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雨 李兆乾 郭禮波 裴重華
(1. 西南科技大學(xué)四川省非金屬復(fù)合與功能材料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四川綿陽 621010;2. 瀘州北方化學(xué)工業(yè)有限公司 四川瀘州 646003)
六硝基六氮雜異伍茲烷(CL-20)因能量密度高,在武器裝備上有著良好的應(yīng)用前景[1]。CL-20原料具有尖銳的棱角,不利于后續(xù)的成型加工,限制了其應(yīng)用。而將CL-20制成球形,使其具有較好流散性和較高裝藥密度,同時能夠降低其感度,拓寬其應(yīng)用范圍[2]。目前國內(nèi)外制備球形CL-20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微乳液法、溶劑-非溶劑法、噴霧干燥法、物理研磨法等幾種。如:Bayat[3]利用微乳液法成功制備β型球形CL-20,平均粒徑為25 nm。黃陽飛[4]利用溶劑-反溶劑交替法成功制備了表面光滑、無尖銳棱角、高致密的球形CL-20。徐洋[5]利用噴霧和超聲輔助法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粒徑大小為400 nm的超細(xì)CL-20球形顆粒。張樸[6]通過機(jī)械研磨的方式,比較了不同密度研磨球?qū)η蛐蜟L-20的作用,其中高密度球能夠更好地細(xì)化原料,低密度球使得物料更加圓滑。但是以上方法所制備的球形CL-20存在著粒徑微納米化易團(tuán)聚、球形度低、顆粒大小不均以及制備過程中安全隱患等問題。
微流控是近些年快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制備微球的新技術(shù),具有裝置操作簡單、較快的傳質(zhì)與傳熱速度、利于精確控制等優(yōu)點,其在化學(xué)和生命科學(xué)領(lǐng)域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7-8]。微流控制備微球大致可分為兩個步驟,即液滴的形成和液滴的固化。因微流控裝置通道尺寸大小的因素,故通道內(nèi)液體的流動狀態(tài)為層流,生成液滴的大小取決于兩相流速比、兩相的黏度比[9-10]。液滴固化一般采用聚合反應(yīng)[11]、溶劑交換[12]、交聯(lián)反應(yīng)[13]等方法。劉換敏[14]利用微流控技術(shù)成功制備了硝化棉球形藥,而微流控制備CL-20微球未見報道。本研究通過微流控技術(shù),以CL-20乙酸乙酯溶液為分散相,2%聚乙烯醇溶液為連續(xù)相,在T型通道形成連續(xù)均勻的液滴,隨后再利用溶劑交換的方式將液滴固化得到單分散性較好、粒徑分布窄的CL-20空心微球。
試劑:乙酸乙酯,分析純,成都市聯(lián)合化工試劑研究所;聚乙烯醇,分析純,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CL-20,ε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儀器:高分辨率冷場發(fā)射掃描顯微鏡(UItra55),德國Carl zeissNTS GmbH;X射線衍射分析儀(X Pert pro),荷蘭帕納科;熱分析儀(SDT Q160),美國TA儀器公司,測試條件為:N2氣氛;數(shù)字控制注射泵(LSP02-1B),保定蘭格恒流泵有限公司。
1.2.1 微流控芯片制作
按照質(zhì)量比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固化劑配置成10∶1,攪拌30 min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將混合好的溶液倒入模具中,靜置一段時間,待氣泡消失后置于60 ℃的烘箱中烘烤6 h使其固化。烘烤結(jié)束后脫模得到T型通道芯片。其中分散相通道為20 μm,連續(xù)相通道為500 μm。
1.2.2 CL-20空心微球的制備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稱取0.5 g干燥好的CL-20,加入乙酸乙酯,濃度分別為3.4%,4.0%,4.8%,5.9%,在室溫下攪拌溶解,過濾作為分散相,每次實驗使用2 g的分散相溶液。連續(xù)相為2%聚乙烯醇溶液。在注射泵的推動下,分散相在通道交匯處在連續(xù)相剪切作用下斷裂,在通道內(nèi)形成連續(xù)均勻的液滴。其中聚乙烯醇溶液能夠有效改善通道的疏水特性[15],使得形成的液滴不會粘連在通道壁上,保證通道不會被堵塞。液滴進(jìn)入到收集裝置后,飄在液面上,經(jīng)過3~5 min的溶劑交換,逐漸固化,沉降在收集裝置底部。在60 ℃加熱2 h,使得顆粒內(nèi)部溶劑更快地交換出來。最后除去飄在液面上的雜質(zhì),過濾,清洗,冷凍干燥后得到CL-20空心微球。
