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曉潔, 李懷芳*, 初 磊, 程 允, 梅麗艷, 周士華
1. 上海市寶山區(qū)羅店醫(yī)院婦產(chǎn)科,上海 2019082.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婦產(chǎn)科,上海 2000653.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婦科, 南京 210029
卵巢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安全的腫瘤。美國2018年癌癥發(fā)病及死亡統(tǒng)計結果[1]顯示,卵巢惡性腫瘤是致死人數(shù)最多的婦科腫瘤。由于卵巢解剖位置較深,且卵巢癌缺乏特異性癥狀及體征,臨床上難以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診治,大部分的患者就診時已發(fā)展至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2]。因此,尋找新的生物靶點,為卵巢癌的早診早治、預后評價及靶向治療提供依據(jù),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近年來,研究[3]表明,協(xié)同刺激途徑參與多種實體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其中包括卵巢惡性腫瘤。協(xié)同刺激分子的異常表達可以抑制T 細胞的增殖和細胞周期進程,進而負性調控T細胞的免疫應答,導致腫瘤免疫逃逸,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4]。B7-H4和B7-H6均屬于B7家族,是重要的協(xié)同刺激分子。近年來的研究[5-11]表明,這兩種蛋白在多種人類腫瘤組織中異常表達,包括宮頸癌、胃癌、肺癌、胰腺癌、星形細胞瘤等,并直接影響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輔助腫瘤免疫逃逸,從而影響患者預后。然而,B7-H4及B7-H6在卵巢癌中的研究很少。
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B7-H4和B7-H6在卵巢腫瘤中的表達,及其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探討這兩種蛋白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作用機制。
1.1 一般資料 選擇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卵巢惡性腫瘤58例及卵巢良性腫瘤43例。所有患者術前均未進行手術、放化療、激素及免疫治療,按照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2014卵巢惡性腫瘤分期標準進行臨床分期。58例卵巢惡性腫瘤包括23例漿液性癌、12例透明細胞癌、9例苗氏管癌、7例子宮內膜樣癌及7例印戒細胞癌。43例卵巢良性腫瘤包括10例畸胎瘤、10例黏液性囊腫、10例子宮內膜異位囊腫、5例黃體囊腫、4例漿液性囊腫及4例纖維瘤。惡性組患者年齡28~86歲,平均53.62歲;良性組患者年齡25~76歲,平均51.14歲。兩組間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免疫組織化學 將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病理科采集的組織蠟塊制作成組織切片,進行DAB免疫組織染色。60℃恒溫箱烘烤,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脫水,0.01 mmol/L檸檬酸鈉緩沖溶液抗原修復,含3%過氧化氫的甲醇溶液處理后,孵一抗(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將B7-H4和B7-H6抗體按1∶1 000稀釋于抗原稀釋液中,200 μL覆蓋在組織切片,4℃孵育過夜;PBS清洗后,二抗(美國Vector公司)按1∶1 000稀釋于抗原稀釋液中,覆蓋切片,4℃孵育過夜。DAB顯色,脫水,脫脂,中性樹膠封片。
1.3 免疫組化結果判定標準 在200倍鏡下,每張切片隨機選取5個視野,計數(shù)細胞,每個視野計數(shù)100個細胞;共計500個細胞。按照染色陽性細胞所占比例進行A評級:0級(0%)、1級 (<10%)、2級(10%~50%)、3級 (>50%);按陽性細胞顯色強度進行B評級:0級 (無著色)、1級 (淡黃色,+)、2 (黃色,)、 3 級(棕褐色,)。免疫組化評分(IHS)=A×B;IHS<2為染色陰性,IHS≥2為染色陽性。B7-H4和B7-H6蛋白共同表達為雙陽,兩者之一表達為單陽,均未表達為雙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AS 9.4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對于不滿足χ2檢驗條件的計數(shù)資料,進行Fisher確切概率法分析;組間等級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為0.05。
