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毙“嘤變鹤灾餍陨罴寄芩降?,對新的環(huán)境也感到陌生。因此,培養(yǎng)其良好的行為習慣、獨立性,培養(yǎng)其愛操作、愛勞動的品質(zhì),促進幼兒自主服務意識的萌發(fā),這對幼兒的成長都是有所幫助的?!?-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特別提出:“幼兒自主學習和自主生活能力在一日活動中的培養(yǎng)價值,強調(diào)教育要自然地融入幼兒的生活”。所以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主性,對幼兒來說很重要,它不僅使幼兒能夠自由、自主、快樂地參與活動,還能增強幼兒的自主意識,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使幼兒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社會。
建立良好關系,引發(fā)幼兒自主意愿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科學、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性?!毙“嘤變簞?cè)雸@,對環(huán)境本能地存有陌生感、畏懼感,因此要讓小班幼兒自主參與,第一步少不了要和教師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有了愉快的心情,寬松的氛圍,才能讓他們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比如:在學習如何洗手時,我們與幼兒一起觀看視頻、圖片,進行互動交流,幼兒能夠很快掌握正確洗手的方式,并且我們將洗手步驟拍成照片,貼在盥洗室最顯眼的地方,隨時提醒幼兒如何正確洗手,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同時,我們平時也會和幼兒一起進行游戲,做幼兒的好伙伴,與幼兒一起熟悉幼兒園的生活規(guī)律和班級常規(guī),使他們更加自信、更加輕松地投入到幼兒園一日的生活、學習當中。
開展豐富活動,提高幼兒生活技能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因此讓他們從每件小事開始,慢慢增強他們的行為能力。結(jié)合小班幼兒喜聞樂見的兒歌、游戲、故事、視頻等形式,使幼兒能夠在豐富的活動內(nèi)容中,快樂地學習正確洗手、吃飯、午睡、穿脫衣褲、整理物品的方法,從而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比如:幼兒每天都要面對收拾整理玩具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充分利用游戲、故事的方式讓幼兒能夠自己歸類物品。在“玩具寶寶回家”的游戲中,我們請幼兒將班級常用的物品按固定位置擺放好。幼兒知道把脫下的衣服疊好后放在籃子里,把杯子放在柜子里,把圖書放在圖書架上等,這樣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能養(yǎng)成不亂拿亂放的好習慣,也能夠促進幼兒自主性的提升。
小班幼兒的自主性還來源于對材料的興趣以及擺弄的過程,在操作和擺弄中產(chǎn)生新的情節(jié)和互動。因此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會創(chuàng)設不同的有趣區(qū)域以及游戲活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比如在生活區(qū)中,我們提供紐扣、夾子、牙刷、襪子等生活材料,開展了“拉拉鏈”“扣紐扣”“給小動物刷牙”“給小雪人戴帽子、圍巾”“夾夾樂”等游戲,來幫助幼兒學會自己拉拉鏈、扣紐扣、疊襪子等。又比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學會了給寶寶穿衣褲,會給寶寶喂奶、洗澡,會收拾整理家,這些都能夠幫助幼兒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從而提高幼兒的生活技能。
自我服務,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因此我們鼓勵幼兒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做,幫助幼兒樹立自我服務意識和服務他人的意識。小班幼兒自我服務的愿望比較薄弱,因此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內(nèi)容,讓他們的雙手有事可干,減少依賴的機會,這樣不僅使幼兒獲得了生活的本領,更重要的是體驗了自我的價值,獲得了自信。如:我們利用各種教學活動、游戲、獎勵貼紙等形式積極地引導幼兒自己如廁、自己洗手、自己穿脫衣褲等。針對能力差的幼兒我們也不厭其煩,手把手地引導他們自己穿脫衣褲并且折疊好。利用短小易學、形象生動的兒歌,讓幼兒在說說、做做中積極主動學習穿脫衣褲。同時,我們還請一些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以此來鼓勵其他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要我做”變?yōu)椤拔乙觥保龠M自主服務意識的萌發(fā),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責任感,使幼兒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并以自己的方式與周圍世界相互作用。
家園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
通過各種方式,比如網(wǎng)絡、短信、班級網(wǎng)站等幫助家長了解和掌握幼兒在園中的生活環(huán)節(jié)和自主能力的現(xiàn)狀,并且及時地向家長宣傳幼兒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及有關知識。同時,還可定期與家長溝通交流幼兒的表現(xiàn),并且主動收集家長的信息反饋,及時進行分析、整理,使信息雙向溝通,解答家長遇到的有關問題。
此外,我們還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機會或家訪時間進行個別指導,利用家長開放日、社區(qū)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經(jīng)驗交流活動,讓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之間互相交流,經(jīng)驗共享。通過這些活動,使家長把原來對幼兒自主能力培養(yǎng)不重視、不關心的態(tài)度,轉(zhuǎn)為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并能配合幼兒園開展各項工作。當然,在這過程中將會不斷出現(xiàn)新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做個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多關注,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改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從而能夠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