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爍
(天津科暢慧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RFID技術,目前應用在IC卡、磁卡、條碼、攝像等自動識別技術中。在其應用的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了其自身的優(yōu)勢:非接觸操作,不會產生人為因素的干擾;不會產生機械磨損的現(xiàn)象,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夠識別高速運行的物體,或者同時識別不同的電子標簽;讀寫器不對用戶直接開放,可以確保信息的安全性;部分數(shù)據(jù)能夠實現(xiàn)算法管理;標簽、讀寫器之間可以相互認證,完成信息的存儲、通信。
結合讀寫器發(fā)送電路的基本原理,本文對其進行仿真設計。
(1)信號瞬態(tài)仿真。以ADS射頻仿真軟件為依托,構建瞬態(tài)仿真平臺,對發(fā)送信號進行動態(tài)、實時仿真。通過這一方式,讀寫器發(fā)送端對基帶信號進行了99%深度系數(shù)的調制,且最終的結果符合相關的要求。
(2)發(fā)送系統(tǒng)包絡仿真。電路包絡仿真是當前通信行業(yè)的關鍵指標,對任何高頻信號都能夠進行分解處理。所以,采用包絡仿真對RFID讀寫器進行及時仿真,載波包絡仿真的結果并沒有發(fā)生失真的現(xiàn)象。
(3)相位噪聲仿真。鎖相環(huán)頻率合成器,在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噪音,其影響著讀寫器射頻電路的性能。對此,同樣使用ADS仿真軟件,依據(jù)其振動的頻率,進行相位噪聲仿真,以便于掌握相位噪聲所產生的影響?;诜抡娼Y果,發(fā)現(xiàn)相位噪聲滿足RFID射頻電路的性能要求。
在超高頻RFID讀寫器中,其射頻接收電路,使用雙通道零中射頻接收體系。依據(jù)ISO18000-6C的要求,本文對射頻電路的接受系統(tǒng),進行ADS仿真設計。
(1)頻帶選擇性仿真。讀寫器、標簽之間的通信頻率,通常在860~960 MHz,加之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860~960 MHz頻段的RDIF技術,通常會使用920~925 MHz或者840~845 MHz的頻率。為了能夠保證所設計的系統(tǒng),滿足國家頻段劃分、國際頻段劃分的雙重要求,需要將頻段定在902~928 MHz。然后通過ADS仿真軟件對其進行仿真,同時將Chebyshev濾波器應用其中。結果顯示:選擇恰當?shù)臑V波器,能夠避免外界所產生的干擾。
(2)信道選擇性仿真。ISO18000-6C對密集讀寫器信號鄰道的干擾,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即小于-30 dBch。讀寫器接收端信道功能,需要利用濾波器進行完成,并對仿真的參數(shù)、指標進行確定。結合仿真的原理與結果,會在915 MHz的位置增益9.5 dB,且為最大增益;而在914.6 MHz的位置,增益為-38 dB。所以,讀寫器接收信道外衰弱大于40 dBm,符合相關的規(guī)定[1]。
(3)諧波仿真。就ADS諧波仿真來說,其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即詳細描述接收機頻譜搬移特性、觀察諧波的干擾與雜散抑制。在接收系統(tǒng)中,其頻率為915 MHz,功率設定為-3 dBm。同時,將接收信號的頻率設定為915.1 MHz,而功率為-20 dBm。通過對系統(tǒng)的仿真,對接收信號進行觀察等,進行詳細的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其結果符合國際規(guī)定,同時減少了對信號的不良干擾。
(4)瞬態(tài)仿真。基于ADS射頻仿真,將讀寫器的接收信號設定為OOK調制信號,同時其載波的頻率為915 MHz。經過仿真載波信號會經歷變形,但是最終的結果證明了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5)增益預算仿真。為了掌握系統(tǒng)各部分的增益情況,同樣能夠采用ADS增益預算仿真技術,完成對分析平臺的仿真。最終測試的結果顯示:如果使用濾波器,其增益為-2 dB,而噪聲放大器所獲取的增益,實際上為15 dB。通過預算增益圖能夠發(fā)現(xiàn)各個系統(tǒng)的具體增益,便于工作人員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配。
PCB設計中,超高頻RFID讀寫器射頻電路的焊盤,其設計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1)PAD設計。PAD屬于元件的物理焊盤,其在設計的過程中,如果此時為正片層,就需要通過Regular pad完成連接。反之,如果此時為負片層,就需要通過Thermal relief完成連接,同時使用Anti pad進行隔離。在PAD的設計中,需要根據(jù)實際封裝的尺寸,確定其各部分的實際大小,工作人員可以使用PCBNLP Calculatior V2009,或者參照《IPC-Sm-782A Surface Mount Design and Pattern Standard》的尺寸,從而提高設計的合理性[2]。