圖1 實驗裝置原理圖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device
固定分散相質(zhì)量分?jǐn)?shù)為5.9%,分散相流速(Qd)為20 μL·min-1,連續(xù)相流速(Qc)分別為400 μL·min-1,600 μL·min-1,800 μL·min-1,所得樣品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SEM)如圖2(a)所示。由圖可知,所制得的CL-20空心微球其表面未閉合,具有皺褶的孔洞,其單分散性較好,球形度較高。表面有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溶劑擴(kuò)散速度過慢所致[12],最終在球表面形成孔洞。
隨機(jī)選取200個顆粒,利用軟件Nano Measure所得粒徑分布圖如圖2(b)所示。由圖可知,CL-20空心微球的粒徑分布在60~150 μm之間,當(dāng)Qc=400 μL·min-1時,顆粒粒徑在100~120 μm之間所占比例達(dá)到95%,當(dāng)Qc=600 μL·min-1時,顆粒粒徑在80~100 μm之間所占比例達(dá)到95%,當(dāng)Qc=800 μL·min-1時,顆粒粒徑在60~90 μm之間所占比例達(dá)到98%,所得樣品的粒徑分布較窄。隨著連續(xù)相流速的增加,可以觀察到所形成的液滴變得更小,固化后所得到的CL-20空心微球的粒徑減小。CL-20空心微球的平均粒徑由106.8 μm減小至 74.6 μm。
圖2 不同流速CL-20空心微球SEM圖和粒徑分布圖Fig.2 SEM image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CL-20 hollow microspheres at different flow rates
當(dāng)Qc=600 μL·min-1時,CL-20空心微球的表面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如圖3所示。可以觀察到CL-20空心微球表面較為光滑,進(jìn)一步可以觀察到表面有部分小孔。小孔產(chǎn)生的原因是乙酸乙酯與水交換后形成的。顆粒內(nèi)部為中空結(jié)構(gòu),殼層厚度約為8 μm,殼內(nèi)堆積有大團(tuán)的顆粒。CL-20形成空心的原因是由于隨著溶劑的交換,水?dāng)U散進(jìn)入到液滴內(nèi)部,CL-20沿著液滴表面生長,最終形成中空結(jié)構(gòu)的CL-20微球。這種缺口型CL-20微球在燃燒時會增大CL-20的表觀燃燒速率,提高其燃燒性能[16]。
固定分散相流速為20 μL·min-1,連續(xù)相流速為600 μL·min-1,研究了分散相濃度對CL-20微球形貌的影響。由圖4可知,隨著濃度不斷減小,顆粒的形貌變得不規(guī)整。當(dāng)分散相濃度為4.8%時,顆粒粒徑在85~100 μm之間所占比例達(dá)到90%,當(dāng)分散相濃度為4.0%時,顆粒粒徑在75~90 μm之間,顆粒粒徑隨CL-20濃度的減小而減小。
圖3 CL-20空心微球表面及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圖Fig.3 The surfac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CL-20 hollow microspheres
這是由于隨著濃度的減小,由于液滴內(nèi)外存在著濃度梯度,液滴內(nèi)部溶劑更多地滲透出來,使得顆粒收縮形變更大,形貌變得不規(guī)整,CL-20空心微球粒徑變得更小。
圖4 不同質(zhì)量比CL-20空心微球的SEM圖和粒徑分布圖Fig.4 SEM image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CL-20 hollow microspheres with different mass ratios