2.1 B7-H4和B7-H6在卵巢良、惡性腫瘤細胞中的表達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圖1、圖2)顯示:B7-H4和B7-H6蛋白陽性著色為棕黃色顆粒,在卵巢良性腫瘤中不表達或低表達。B7-H4在卵巢良性腫瘤中的A評級為1、B評級1,IHS為1;B7-H6在卵巢良性腫瘤中的A評級為1、B評級1,IHS為1。
B7-H4和B7-H6蛋白在卵巢癌細胞胞質和胞膜表達,呈現(xiàn)強或中等強度染色,呈灶狀或片狀分布,間質細胞中無或弱染色。B7-H4在卵巢惡性腫瘤中的A評級為3、B評級 3,IHS為9;B7-H6在卵巢惡性腫瘤中的A評級為3、B評級 3,IHS為9。
2.2 B7-H4和B7-H6蛋白在卵巢良、惡性腫瘤中的表達率 58例卵巢惡性腫瘤標本中,48例(82.76%)表達B7-H4,46例(79.31%)表達B7-H6。43例卵巢良性腫瘤標本中,6例(13.95%)表達B7-H4,7例(16.28%)表達B7-H6。卵巢惡性腫瘤中,B7-H4和B7-H6蛋白至少其中之一陽性的比例為91.38%(53/58);卵巢良性腫瘤中,B7-H4和B7-H6蛋白至少其中之一陽性的比例為27.91%(12/43)。B7-H4和B7-H6蛋白在卵巢惡性腫瘤中的表達率高于卵巢良性腫瘤(P<0.000 1)。
2.3 B7-H4和B7-H6蛋白的表達與卵巢惡性腫瘤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相關性 結果(表1)表明:B7-H4和B7-H6在<55歲組的表達率高于55歲及以上年齡組(P<0.05)。兩者在不同組織類型間的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者在p53蛋白陽性標本中的表達率高于p53蛋白陰性標本(P<0.05)。兩者在不同組織分化程度、FIGO臨床分期及CA125表達情況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B7-H4在卵巢良、惡性腫瘤中的表達
圖2 B7-H6在卵巢良、惡性腫瘤中的表達
表1 B7-H4和B7-H6表達與卵巢惡性腫瘤臨床病理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n(%)
B7家族成員是重要的協(xié)同刺激分子,對T細胞活化、B細胞活化、細胞因子產(chǎn)生、某些分子和抗體的產(chǎn)生發(fā)揮重要調節(jié)作用。B7-H4是T細胞免疫應答負性調控基因,通過阻止T細胞的活化來抑制細胞因子的分泌,負調節(jié)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12]。B7-H6能促進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釋放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FN-γ),從而殺傷靶細胞[13]。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B7-H4在宮頸癌[5]、胃癌[6]、非小細胞肺癌[7]和胰腺癌[8]等惡性腫瘤中過度表達,為潛在的治療靶點[14];B7-H6在胃癌[9]、非小細胞肺癌[10]和星形細胞瘤[11]等惡性腫瘤中均有表達,并在荷瘤小鼠中取得顯著的靶向治療效果[15]。B7-H4和B7-H6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關注,通過深入研究,有望成為新的靶向治療方向。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卵巢惡性腫瘤中,B7-H4和(或)B7-H6蛋白的表達率為91.38%,高于其在卵巢良性腫瘤中的表達率(27.91%,P<0.05),提示其與卵巢惡性腫瘤的發(fā)病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B7-H4和(或)B7-H6蛋白的表達率與患者年齡、組織類型、p53蛋白表達情況有關(P<0.05),但未顯示其與組織分化程度、FIGO臨床分期及CA125表達情況的相關性,可能與樣本量較小有關。此外,本研究中的標本均為石蠟標本,由于包埋固定劑與抗原交聯(lián)作用,會封閉一部分抗原,且固定時間越久,抗原封閉的越多,使弱表達的抗原呈現(xiàn)假陰性,也可能導致結果偏倚。
綜上所述,B7-H4和B7-H6蛋白在卵巢良、惡性腫瘤中的表達存在差異,并與惡性腫瘤患者年齡、組織類型、p53蛋白表達相關,提示這兩種蛋白參與卵巢惡性腫瘤的發(fā)病。此外,近年來已有研究獲得B7家族靶向治療腫瘤的證據(jù)[14-15],但確切作用機制尚不清楚,須加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的體內及體外研究。研發(fā)針對B7-H4和B7-H6的卵巢惡性腫瘤靶向藥物,聯(lián)合經(jīng)典的治療方法,有望為卵巢癌提供新的治療方案,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