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武
四十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講述的是春天的故事。它,如一聲驚雷,喚醒了沉睡中的華夏兒女;似萬道光輝,暖透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蹲踞西北部的民樂小縣,也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的滾滾春潮,在人民的心中吹皺起了層層的漣漪。
人們訴說改革開放的實惠,談?wù)撟疃嗟?,還是最簡單、最實際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大變樣。
包產(chǎn)到戶樂農(nóng)家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xiāng)的改革開放,猶如羞答答、文靜靜的淑女一樣,是姍姍遲來的。改革的第一步是摘掉了地主富農(nóng)的帽子,讓全天下地主、富農(nóng)家庭的全家老小有尊嚴地轉(zhuǎn)身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員。我的爺爺、奶奶們不再耷拉著頭顱站在臺子上挨斗受辱,不再默默無聞地為大隊、生產(chǎn)隊的公共場合義務(wù)打掃院落、清理垃圾,開始揚眉吐氣、堂堂正正活人了。上學報名老師詢問家庭啥成分時,自己開始不提“地主”二字,過去沉默寡言、無言以對的尷尬局面得到破解。在學校遭受了大同學的欺侮,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找老師評理了。只要學習成績好,評選三好學生、上高中、考大學、加入共青團、領(lǐng)取助學金、享受獎學金,沒有了重重障礙,享有了與貧下中農(nóng)子弟均等的機會和權(quán)利。父兄們參加勞動時,生產(chǎn)隊長再也不敢破口大罵“地主家的壞慫”了。生活、學習、勞作的社會待遇與大伙兒平等,做任何事情都覺得心情舒暢,可以輕裝上陣了。我家所在的生產(chǎn)隊劃分成了兩個組,一個南組,一個北組。伴隨著隊組的劃分,原來公有的土地、房舍、牲畜、生產(chǎn)工具都被一分為二。雖然是簡單的分組,但也免不了打打斗斗和嚷嚷鬧鬧。組與組之間相互較勁,人與人之間明爭暗斗,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態(tài)勢。參加生產(chǎn)勞動,還與過去一模一樣,勤快的依然勤快,懶惰的照舊懶惰。那些賊心不改的仍舊是賊娃子,傳閑話、戳是弄非的還是以前的老樣子。改革的第二步,就是包產(chǎn)到戶、分田到人,家家戶戶都成了名符其實的單干戶。土地、牲畜、生產(chǎn)工具瓜分了個干凈徹底,辦公室、草房、飼養(yǎng)場等公用設(shè)施一股腦兒拆了,將大梁、檁條、椽子、門窗瓜分了個精光。據(jù)說分不公的木車牌、騾馬扎圈等物品,被發(fā)泄私憤的一些別有用心者拆卸、砍剁了個一塌糊涂,某種程度上釀成了一種變相的破壞。大伙兒高興的是,土地包產(chǎn)到戶了,大伙兒的勞動積極性提高了,再也不用生產(chǎn)隊長指手畫腳、聲嘶力竭地安排調(diào)工了。勞動力多的人家,人強馬壯,車輪子滾滾,四蹄兒生風,干勁沖天,生龍活虎到耀武揚威了。勞動力少的人家,為種莊稼求爺爺告奶奶地央請隔壁鄰舍和親戚朋友來幫忙,時間上雖然遲了些,但也不失大差,照例會生根發(fā)芽、揚花結(jié)果。包產(chǎn)到戶的好處是,人勤地不懶,多勞多打糧。僅一二年光景,小麥的畝產(chǎn)就由過去的500斤上升到了1000斤,雞豬牛羊都放開養(yǎng),家家戶戶擺脫了過去那種缺衣少食、青黃不接的貧困狀態(tài),糧倉子逐漸滿了,錢袋子逐漸鼓了,日常生活逐漸好起來了。
