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PICC導管應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臨床應用及其護理效果。方法 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2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1例。兩組患者均在乳腺癌術后化療中采用PICC導管,其中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對兩組患者PICC導管置管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置管時間長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采用PICC導管,并對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降低因化療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PICC導管;乳腺癌;術后化療;護理效果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和多發(fā)的惡性腫瘤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在臨床乳腺癌治療中通常采用手術聯(lián)合放化療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在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中采用PICC導管,可以江青患者反復穿刺痛苦,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化療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降低醫(yī)療事故發(fā)生率[1]。在本次研究中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采用PICC導管,并加強對患者臨床護理,對其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術后采用化療輔助治療。本次所有患者均對該項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全部為女性,年齡為32-67歲,平均年齡(46.82±2.71)歲。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可比,P>0.05。
1.2PICC置管方法:采用三項瓣膜PICC導管,如導管內壓力為8mmHg,瓣膜向內開放,實施抽血。如導管內壓力在8-80mmHg,三項瓣膜關閉,防止空氣進入與血液產生反流。在靜脈輸液期間如導管內的壓力大于80mmHg,三項瓣膜向外開放,即可使液體進入體內[2]。在插管中患者取平臥位,使身體與穿刺側手臂保持水質,先測量導管置入長度,根據患者靜脈顯露情況選擇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等,在插管前采用生理鹽水對導管進行預沖,對局部進行消毒,在靜脈穿刺后觀察回血情況,推進插管鞘,進入到血管中。輕輕擠壓穿刺血管上方,在止血后松開止血帶,撤出穿刺針,將導管插入到插管鞘中,在穿刺點上方輕輕按壓靜脈,使導管固定,安裝連接器和肝素帽,抽吸注射器,直到回血。采用透明貼膜將穿刺點進行固定,采用X線檢查確認導管的頭部位置,認真記錄。
1.3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包括: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關于PICC導管的置管流程及其作用,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預防措施,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在臨床治療中PICC導管的意義,同時使患者了解相關疾病知識,緩解不良情緒,提高治療與護理依從性[3]。②置管護理:嚴格按照臨床無菌操作原則展開護理工作,在置管時應對穿刺點位置的皮膚進行消毒,選擇患者受力側對側作為穿刺位置,不可直接刺入血管中,對穿刺點進行持續(xù)壓迫。在化療前應認真檢查靜脈通路是否通暢,觀察有無滲血或是回血等現象。如采用聯(lián)合用藥應先采用刺激低的藥物,在20min后再采用刺激性大的藥物[4]。護理人員應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在給藥前應對導管進行認真沖洗。置管后應仔細觀察患者置管處是否出現皮疹、紅腫或是過敏現象,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加強預防感染與并發(fā)癥護理。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PICC置管時間比較:對照組患者PICC置管時間為(99.45±7.8)min,觀察組患者置管時間為(121.6±11.4)min,觀察組患者置管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對照組患者導管脫落2例,靜脈炎3例,穿刺點感染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7.07%;觀察組患者導管脫落1例,靜脈炎1例,穿刺點感染0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88%.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PICC導管與傳統(tǒng)深靜脈置管術相比,可以降低化療藥物毒性,同時上腔靜脈血管壁厚,血管腔大,血流豐富,在經PICC導管注入化療藥物后,藥物的稀釋速度快,PICC導管作為親水性膜導管,質地柔軟,彈性良好,在置管期間不會對患者血管壁及周圍組織產生損傷,有利于觀察與護理,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但需要注意的是,PICC導管置管時間長,在臨床護理中對于導管留置時間產生主要影響是導管感染、堵塞或脫落等因素,因此在臨床護理中應加強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規(guī)范護理流程,控制并發(fā)癥發(fā)生??傮w而言,PICC導管在乳腺癌術后患者化療中應用效果良好,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化療藥物引起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緩解患者反復穿刺痛苦,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孫萍,劉鑫,王蓉.乳腺癌術后建立PICC導管通路化療的臨床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5):104.
[2]肖倩.探討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4):104-105.
[3]孫麗麗,黃磊,徐倩,韓瑞,郁希陽,張美榮.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生命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6,43(21):4024-4028.
[4]葉樺,王虹,代曉捷.延續(xù)性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5,36(0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