(2)其他層設計。在焊盤中,除了PAD層,還包括助焊層、阻焊層、預留層。其中,助焊層在設計的過程中,基本上會使用鋼板,結合PCB對應的元器件完成打孔,此時錫膏漏下的時候就能夠完成焊接。同時,還應該保證助焊層的尺寸等于Regular pad的大小。對于阻焊層來說,其實際就是綠油的部分,其映射在板子上的則是露出的銅皮,為了能夠增加其厚度,則增加阻燃層,以此來滿足相關要求。預留層主要是便于用戶添加信息,尺寸與Regular pad相同。
在PCD的設計中,必須提前設計好各個器件的封裝。采用Allegro完成封裝庫的建立,檢查各個部件的參數(shù),然后與焊盤進行連接,最后進行直接導入。具體來說,在封裝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由于大多數(shù)的封裝,均為標準設計,所以可以采用標準的設計方式,或者利用PCBNLP Calculatior V2009軟件的相關標準。
(2)如果在設計中,發(fā)現(xiàn)封裝的參數(shù)等,并非標準數(shù)據(jù),那么就應該采用datasheet中所提供的封裝,完成相關的設計。
(3)在封裝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認真、仔細,盡可能避免發(fā)生焊盤尺寸、編號的誤差,以此來保證試驗的有效性。
設計RF電路的過程中,傳輸線的布線方式,直接影響著射頻信號的性能。對此,本文對射頻PCB傳輸線進行如下的設置。
(1)阻抗匹配設計。對于信號無損傳輸、完整性來說,傳輸線阻抗匹配是重要的保障。由于射頻元件的阻抗等于50 Ω,所以需要保證傳輸線同樣等于50 Ω。由于傳輸線的阻抗,受導線厚度、介質常數(shù)、所在層厚度、阻焊層厚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使用Polar Si8000軟件計算。
(2)走線規(guī)則。在設計中,線路布設應該踐路徑最短、避免變形的基本原則,以此來降低損耗。同時,信號間的傳輸距離,還需要落實3-W的原則,從而避免緊鄰的傳輸線產生磁通耦合的現(xiàn)象[3]。
(3)減少信號回流路徑。在PCB布線的過程中,需要減少信號回流的路徑,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高頻輻射。在高速信號傳播的過程中,信號的流向為:從驅動器開始,沿著PCB傳輸線,然后到負載,并沿著電源最短線路,返回驅動器端。
在電路設計中,合理的布局能夠增強電磁兼容性,其主要方式為:
(1)固定零組件。在對讀寫器射頻電路的器件進行布局設計時,需要對RF路徑的零組件進行固定,同時對其方位進行調整,縮短RF的路徑,避免電磁干擾。
(2)布局對稱。在本設計中,由于使用了雙通道零中頻接收體系,所以在布局的過程中,就應該保證通道器件、布線的對稱性,降低相位誤差。
(3)電源去耦電路。在PCB的設計中,恰好、有效的芯片電源去耦電路,對于射頻電路設計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能夠增強電路的穩(wěn)定性。
由于導體中總是存在阻抗,所以為了能夠降低偏離的程度,優(yōu)化超高頻RFID讀寫器射頻電路,在接地過孔的環(huán)節(jié)中,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增加導體的截面,即增加鋪地的面積、層數(shù)。為了能夠減小泄露耦合磁通,應該保證電源平面的物力尺寸,小于地平面尺寸的20 H。
(2)保證高頻電流通過的路徑,為所有路徑的最短距離,同時保證信號傳輸?shù)牡劂~箔,為無迂回、無割裂的狀態(tài)。
(3)在鋪地時,地銅箔應該距離其他的電氣網10~20 mil,具體需要根據(jù)當前PCB的密度進行確定。
(4)在PCB的邊緣,需要以成排的方式放置過孔,間距在3 mm左右,從而降低地銅箔的阻抗,并基于屏蔽優(yōu)化散熱效果。
綜上所述,超高頻RFID讀寫器,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能夠應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中,需要對射頻電路進行優(yōu)化設計。將其作為基礎,需要超高頻RFID讀寫器射頻電路的系統(tǒng),進行合理的仿真設計,并進行PCB設計,進而優(yōu)化電路系統(tǒng),優(yōu)化RFID的技術性能?;诒疚牡姆治雠c論證,文中所提及的設計方式,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可以應用在射頻電路的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