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雪
1地塊選擇
生產(chǎn)地塊要符合NY 5116—2002的規(guī)定。選擇沒有污染、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
2品種選擇
選用國家或地方審定通過的,適合本地種植的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抗病性強的品種,種子質(zhì)量應符合GB 4404.1糧食種子禾谷類的規(guī)定,種子純度在98%以上,種子凈度98%以上,種子發(fā)芽率在90%以上,含水量低于14.5%。
3種子處理
用比重1.13的鹽水選種,撈出秕谷,再用清水沖洗;可采用袋裝浸種,浸種袋不要裝得太滿,在浸種箱內(nèi)碼放整齊,袋子距離箱邊10厘米,加入清水15~20 厘米即可;浸種溫度11℃~12℃,浸種時間9天左右。
4集中催芽
在催芽箱內(nèi)將浸好的種子碼放整齊,加入35℃~38℃的溫水,沒過種子5~6厘米,待種子表面溫度達到30℃~32℃時,抽凈催芽箱內(nèi)所有水分,將催芽箱上部蓋好,保持箱內(nèi)上下溫度一致,防止出芽不齊。種子破胸時,溫度上升快,當溫度超過32℃時,立即用25℃~26℃的溫水降溫,保證種子在25℃~28℃適溫條件下催芽,一般催芽時間22小時左右,當種子芽長達到1.5毫米時,再注入18℃~20℃溫水一次,以降低種子表面溫度,減緩芽種生長速度;當種子芽長基本達到1.8 毫米時即可出箱,種子內(nèi)部的余溫即可使芽長達到2毫米左右。
5低溫晾芽
可在大棚或室內(nèi)常溫條件下晾芽,抑制芽過長,提高芽種的抗寒性,散去芽種表面多余水分。不可在陽光直射條件下晾芽,防止芽徒長,不可晾芽過度,出現(xiàn)芽干。晾芽時間控制在一天以內(nèi),第二天播完。
6整地做床
選擇無除草劑危害,地勢平坦向陽,排灌良好,地力肥沃的地塊做育苗秧田。上一年夏天要備好苗床用土,伏天進行高溫造肥,消滅糞肥中的蟲卵、病菌和雜草籽,秋季發(fā)好倒細,避雨存放備用。一般每平方米施腐熟豬糞10~15公斤,壯秧營養(yǎng)劑0.3公斤,用72.2%固體硫酸調(diào)節(jié)苗床PH值達到4.5~5.5之間。最好早整地、早做床,首先進行秋季粗做床,使床土細碎疏松,床面平整、利于部分根系通過盤孔,扎入苗床吸收營養(yǎng)和水分;如果進行春做床,早春進行翻地,耕深10~15厘米,清除根茬和秸稈,打碎坷垃,整平床面,使每10平方米內(nèi)高低差不超過0.5厘米,苗床邊緣整齊一致,上實下松。一般每公頃本田手插秧需大棚苗床面積100~120平方米。每公頃本田缽育擺栽或機插需大棚苗床面積80~90平方米。
7地下害蟲
在擺盤前每100平方米苗床用5%銳勁特懸浮劑10~20 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
8擺盤澆水
在播種前5~7 天進行擺盤,盤間銜接緊密,橫平豎直,邊擺盤邊用細土填充,盤內(nèi)裝土厚度2~2.5厘米,盤土厚度一致,擺盤后要一次澆透底水,使苗床15厘米土層內(nèi)無干土。
9播種技術
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6℃時開始播種,本地最佳播期4月15日左右。進行稀播壯秧,每平方米播芽籽250克。擺好盤澆透底水,播種器勻速作業(yè),播量準確,播種均勻,保證無空穴、漏播、重播等現(xiàn)象。進行三膜覆蓋增溫時,先覆蓋地膜,再扣小棚,有條件的晚上大棚四周圍草苫。
10秧田管理
10.1促根期管理
從播種到第一葉露尖,約需7~9天時間,以培育種子根為主,使根系粗、長、多。進行控溫管理,棚內(nèi)溫度不超過32℃,一般不澆水。
10.2控上促下期
出苗后第一完全葉展開,共需5~7天時間,主要控制第一葉鞘高度不超過3厘米,地下部促進根系發(fā)育,棚溫控制在22℃~25℃,及時通風煉苗;少澆或不澆水,使苗床保持旱育狀態(tài)。
10.3離乳期管理
從第二葉露尖到第三葉展開,共需10~14天時間。重點是控制溫度和水分,棚溫控制在20℃~22℃之間,最高不超過25℃,此期可大通風煉苗,促發(fā)不完全葉節(jié)8條根系健壯生長,地上部控制莖葉徒長,適時適當澆水。離乳期應注意防治水稻立枯病,在秧苗1.5葉期,稗草2葉~3葉期,噴施除草劑滅草??煞謩e在秧苗1.5葉期、2.5葉期各追肥一次,可將尿素與適量過篩細土混拌,撒施在秧田上,施肥后立即噴一遍清水洗苗,以防化肥燒苗,也可在秧苗2.5葉期,莖葉追施0.015%天然蕓苔素。
10.4移栽前準備
此間主要是控水煉苗壯根,利于移栽后發(fā)根好、返青快。做好插前“三帶”工作,移栽前一天帶磷,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銨150克;帶藥,每平方米噴25%阿克泰6克,防潛葉蠅;帶生物肥,噴施天然蕓苔素等生物肥料。
(作者單位:155600 黑龍江省寶清縣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