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霞
摘 要:蘋果是遼寧省重要的經濟樹種之一,對當?shù)氐慕洕l(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在新建的蘋果園設置覆膜與未覆膜2個處理,比較幼苗成活率及生長情況,結果表明,覆膜處理的成活率為97.23%,發(fā)枝量為18.5cm,新梢生長量為11.23cm,干周粗度為1.23cm,分別比對照處理高8.87%、28.48%、20.11%、17.14%;覆膜栽培可促進蘋果樹幼苗的生長。
關鍵詞:覆膜;蘋果;成活率;生長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8-0038-02
覆蓋栽培措施有著比較久的應用推廣歷史,對增加土壤溫度、調節(jié)土壤中的水分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微生物活動、提高土壤的透氣性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提質增產效果顯著,被廣泛應用于農業(yè)生產,目前在玉米、棉花、蔬菜、花卉等作物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土壤覆蓋技術在果樹栽培中逐漸擴大,多數(shù)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對蘋果等大宗果樹的產量及品質提高等方面,而對果樹幼林階段生長的影響研究不多。為促進蘋果幼林的生長、提高其成活率,本研究在沈陽地區(qū)設置了土壤覆膜對蘋果幼林生長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情況 試驗設在遼寧省沈陽市市郊周邊的某新建蘋果園內,蘋果園為朝南坡向,土層厚度60cm左右,土壤pH值略呈酸性,有機質含量為9.85g/kg。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2個處理,分別為覆膜處理(A):提前準備白色、厚為0.012mm的聚乙烯薄膜,剪成長×寬為100cm×100cm的小段備用,蘋果樹栽植結束后,將樹干周圍直徑為1m范圍內的地塊進行充分整平,將薄膜小段中間扎1個小孔穿過蘋果幼苗的頂部逐漸豎直拉到地面上,用土壓實,樹干基部膜的小孔用細土蓋嚴;對照(CK):清耕,無覆蓋處理。每個處理各選擇100株蘋果幼樹,隨機排列。
1.3 試驗方法 覆膜過程要求將薄膜拉直,逐漸將膜上的小孔經過幼樹的頂端,慢慢平移到地面上鋪平,要求膜拉直、拉緊、拉勻,四周用土充分壓實,確保地膜與地面緊密貼緊,減少空氣的流通,防止漏氣,相鄰幼樹下覆蓋的薄膜之間不能互相重疊,留一定距離挖壟溝,以便于園間排水、灌溉。其余的園間管理措施同其他蘋果幼林管理。
1.4 調查內容 蘋果幼樹經過不同處理后,對各試驗蘋果幼樹當年的發(fā)枝數(shù)、新梢生長量、干周粗度、成活率進行調查。發(fā)枝數(shù)、新梢生長量、干周粗度的3項數(shù)據(jù)各處理取平均值。成活率計算公式為:成活率(%)=蘋果成活數(shù)(株)/500(株)×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根部覆膜方式對蘋果幼苗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根部覆膜處理的幼苗成活率達到97.23%,未覆膜的對照為90.12%,覆膜處理比CK增加7.11%。說明通過在蘋果幼苗根部覆蓋地膜,對提高其成活率有一定的作用。
2.2 根部覆膜方式對蘋果幼苗發(fā)枝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根部覆膜處理的發(fā)枝量為18.5cm左右,比未覆膜的對照增加28.48%,差異性顯著。說明蘋果種植后通過在根部進行覆膜處理,可以顯著提高蘋果幼苗當年的發(fā)枝量。
2.3 根部覆膜方式對蘋果幼苗新梢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在蘋果幼苗根部進行覆膜的處理A新梢生長量為11.23cm,而未覆膜處理的新梢生長量為9.35cm,覆膜處理的比未覆膜處理高20.11%,達到了顯著差異水平。說明蘋果在種植后通過根部覆膜,可以使當年新梢的生長量顯著提高。
2.4 根部覆膜方式對蘋果幼苗干周粗度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根部覆膜的處理干周粗度為1.23cm,與對照相比提高17.14%。說明蘋果種植后的根部覆膜處理有助于促進幼苗的樹干生長。
3 結論
通過對蘋果幼苗設置覆膜與未覆膜2個處理,結果表明,覆膜后,蘋果幼苗的成活率比未覆膜的提高7.11%,發(fā)枝量提高28.48%,新梢生長量提高20.11%,干周粗度提高17.14%,整體來說根部覆膜處理對新建蘋果幼苗生長有明顯促進作用,可以在蘋果種植區(qū)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田壽樂,孫曉莉,沈廣寧.不同覆蓋物對山地板栗園土壤性狀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7(11):37-44.
[2]劉曉平.蘋果幼樹地膜覆蓋試驗研究[J].河北林業(yè)科技,1998(3):23.
[3]朱小強.蘋果地膜覆蓋育苗試驗研究[J].陜西農業(yè)科學,2007(1):56-57.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