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黃浩恩,許學禮,劉露露,楊健斌
(1.廣東海洋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2.廣東海洋大學 水產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磁懸浮技術來源于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提出的電磁懸浮原理,磁懸浮技術所帶來的磁懸浮列車是人類交通史上的一次偉大改革[1-2]。近年來,日本研究的超導磁浮列車,最高時速達到603 km/h,刷新了地面軌道交通工具的最高速度記錄。德國研制的TR01-09系列電磁浮列車試驗線,速度可達450 km/h[3]。中國磁懸浮技術也取得了飛躍式的進步和顯著的成果[4],我國對于磁懸浮技術的研究,已經逐漸由原理論證階段發(fā)展到工程實踐階段[5],在磁懸浮列車方面,北京首列磁浮列車已到達北京S1線石門營車輛段,即將啟動列車的調試工作。同時我國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也順利在上海完成時速120公里運行試驗。意味著我國已掌握新一代中低速磁浮系統(tǒng)集成等關鍵核心技術,而中國“2.0版”快速磁浮列車處在緊張的試制組裝階段,計劃2018年年中下線。磁懸浮的其他方面的應用也大量發(fā)展,如磁懸浮地球儀[6]、磁懸浮空調[7]和磁懸浮電梯[8]等。
本文針對現有的軌道交通如鐵路運輸業(yè)運力不足、效率低等問題[9],設計了此款雙層設置、采用架空軌道安裝方式的可控雙層磁懸浮小車模型,該設計的優(yōu)勢是:小車可以安裝在現有交通軌道的上空,大大減少軌道鋪設的條件限制,極大地減少土地的使用量,降低建設成本。小車以同極相斥的磁力維持懸浮,通過自制直線電機[10]進行驅動,利用WiFi物聯網無線技術進行無線操控。該小車既可以應用在交通運輸、物流等大型應用設施中,也可以用于高端玩具、教學儀器和工藝品等生活領域。
本系統(tǒng)的設計可分為懸浮系統(tǒng)設計、驅動系統(tǒng)設計、控制系統(tǒng)設計和外觀設計。圖1為小車的系統(tǒng)結構框圖,圖中可控雙層磁懸浮小車系統(tǒng)采用了自行設計的DC-AC六臂全橋驅動逆變電路來驅動直線電機,從而控制小車的行進;采用ESP32芯片,并利用搭載在ESP32上的WiFi模塊實現小車與智能手機、平板及PC端等上位機通信,從而通過上位機實時控制小車的狀態(tài)。小車設計為雙層結構,在耗能相同情況下,成倍提高了其載荷能力。軌道采用架空磁軌道的安裝方式極大地減少了占地面積。
圖1 系統(tǒng)結構框圖
可控雙層磁懸浮小車的懸浮系統(tǒng)是利用磁極“同極相斥”的原理,在小車底部安裝永磁體,并使磁鐵的N極朝下,同時在軌道上也安裝永磁體,使磁鐵N極朝上,通過磁鐵與磁鐵產生的斥力與小車的重力相平衡,使小車懸浮于空中。
可控雙層磁懸浮小車采用直線電機作為驅動部分,直線電機具有靜推力特性平穩(wěn),運行可靠性高等特性,不需要間接的耦合介質,大大減少摩檫力與接觸所帶來非線性阻力影響。直線電機結構如圖2所示,可以視為一臺旋轉電機結構按徑向剖開,并展成平面。
進行電機設計時,選擇輸入輸出線性度良好、受干擾少、體積小、重量輕和成本低[11-12]的霍爾傳感器進行位置檢測,作為閉環(huán)控制環(huán)節(jié),結合ESP32控制芯片與自制六臂全橋逆變電路,將磁場空間矢量轉換為霍爾開關傳感器高低信號,從而反饋信號給ESP32控制芯片輸出相應的動作信號,觸發(fā)P-MOS與N-MOS開關器件動作,控制電流換相,產生氣隙行波磁場,初級與次級之間產生電磁推力,驅動小車向前運動。
自行設計的驅動板通過選取ESP32控制芯片的3個輸入IO管腳作為霍爾傳感器信號的輸入端,選擇其他6個輸出IO管腳S1-S6作為信號輸出端,控制如圖3所示的自制驅動電路U,V,W端口,輸出三相方波交流信號。
主控芯片程序中選擇Input輸入變量作為switch語句的判斷條件,Input輸入變量里存放霍爾傳感器反饋的輸入信號,通過不同的輸入信號來觸發(fā)相應的動作,讓圖3中的P-MOS與N-MOS開關器件的源級和漏極導通,輸出三相方波交流信號。芯片程序如下。
圖2 直線電機示意
圖3 六臂全橋驅動逆變電路
通過HTML與JavaScript語言編寫網頁腳本作為人機交互界面,采用WiFi通信方式,實現用戶登錄人機交互界面?zhèn)鬏斨噶畹街骺匦酒珽SP32。根據不同的上位機指令,觸發(fā)相應的動作操控小車實現加速與減速功能。HTML與JavaScript語言編寫的人機交互界面,具有易開發(fā)性與開發(fā)效率高等優(yōu)點[13],方便用戶使用操作,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設備登錄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操作,而無需專門的控制器。
