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場比賽,2次破紀錄,一舉拿下平昌冬奧會首枚金牌。23歲的武大靖成了當下中國冰雪運動的頭號明星!他以風一般的速度掠過韓國平昌的滑冰場,沒有給所有對手和裁判留下任何機會,帶走了中國男子短道速滑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塊金牌。
瞬間走上人生巔峰,但奮斗的過程注定坎坷,武大靖也不例外,他能有今日的成就,與少年時期經歷的苦難分不開。
武大靖出生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一個普通家庭,10歲那一年,他喜歡上了滑冰,進入佳木斯市短道速滑業(yè)余隊訓練。冰場空間有限,練習的小孩又多,沒辦法,只能排隊。由于剛開始訓練水平不足,武大靖的練習時間被排到了凌晨4點,那個時段,冰場人是最少的。凌晨3點,他就拎著冰刀,推著小自行車,悄悄出門了。
“那個時候的室外冰場,零下30多度。”武大靖母親回憶道??墒俏浯缶笍牟蛔尭改附铀?,在他們的記憶中,只有母親送過一次。爸爸有時候忍不住,就去偷偷看兒子訓練。
“室外冰場沒有防護擋板,全靠雪堆攔著,滑著滑著就摔倒了,他也不哭,起來拍一拍接著滑?!?/p>
從4點練到6點,武大靖回家匆匆吃口飯,就去上學了。每次回到家,衣服從里到外,全都濕透了。小孩個子長得快,腳也跟著變,家里為了省點錢,給他買了雙練大道(速度滑冰)的鞋,為了能多穿些時日,特意買大了幾碼,武大靖就這樣,穿著不合腳的鞋,在冰場上奮戰(zhàn)。
練了幾年,他跟隨隊伍來到了哈爾濱,室內冰場的條件好了些,但練的人更多,待遇還是一樣——后半夜上冰。即便是如此刻苦訓練,成功依然無法手到擒來。他的技術水平還達不到黑龍江省隊的要求,13歲那一年,武大靖從哈爾濱出發(fā),到了南京,成了江蘇隊的一員。
怎料江蘇隊解散,隊伍不存在了,武大靖又輾轉到了吉林,成了那里的隊員。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結束后,他憑借著良好的表現,入選國家隊。
從披上國字號戰(zhàn)袍,到成為奧運會冠軍,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初到國家隊,武大靖連女隊員都滑不過,沒辦法,只能給她們當陪練。
“只要不斷努力,就會成功”,這是武大靖的信條。2011-2012賽季,武大靖出現在國際賽場,不過成績平平,沒有太大亮點。隨后的賽季,他積累經驗,彌補不足,在賽期中異軍突起,在世界杯賽500米項目中總成績甚至排名第二。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四年前的索契冬奧會,武大靖披掛上陣,獲得男子500米銀牌;今年平昌冬奧會,他獲得了男子500米金牌。吃過的苦受過的累,最終證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摘自“百家號”,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