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日月穿梭年年年,富貴之家有有有,貧困之人寒寒寒……”聽單田芳用極富個性、略帶沙啞的聲音講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故事,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熟悉又美好的事情。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里,單田芳用《三俠五義》《白眉大俠》《隋唐演義》《水滸外傳》等代表作,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他那句極具特點的“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曾經(jīng)讓無數(shù)人每天為之牽腸掛肚。
2018年9月11日,單田芳因病去世,享年84歲。驚聞單田芳辭世,曲藝界內外都在悲嘆:“世上再無單田芳,下回何人來分解?!”
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天津,母親是西河大鼓的知名藝人,父親是弦?guī)?。時代的變化、家庭的離合,年少的單田芳早早扛起家庭重擔,拜在評書演員李慶海門下,走上了說書的道路。1954年,他正式登上評書舞臺。1955年,加入鞍山市曲藝團,他的技藝突飛猛進,事業(yè)蒸蒸日上?!耙揽空f書有了經(jīng)濟收入,也有了社會地位。”單田芳形容這是他的第一次新生。
“文革”時期,單田芳的說書曾一度中斷,直到改革開放后,他的藝術迎來了新的春天。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開評書藝術走向市場的先河。單田芳說,這是他的第二次新生。
從藝六十余載,單田芳共錄制了廣播和電視評書百余部,共計1.2萬余集,節(jié)目時長6000余小時,演播內容包羅萬象,縱橫古今,既有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評書《隋唐演義》《大明英烈》《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等,又有根據(jù)研究創(chuàng)作的歷史演義評書《百年風云》《亂世梟雄》等作品。單田芳的藝術水平高超,作品題材廣泛、數(shù)量眾多,被評書迷形容為“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在弟子趙亮心目中,單田芳的評書藝術語言平實,這使得他擁有數(shù)量巨大的聽眾?!八脑u書沒有門檻,沒上過大學、沒多少文化的聽眾,也可以迅速入戲。先生對評書語言的把控臻于化境,語言平實、娓娓道來,人物鮮活如在面前。不知不覺中,二十幾分鐘的一段書自然聽完,回味一下能夠迅速明白這一講的大略要義,再一咂摸又深感內涵豐富、其樂無窮。這種效果其實并不容易達到?!壁w亮說。
在青年評書演員關勇超看來,單田芳“于苦痛中鉆研歷史,開拓題材,宣講正念,快意恩仇,音韻古樸,情感蒼涼,悲壯中不失風趣,細說里充滿至誠”,是評書后輩學習的楷模。
人生在世難難難,苦辣酸甜麻澀咸
單田芳曾說:“人的一生是非常難的。所以,我就總結了一句話:‘人生在世難難難,苦辣酸甜麻澀咸,起早貪黑為張嘴,爭名奪利不停閑?!倍矊⑦@人生的風雨融入了評書之中。
趙亮至今仍記得他14歲時與單田芳初識的情景?!澳鞘?996年,我第一次見到先生。當時我初生牛犢不怕虎,現(xiàn)場表演了一段《哪吒鬧?!贰O壬鷰拙潼c評讓我受益匪淺。他說:‘你這段都是口技,可見你想奪人耳目。但是咱們說書,說這人物,一定得像真看見這人似的。說著,他就示范起來:‘眼前,來了個小孩,一看,七八歲,白白凈凈長得挺好看……別看就是這么幾句特別樸實的話,我真的就跟著先生的眼神和手勢感覺到眼前好像站著一個小哪吒?!壁w亮回憶,30歲拜入師門時,單田芳對他說:“現(xiàn)在不流行過去那種師徒關系了,新社會了,咱們就是朋友關系,你這小胖子我還真挺喜歡,你想叫師父我也不反對?!?/p>
在趙亮眼里,單田芳是個可愛的老頭兒:“如果對他不熟悉,一開始會有點敬而遠之的感覺,然而行動坐臥之中,我還感受到了先生特別可愛的一面,甚至有孩子氣的時候。他老人家喜歡聽流行歌曲,20世紀90年代在家里天天播放《心太軟》《我的未來不是夢》,偶爾他還會哼唱兩句。他也愛看電視劇,在他的操持下,《白眉大俠》《隋唐演義》等電視劇先后上演,而他往往能夠超越‘說書人的身份,給很多導演、編劇高屋建瓴的意見?!?/p>
“單先生的一生可以用‘福禍相依來形容,他享了很大的福,也受了很大的罪,有很多事情被人誤解,缺少一種踏實感、幸福感,很多事情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他的內心是有很多悲情的?!壁w亮說。
書緣未盡,醒木猶在
單田芳的子女沒有繼承他的評書事業(yè),他的徒弟中有文藝兵,有公安系統(tǒng)的,但都不是專門說評書的,更沒有以此為終身職業(yè)的。他說:“因為全靠說評書,不容易找飯門。相聲至少還是兩人在臺上說,而評書這門藝術,一個人一臺戲,沒有舞美道具,相當不易,費力不討好。而且今天的環(huán)境,人們的審美要求和觀念都不一樣了,比以前更不容易混。所以現(xiàn)在專門說評書的人非常少?!?/p>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評書藝術的式微曾令單田芳心急如焚,他曾感嘆“同行一盤散沙,很少交流”“評書后繼無人,實在愁人”。于是,他給自己定下挽救評書藝術的任務,踐行著一個藝術家的職責,表達著對傳統(tǒng)藝術的尊重與敬畏,也讓更多后來人有機會領略到評書藝術的魅力。
單田芳的女兒單慧麗說:“父親把一生都獻給了評書事業(yè),為聽眾朋友們留下了近120部長篇佳作。書緣未盡,醒木猶在,人雖已逝,但他的聲音會常伴大家,他的作品會永世流芳。父親走時唯一的遺憾,是自己還有幾部長書沒有錄完。佳作永存,但長書未完;言歸正傳,卻無下回分解。這個遺憾也承載著父親多年以來對評書藝術傳承、發(fā)展的憂慮。作為子女和單派評書的傳承人,我們有責任完成父親的遺愿。在他走后,我們更應該不遺余力地把單派評書傳承下去,把忠義節(jié)烈的故事講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