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集中展現(xiàn)了小學生對聽、說、讀三方面能力的綜合運用。因此,從小學階段就加強對學生作文能力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經歷過低年級階段的寫話訓練,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經驗和能力,所以在中年級進行仿寫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為高年級的作文寫作奠定基礎。那么,在小學中年級該如何具體實施仿寫訓練,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仿寫范文要精選
范文一定要優(yōu)秀
作為仿寫的范文,一定要在寫作上有自己精彩獨到的地方。教師在選擇的過程中,要注重選取有亮點、有特色的片段,要符合小學中年級學生的閱讀心理??梢詮慕滩闹羞x擇,也可以借鑒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或教師的創(chuàng)作,更可以是名家名篇。
范文的選取要具有針對性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作文水平,有針對性地選取范文,要使學生明確仿寫的目的。可以是全篇選取,也可以是片段選取;可以是寫人的片段,也可以是寫風景的片段,或者是對于某種修辭方法的仿寫。
范文要形式多樣
從體裁上看,范文的選取要兼顧多種體裁,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有多種嘗試。小學中年級的學生雖然還不能精確地掌握各種文章體裁,但是可以嘗試片段的仿寫練習。從寫作內容上看,可以兼顧多種創(chuàng)作內容,甚至同一篇作文題目可以選取多篇不同的范文,這樣可以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借鑒經驗。
仿寫練習的過程要做到循序漸進
任何的學習過程都要遵守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這是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小學生中年級的仿寫訓練中也應該遵循這一規(guī)律,從而使仿寫訓練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從詞句仿寫入手
字斟句酌是對作文在遣詞造句上的具體要求,也是作文的基礎,對于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詞語是語言表達的最小單位,可以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直接體現(xiàn)出小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所以,在仿寫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閱讀中出現(xiàn)的詞語,在詞性和詞義上做好透徹講解,尤其是針對一些容易混淆的詞語。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對這些詞語進行造句的點撥,并造出例句,然后讓學生進行區(qū)分和仿造,這樣就可以減少學生模仿的難度,從而更容易創(chuàng)作出好詞好句。
從片段仿寫過渡
在字斟句酌的基礎上,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字模仿的基礎和經驗,同時加上小學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基礎,小學中年級學生已經可以針對某些片段進行仿寫了。因此,教師可以從教科書中節(jié)選出精彩文章的片段,先帶領學生對選文內容進行反復閱讀,從而加深學生對范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再帶領學生有選擇地進行模仿,這樣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順理成章
當句子和片段的模仿漸入佳境的時候,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就達到了一定的水準。那么,作文的仿寫練習也就進入了最后的環(huán)節(jié)。這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如何確立文章中心、如何選擇材料和組織材料、如何謀篇布局來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文章中心的確立、材料的選擇和組織也是可以模仿的重要因素,但是,教師要指導學生在作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進行必要的改編。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
仿寫練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脫離教材、脫離教師、脫離參考資料來進行獨立的作文創(chuàng)作。所以,仿寫只是手段。通過仿寫,教師雖然引導學生掌握了范文中語言特色和寫作方法,但卻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這個層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模仿中學會創(chuàng)造,也就是要教會學生“舉一反三”。
首先,教師要在思維模式上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要對范文中的思想內容進行具有自己特色的創(chuàng)新,反映出自己的生活內容和情感思想。
其次,要對范文中的語言和句式進行創(chuàng)新,不能照抄照搬范文的語言模式,也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出必要的改變。對于在語言上具有創(chuàng)新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及時表揚,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表揚的力度,從而鼓勵學生勇敢創(chuàng)新,進而促使學生擺脫范文的固有模式。當學生能夠游刃有余地在范文仿寫的基礎上做到創(chuàng)新的時候,就是仿寫練習成功的時候。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進行仿寫訓練是對新課改理念的有效踐行。因此,教師要注重仿寫方法的科學運用,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中年級仿寫訓練的成功,也為他們在小學高年級的寫作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最終提高他們的整體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