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脫硫廢水基本情況的闡述了解了脫硫廢水水質特點,進而對當前應用的脫離會廢水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了解了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的應用進展。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脫硫廢水處理技術水平,實現(xiàn)脫硫廢水零排放。
【關鍵詞】燃煤電廠;燃煤脫硫技術;脫硫廢水處理技術
前言:
我國當前的發(fā)電仍然以火力發(fā)電為主,占據(jù)全年總發(fā)電量的70%以上,而火力發(fā)電由于需要燃燒大量的煤炭導致環(huán)境污染問題比較嚴重,尤其是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硫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為了減少二氧化硫對空氣的破壞,我國針對煤炭燃燒的脫硫技術進行了重點研究,當前的眾多脫硫方法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技術,這種技術產生的脫硫廢水由于我國針對其缺乏國家標準,因此在處理排放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針對脫硫產生的廢水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
一、脫硫廢水基本情況
脫硫廢水的成分以及濃度對于脫硫廢水處理工作而言十分的重要。脫硫廢水水質為弱酸性,PH值變化在4.0-6.0之間,具有較高含量的懸浮物,濃大可達到數(shù)萬升每毫克,其中的COD、氟化物以及重金屬等含量都超標,鹽分含量也比較高,CI-的質量分數(shù)達到了0.0[1]。脫硫廢水水質主要是受到燃煤、石灰石品質以及脫硫系統(tǒng)設備等方面影響而形成的,高硫煤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這樣就會導致在處理的時候會使用更多的脫硫劑對煤炭進行脫硫,產生的脫硫廢水也更多,而使用石灰石也會增加脫硫廢水中的鎳和鋅元素的含量。此外,由于脫硫系統(tǒng)設備在進行脫硫的時候會利用添加劑、除塵、脫銷等工序進行脫硫,導致脫硫廢水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在排放時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不利影響。對此,需要對脫硫廢水加強處理,本研究針對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展開論述。
二、當前應用的脫硫廢水處理技術
(一)傳統(tǒng)技術
傳統(tǒng)的脫硫廢水處理技術主要有沉降池、化學沉淀這兩種方法。
一是沉降池廢水處理工藝,其是利用重力來去除廢水中的顆粒物體,這種工藝必須要保證廢水在沉降池內停留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實現(xiàn),但是,這種工藝只能夠對廢水中的顆粒物有作用,而不能夠去除廢水中的金屬鹽類物質,無法滿足廢水排放的標準,一般用在脫硫廢水預處理中。
二是化學沉淀廢水處理技術,其主要分為四個流程來進行,首先,進行廢水中和,脫硫廢水在進入PH調節(jié)槽的時候要加入石灰漿液,將PH值從5.5調至9.0以上,將金屬離子分解成難溶的氫氧化物;其次,進行重金屬沉淀,廢水在進入沉淀槽的時候加入有機硫試劑,形成硫化物沉淀到槽底;之后在廢水進入絮凝槽的時候加入絮凝劑,將顆粒物體凝結成顆粒物后沉淀到槽底;最后,在澄清器中將絮凝物沉積壓縮成污泥,分離凈水。這種技術能夠去除廢水里的金屬及懸浮物,但是對于可溶性的鹽分等重金屬去除效果不佳,且運行成本較高。
(二)深處理技術
深處理技術主要分為生物處理技術以及混合零價鐵技術。生物處理技術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對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以及不溶性污染物轉換的絮狀物進行溶解,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利用有氧、無氧以及缺氧段這三種方法進行的,使用有氧方式清除BOD5,缺氧方式清除金屬、營養(yǎng)鹽,微生物能夠利用本身的呼吸作用將廢水中的鹽分還原成原本的元素吸附到其表面上,有效的去除廢水中的汞等重元素,但是其成本較高,且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混合零價鐵技術能夠降低廢水中的硒酸鹽含量,但是其表面的鐵物質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逐漸氧化,影響處理效果,后來將Fe2+引入到零價鐵處理技術中增加了鐵反映活性,對于汞、硒等重金屬的去除效率也逐漸提高,且其成本也比較低,目前來看其應用性能比較強,但是并為正式使用。
(三)零排放技術
零排放處理技術分為三種,一是脫硫廢水和飛灰混合處理技術,對脫硫廢水而言,可以利用排放的脫硫廢水對飛灰進行增濕,減少粉塵在運輸時候的飛揚等,但是其在處理時會將廢水中的重金屬轉移到到飛灰中,這對于飛灰的后續(xù)循環(huán)利用十分不利。
二是蒸發(fā)池處理技術,其主要是利用自然蒸發(fā)來降低廢水的體積,用于高濃度、總含量少的含鹽廢水,這種處理技術成本低,適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使用,這種技術為了提高蒸發(fā)效率、減少投入成本,蒸發(fā)池的選用需要考慮風向、濕度等因素,其加快蒸發(fā)的方法就是利用風加速蒸發(fā)、濕浮動鰭、耐鹽植物和噴霧蒸發(fā)等方法來實現(xiàn)的。
三是煙道蒸發(fā)技術,煙道蒸發(fā)技術主要是通過氣液兩相流噴嘴將廢水霧化后噴入到空預器以及除塵器中間的煙道內,通過煙氣余熱使廢水蒸發(fā)掉,經污染物轉換為固體結晶類的東西收集到除塵器中。
(四)其他技術
其他的脫硫廢水處理技術主要為人工濕地技術、蒸汽濃縮蒸發(fā)技術這兩種,其中人工濕地處理技術主要是利用濕地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自然生長代謝過程來降低廢水中的顆粒物、金屬物等物質的濃度,電廠可以根據(jù)廢水中污染物去除的種類來選擇相應的植物細菌處理單元來實現(xiàn),降低脫硫廢水中的污染物濃度。
蒸汽濃縮蒸發(fā)技術主要是通過蒸發(fā)來濃縮廢水進而形成蒸餾水以及濃縮水,濃縮后再利用結晶體以及噴霧干燥對其再蒸發(fā)形成蒸餾水以及固體廢棄物,將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回填處理,而為了避免蒸發(fā)所用的儀器結垢,就需要對廢水先采取預處理以除去其中的鈣鎂離子,保證蒸發(fā)儀器能夠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這項技術發(fā)展的相對比較成熟,但是其運行成本比較高,在大范圍的應用中存在不足。
結論:
本文通過對脫硫廢水基本情況的闡述,進而對當前應用的脫硫廢水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主要對傳統(tǒng)的脫硫廢水處理技術、深處理技術、零排放技術以及其他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根據(jù)研究得到當前我國的脫硫廢水排放技術應該進一步的加強研究,推動零排放的蒸發(fā)池以及煙道蒸發(fā)等技術的研究應用,促使脫硫廢水實現(xiàn)零排放,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葉春松,黃建偉,劉通,張弦,夏敏.燃煤電廠煙氣脫硫廢水處理方法與技術進展[J].環(huán)境工程,2017,35(11):10-13.
[2]石秀芝.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18(36):104.
[3]胡石,丁紹峰,樊兆世.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研究[J].潔凈煤技術,2015,21(02):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