1.4.1 小車設計
小車整體分為上、下車廂以及中間的連接處共3個部分,如圖4所示的單節(jié)小車外觀設計。小車造型設計作為系統(tǒng)設計的一部分,是實現整個系統(tǒng)技術整體飛躍必不可缺的條件[14]。小車設計的上、下雙層車廂均通過連接柱連接,采用流線型設計,不僅降低了雙層磁懸浮小車的重心,令其穩(wěn)定懸浮于架空的磁軌道中,而且減小了空氣阻力,使其在快速行進過程中更加穩(wěn)定。上層車廂車頭還設計有車燈孔、車窗、駕駛座位等,小車車廂采用上下雙層的設計,內飾較好地還原現實生活中的列車設計,使其更貼近生活。同時,相比傳統(tǒng)列車提供了多一倍的空間,大大增加了小車的載荷能力,能極大地提高運輸效率。
圖4 單節(jié)小車外殼設計
單節(jié)小車內部的控制設計如圖5所示,小車的控制與驅動系統(tǒng)均安置在小車的上車廂內部,擴大了下車廂使用空間。小車上車廂底部的磁鐵結構用于懸浮,小車側邊均安裝繞組線圈,與軌道上NS交錯排列的磁鐵軌道,相對應構成直線電機。小車采用雙邊驅動的方式,使其驅動能力大幅增強,提升了驅動能力,提高了運行速度,增大了載荷能力。
圖5 單節(jié)小車內部控制設計
1.4.2 磁軌道設計
如圖6所示的磁軌道,此軌道創(chuàng)新地設計了一種與雙層小車相匹配的懸空、中空雙邊磁軌道,使小車懸浮于空中快速行進。磁軌道由底板、支撐系統(tǒng)、行車軌道組成。磁軌道的支撐系統(tǒng)由固定架和支撐架組成,固定架兩個為一組,對稱安裝在水平底板上,支撐架安裝在固定架上;行車軌道由直軌道和彎軌道組成,其底面與支撐架固定保持軌道平衡,同時在行車軌道的底面緊密無間隙地排列同一極性面朝上的永磁體,形成磁軌道,與小車上的磁鐵配合,組成了小車的懸浮系統(tǒng),而在行車軌道側面緊密無間隙地安裝NS交錯的永磁體,與小車上的線圈相對應構成驅動系統(tǒng)。
圖6 雙層小車懸浮于磁鐵軌道示意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和國家政策的不斷扶持,同時市場對磁懸浮技術的需求也逐步擴大。雖然磁懸浮行業(yè)在國內的發(fā)展剛起步,但是磁懸浮技術的安全、節(jié)能、安靜和穩(wěn)定的優(yōu)勢,使之在未來會有巨大的發(fā)展前景[15]。
本文研發(fā)的可控雙層磁懸浮小車可適用于以下多個應用領域。
(1)交通運輸領域,雙層磁懸浮小車由于采用雙層結構的設計,利用架空磁軌道懸浮于空中,將其建設在城市、城間之中,可架構在現有的城市馬路的上空,也可架構在城間高鐵軌道或高速公路上空,充分利用現有的軌道資源,從而減少土地的大量改建。
(2)快遞領域,雙層磁懸浮小車由于懸浮于空中,行進中只有空氣阻力,同時雙層車廂的設計,極大提高其載荷能力,應用在快遞領域,在城市間可以快速高效運輸大量快遞,解決人們等待時間。在城市可以將快遞包裹在空中運輸,解決目前車輛運輸大量快遞所造成的擁擠問題和安全問題,釋放出城市空間,保護人民的安全。
(3)工業(yè)搬運生產線,雙層磁懸浮小車運用了直線電機的原理,直接將電能轉化為直線機械運動,無需中間轉換結構,應用在工廠的搬運生產線上,解決了現有的旋轉電機的安全問題,避免因工廠傳送帶的旋轉電機傳動結構將人卷入而發(fā)生的安全事故。
同時還可以作為學校的教學儀器用于增長學生的見識;作為高端玩具用于開發(fā)兒童的動手能力;作為工藝品讓人體會磁懸浮的奧妙;作為旅游觀光設施吸引人們觀看乘坐,體會高科技帶來的樂趣等方面。
本文設計了一種采用雙層結構設計的可控磁懸浮小車。該小車采用磁鐵“同極相斥”原理實現小車的懸浮;利用六臂全橋驅動電路驅動自制直線電機使小車前進;采用ESP32芯片作為主控芯片,利用網頁技術搭建了操作簡單的人機交互界面。經測試表明,可控雙層磁懸浮小車可以穩(wěn)定懸浮于架空磁軌道上,且可通過上位機聯網訪問網頁控制小車狀態(tài),小車運行穩(wěn)定,而且載重運輸能力強,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煽仉p層磁懸浮小車可應用于工業(yè)生產、交通運輸、快遞領域和教學儀器等一系列方面??梢酝ㄟ^此磁懸浮雙層小車推廣磁懸浮技術,將磁懸浮技術這一技術帶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大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