪對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和hs-CRP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21(14):178-181.
[3]陸治平,黃進,李益民,等.阿托伐他汀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和B型腦鈉肽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6,36(20):5026-5028.
[4]何明,王麗慧,劉金濤.貝那普利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漿NT-proBNP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1):194-196.
[5]王霞.貝那普利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漿NT-proBNP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8(91):8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