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洪水沖向村民家,村支書高喊:挖機,把河道向我家方向改!》的文章刷了屏——“為人民服務(wù)!”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宗旨,幾十年如一。
在記者介紹那位在洪水面前把河道往自家方向改的書記前,我們一起先了解下7月3日《菏澤日報》文章“書記的耳光”中另一位書記的事例。周書記和楊書記就是“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的生動寫照。
周書記的耳光
這是一件令我記憶了幾十年的事件,每每想起,都令人心潮激蕩。
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個仲春時節(jié),我作為電臺的記者,有幸隨時任中共菏澤地委書記周振興同志到曹縣革命老區(qū)曹縣韓集鄉(xiāng)紅三村看一位楊得志將軍當年的老房東、老共產(chǎn)黨員伊巧云老人。隨同的有時任曹縣縣委書記、武裝部部長等6人。
到韓集鄉(xiāng)后,周振興書記沒在鄉(xiāng)鎮(zhèn)和村委停留一步,直奔伊巧云老人家中。此時老人已重病在身,當周振興握住老人枯瘦的手問老人還有什么要求時,伊巧云老人猶豫了一下,說“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帶瘦的豬肉?!闭f完,老人又后悔了,用另一只手拍打著周振興的手背:“也就是這么一想,周書記別當事?!睔v來以雷厲風行、低調(diào)工作作風著稱的周振興,一下子淚流滿面。他雙手握住老人的雙手:“怪我,怪我們啊,老人家,對不起您。”他抹了一把臉,回身掏出自己衣袋中的一沓錢,遞到趕來的鄉(xiāng)鎮(zhèn)書記手中,縣、鄉(xiāng)領(lǐng)導紛紛掏自己的衣袋,被周書記一把按住了。勿用言說,老人當天就吃上了肥中帶瘦的肉。
隨后,周書記回到縣城參加了縣委的一個匯報會。會上他眼含熱淚地講了一段話,“伊巧云老人今年83歲,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她犧牲了丈夫和三個孩子??箲?zhàn)時期,在抗戰(zhàn)堡壘紅山村,在做楊得志將軍房東時,為接待來往的將士,她曾一天做過9頓飯,為讓將士吃飽吃好,她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妝?,F(xiàn)在,在我們領(lǐng)導下,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帶瘦的肉。同志們,我們還有臉當他們的書記嗎?”說著,周書記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個耳光,說,我們這些大大小小書記的臉還叫臉嗎?
這一記耳光打得是那樣清脆,話說得那樣沉重。坐在他身旁的縣委書記一下俯在桌上,低聲哭出聲來。
楊書記的嘶吼
7月5日9點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安樂鄉(xiāng)甲勿村,村支部書記楊建軍忙著在河邊巡邏,排查河道隱患點。
“這幾天,河水漲得兇,每天都要沿河看一看,今天就排查到了4個隱患點?!睏罱ㄜ娬f。
6月28日以來,九寨溝縣遭遇持續(xù)暴雨。7月2日,甲勿村也受到洪水侵襲。
特別是伴隨著暴雨,致使境內(nèi)的河水不斷上漲,見勢不妙的楊建軍立馬向上級部門進行了匯報,并組織挖掘機前來疏通河道。
當天10時30分,河水開始漫過河堤,沖毀了河床較低的村民楊建蘭家背后的農(nóng)田,村里兩戶村民房屋也進水嚴重。
眼看洪水即將吞噬河對面的楊建蘭家,關(guān)鍵時刻,楊建軍站了出來,用嘶啞的聲音大聲向一旁的挖掘機師傅喊話:“快把河道向我家方向改道,不要把對面的房子全都沖毀了?!?/p>
隨著挖掘機的作業(yè),肆虐的河水流向了楊建軍的家,屋里進水了。然而,楊建軍卻沒有回家去搬離家具家電,而是跑到楊建蘭家,幫助他們安全撤離。
來不及清理被洪水沖毀的家,楊建軍又投入到緊張的抗洪搶險工作,聲音嘶啞了,雙腳上磨滿了水泡,卻沒有絲毫退卻。
“聽到他對挖掘機師傅說,讓水往他家沖,當時我都被震撼到了?!奔孜鸫宕迕駰顫f,他為村里有這樣的好書記而自豪。
(據(jù)“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