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碧芳
作為一種主要的糧食農作物,大豆的種植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并且人們對大豆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同時對大豆的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現(xiàn)在人們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果腹,并且也逐漸的從肉類逐漸變成了對蛋類、豆類等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并且脂肪含量比較少的食物上,這不僅說明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的提高,同時大豆市場的發(fā)展也逐漸的在增加。但是目前在我國的一些地區(qū)大豆的產量并不是十分的樂觀,本文主要針對大豆低產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且根據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大豆的產量。
1、大豆低產的原因分析
1.1 重茬的情況比較嚴重
近年來導致大豆病蟲害疾病發(fā)生概率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大豆的重茬問題,這種現(xiàn)象也導致了病菌的數(shù)量以及破壞性也在逐漸的變大,這嚴重威脅到了大豆產量的提高。并且如果出現(xiàn)大豆重茬的情況會很快的將土壤中的養(yǎng)分消耗掉,而且大豆在重茬的時間段里種植間距、時間間距比較的短,所以所在發(fā)生重茬的是時候土壤無法為大豆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土壤中養(yǎng)分的流失情況也比較的嚴重,并且大豆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被破壞的情況也比較的嚴重。在短時期內土壤中養(yǎng)分不充足的情況很難得到恢復,所以說一旦出現(xiàn)了土壤肥力下降,或者是土壤中養(yǎng)分開始流失的時候對大豆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都是十分嚴重的。遇到一些嚴重的情況甚至是可以導致土壤逐漸失去提供養(yǎng)分的能力,不能繼續(xù)作為種植用地使用,只能被廢棄。
1.2 土地管理的質量比較低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大豆的種植的時候所選擇的種植方法大都是直接在土地上進行播種,很少在進行種植之前對要種植大豆的土地進行改良,而且有一些種植用戶為了提高種植的效率,在播種前會進行土地的翻整,但是如果在此之前沒有對土地進行良好的管理,那么翻整的深度是有限的,同時對于一些土壤質地比較硬的土地無法進行更深的翻整,所以大豆重茬現(xiàn)象比較嚴重,在這種情況之下很難得到高的產量。而土壤的質地比較硬會使得大豆的根系無法更加深入到土壤的內部,所以只能從表面進行水分的汲取,這種情況對大豆的產量也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1.3 沒有合理的使用化肥
大多數(shù)大豆種植者為了減少病蟲害的侵害以及提高大豆的產量,通常都會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化肥,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化肥是氮肥、鉀肥等有機型的肥料。而效果更好的農家肥的使用率則比較低,主要的原因是農家肥在使用的時候比較麻煩。而從大豆的生長情況上看,多年使用有機肥料土壤中鉀、磷、氮等物質的含量已經接近飽和,并且雖然說這幾種物質對大豆的生長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但是所需要的量畢竟是有限的,而其他的微量元素的提供則明顯不足,所以很難再對大豆的生長起到促進作用。
2、大豆低產的解決辦法
2.1 重迎茬方法
對土地提前進行處理以及病蟲害的防護是進行大豆重迎茬的必要措施,再重迎茬種植的土壤之中各種病菌和病蟲害的數(shù)量是比較多的,所以前期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的話,不僅不會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導致大豆的產量以及質量降低。一般來說在進行大豆的重茬種植的時候,想要將損失降低的話再播種的時候需要額外多播種一些大豆種子,保證產量。再進行播種之前要進行病菌和病蟲害的處理,保證土壤中的水分充足,以及養(yǎng)分足夠供應大豆的生長,為大豆的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2.2 提高土地整理的質量
土壤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大豆的生長情況的好壞,所以如何做到土地較好的整理是大豆種植用戶在進行大豆的種植之前所必須要處理好的事情。通常在進行土壤的處理的時候土地的翻整深度可以控制在三十到三十五厘米左右,這個深度范圍不僅可以保證土壤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同時也可以讓水分的流動性有一個最佳的狀態(tài)。
2.3 增加農家肥的使用比例
在大豆種植期間肥料的使用應該有一個度的把控,不能過量的使用,氮肥、鉀肥、磷肥等肥料也應該做到相互進行合理的搭配之后在進行使用。因為可能在之前的種植過程中種植大豆的土壤中氮、磷、鉀等物質的含量已經接近飽和,所以可以嘗試種植其他的農作物來緩解這種情況,同時還要提高土壤中鋅、錳等元素的含量,這些微量元素雖然大豆需要的含量比較少,但是對其生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在施加這些有機肥料的同時還應該注意輔助肥料農家肥的使用,不僅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還可以調節(jié)土壤的質量。
總之,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高蛋白質的食物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大豆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廣泛的,所以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積極研究提高大豆產量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了解影響大豆低產的原因同時對癥下藥,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從根本上提高大豆的產量。
(作者單位:637384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升鐘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