分散相流速為20 μL·min-1、連續(xù)相流速為600 μL·min-1、質(zhì)量分?jǐn)?shù)為4.8%的CL-20空心微球形貌較好,對其進(jìn)行XRD測試。如圖5(a)所示,原料CL-20符合標(biāo)準(zhǔn)圖譜PDF卡片#00-050-2045,晶型為ε晶型,所制備的CL-20空心微球符合標(biāo)準(zhǔn)圖譜PDF卡片#00-052-2431,為α晶型。由于溶劑交換過程中有大量的水存在,CL-20的晶型由ε晶型轉(zhuǎn)變?yōu)棣辆蚚17]。
為了更好比較晶型轉(zhuǎn)變后空心微球熱性能,對原料CL-20和CL-20空心微球進(jìn)行DSC測試,升溫速率為10 ℃·min-1,結(jié)果如圖5(b)所示。制備的CL-20空心微球DSC測試表明其相轉(zhuǎn)變(α→γ)溫度為186.30 ℃,熱分解峰溫為248.77 ℃。原料的相轉(zhuǎn)變(ε→γ)溫度為167.70 ℃,分解峰溫為249.54 ℃。隨著溫度升高,由于此時原料CL-20與CL-20微球的晶型均為γ型,晶體狀態(tài)基本相同,具有基本相同的分解峰溫。
圖5 CL-20空心微球的XRD圖譜和DSC曲線Fig.5 XRD patterns and DSC curves of CL-20 hollow microspheres
原料CL-20與CL-20空心微球在升溫速率5,15,20 ℃·min-1下的DSC曲線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原料CL-20與CL-20空心微球分解峰溫都隨升溫速率增加而升高。
(1)
使用基辛格方程(1)計算原料CL-20與CL-20空心微球的表觀活化能,其結(jié)果如表1所示。式(1)中,β是升溫速率(K·min-1),Tp是分解峰溫(K),Ea是表觀活化能(kJ·mol-1),A是指前因子,R是理想氣體常數(shù)??招奈⑶駽L-20的表觀活化能是233.54 kJ·mol-1,相比于原料CL-20(203.26 kJ·mol-1)提高了30 kJ·mol-1,表明CL-20空心微球的熱穩(wěn)定性更好。
圖6 原料CL-20與CL-20空心微球的不同升溫速率下的DSC曲線Fig. 6 DSC curves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for raw CL-20 and CL-20 Hollow Microspheres
使用聯(lián)邦材料檢驗局(BAM)落錘儀測試原料CL-20和CL-20空心微球的機(jī)械感度,其結(jié)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CL-20空心微球的撞擊感度相比于原料提高了80%,摩擦感度提高了24 N,安全性相比原料顯著提高。這是因為原料CL-20晶形不規(guī)則,棱角較多,在受到摩擦或撞擊時,棱角處容易形成“熱點”,使得撞擊感度和摩擦感度較高。而CL-20空心微球相比原料球形度更高,棱角更少,表面更加光滑,不易形成“熱點”,機(jī)械感度降低。
表1 原料CL-20與CL-20空心微球的熱分解參數(shù)Table 1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arameters of raw CL-20 and CL-20 Hollow Microspheres
表2 機(jī)械感度測試結(jié)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mechanical sensitivity
利用微流控技術(shù)成功制備了CL-20空心微球。SEM結(jié)果表明CL-20空心微球其表面未閉合,具有皺褶的孔洞,其單分散性較好。其內(nèi)部為空心,顆粒粒徑介于60~150 μm之間。
固定分散相流速(Qd)為20 μL·min-1時,隨著連續(xù)相流速(Qc)由400 μL·min-1增加800 μL·min-1,所得CL-20空心微球平均粒徑由106.8 μm減小至74.6 μm。當(dāng)固定分散相流速(Qd)為20 μL·min-1,連續(xù)相流速(Qc)為600 μL·min-1時,當(dāng)CL-20質(zhì)量分?jǐn)?shù)由4.8%降低到3.4%,其平均粒徑由91.6 μm減小至74.9 μm。
CL-20空心微球的晶型為α型。其相轉(zhuǎn)變(α→γ)溫度為186.30 ℃,熱分解峰溫為248.77 ℃,與原料有基本相同的分解峰溫。CL-20空心微球的表觀活化能Ea為233.54 kJ·mol-1,相比于原料提高了30 kJ·mol-1,具有更好熱穩(wěn)定性。機(jī)械感度測試結(jié)果表明CL-20空心微球的撞擊感度相比于原料提高了80%,摩擦感度提高了24 N,機(jī)械感度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