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準備蒸饅頭,我剛把面挪到面板上,女兒就蹭了過來,笑嘻嘻地問:“媽媽,我能給你幫忙嗎?”
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教訓”,女兒每次如此積極都會給我?guī)偷姑?。但是,看到她那股熱情勁和充滿期待的眼神,我無法拒絕,于是答應了。
孩子是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她突發(fā)奇想,說要捏一條魚。由于要捏各種造型,需要更多的輔助材料,所以她一會問我要幾粒黑豆,一會要幾粒綠豆,一會又要玉米片當魚鱗片。她要的我都給,只要她高興,就隨她去做吧。
這邊,我團好了饅頭,女兒的“饅頭”也做好了??粗切┯心S袠拥男◆~饅頭、恐龍饅頭、章魚饅頭,我有點驚訝,又很驚喜于她的創(chuàng)意。果然,饅頭一出鍋,一家人都爭著想嘗女兒做的動物饅頭,我做的常規(guī)饅頭反倒受了“冷落”。
從此,只要我和面,女兒就會來幫忙。自然,因女兒的幫忙,常常是弄得面粉撒了一地,她的臉上、衣服上也沾了面粉。甚至有一次,女兒學我做油餅,結(jié)果,她在一點面皮上誤倒了半瓶油,最后還把玻璃油瓶摔碎了。
我眉頭一皺,正要批評女兒,女兒卻連忙說:“媽媽,對不起,我下次小心點兒!”說完,她主動去拿掃帚,認真打掃起來。其實,她拿起掃帚的那一刻,我很想說“別再幫倒忙了,放下我來”,但我最終沒有說出口。我覺得,與其阻止她嘗試,不如讓她知道犯了錯應該怎樣收拾殘局。
漸漸的,我越來越感覺,雖然孩子給我造成了些許麻煩,但比起錯誤和麻煩,她收獲的更多:比如跟我一起動手的快樂,不斷被激發(fā)的想象力,還有制造麻煩后的解決辦法。老話說“做不瞎,學不會”,只有不怕孩子“做瞎”,才能真正讓她學會。
其實,孩子這種幫倒忙的過程,也是在不斷動腦、不斷積累經(jīng)驗的成長過程。當我給她足夠多的機會,讓她能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也漸漸表現(xiàn)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獨立和擔當。我相信,這是幫倒忙對她成長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