品牌時裝流行色
俗話說:“馬憑的鞍轡,人靠的衣裳?!彼氖陙淼拇┲虬?,雖不是猛然間就舊貌換新顏了,但也是一年一個大變樣,新款式、流行色,年年都在變。無論城市,也無論農(nóng)村,過去那些補丁摞補丁的大襟棉襖、大襠棉褲和單衣單褲,陸續(xù)退出了人們的視野,早已不見了影蹤。夾克衫、休閑裝、T恤衫,淹沒了上下兩排四個兜兜的中山裝和軍便服,人們所特有的精氣神十足。喇叭褲、牛仔褲、牛筋褲、緊身褲紛紛登臺亮相,趕走了老舊笨重的大襠褲,穿在身上緊繃繃,顯現(xiàn)出了屁股蛋、腿肚子的曲線美。母親和婆姨們制作的那些厚實的千層底條紋布鞋,被時尚輕俏的膠鞋、皮鞋、漏風鞋替換了,男女老少行走自如,腳底板兒生風。農(nóng)村小伙子外出相親時的穿著打扮,跟結(jié)婚時的穿著打扮一樣,從頭到腳都是新嶄嶄的品牌貨,他們再也不用為到處借新衣服而求人發(fā)愁了。至于出嫁姑娘,娶兒媳婦子,新郎新娘的穿著打扮樣式兒翻新,里里外外、從頭到腳都是成套的新時裝,禮服婚紗高檔時尚光鮮得一個賽一個,家家戶戶親戚朋友們做客光臨時的穿著打扮,都跟過年似的,幾乎都賽過新郎新娘,要多時尚就有多時尚。不知不覺間,代之而起的是上班族們筆挺筆挺的西裝、學生們新穎多彩的校服、經(jīng)商老板和打工仔們翻新的奇裝異服。至于女同胞和娃娃們的服飾,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異彩紛呈。新穎別致的色彩和款式,各領(lǐng)風騷,要多時尚就有多時尚。一天之內(nèi),更換它個兩三套服裝,也是舉手之勞間的便當。那些老爺爺、老奶奶們的服飾,變化也挺大的,綾羅綢緞、蘇繡廣繡、純毛混紡與日俱增,綿軟薄俏的毛衣毛褲穿在身上,比過去那些老舊土氣的大襟棉襖、大襠棉褲暖和舒適好幾倍呢。時尚些的老人們,今日穿唐裝,明日著漢服,早晚還會穿上寬敞綿軟的運動服打打拳、練練劍,瀟灑樂呵得跟老頑童似的。更有那些閑得沒多少家務(wù)事可忙碌的半老徐娘們,在夏秋優(yōu)美的時光里,動不動還穿著上色彩鮮艷的旗袍,打扮成十八歲的俏姑娘,相互吆喝著聚攏到一塊兒,南上扁都口油菜花地、北下戈壁花海、西赴金山公園,扭扭屁股彎彎腰、走走旗袍秀、顯擺顯擺身板兒的曲線美,企圖想找回過往的青春歲月和花季風騷呢。
特色美食冠華夏
人生在世,圖的就是吃吃喝喝。四十年來,吃吃喝喝的變化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土地承包到戶了,家家戶戶早起晚睡,干勁沖天。一兩年光景過后,家家戶戶的糧倉子殷實了,徹徹底底結(jié)束了往年青黃不接的歷史,人人再也不愁吃不飽了。一日三餐,白面、干飯成主流,雞蛋變著花樣吃,十日半月動動葷腥嘗嘗鮮,已不是難事了。抽的香煙是帶過濾嘴的,喝的燒酒是有牌子的。逢年過節(jié)割上它二十來斤大肉、牛肉,條件好點的家庭或拔個雞毛、或宰個羯羊、或殺頭肥豬,讓大人、孩子們吃它個滿嘴流油,口齒噴香,一家人的年節(jié)就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了。家家戶戶的宴席上都少不了手抓羊肉、清水牛排、鹵肘子、大盤雞、紅燒魚等大菜硬菜。一茬子親戚走完后,大伙兒在白話臺上圍成一圈兒閑諞的盡是誰誰誰家吃的啥飯菜、哪個親戚家喝的啥燒酒,似乎吃吃喝喝就成了天字一號的大事了。一年四季,白面饅頭、花卷、大供養(yǎng)、燒盒子、油棒子應(yīng)有盡有,不再是稀缺貨。滿大街的蛋糕、面包、巧克力,娃哈哈、和其正、王老吉,它們已主宰了孩子們的好胃口,總覺得家常便飯、大魚大肉都吃膩了。莊稼漢們還開玩笑說:“現(xiàn)在的社會太好了,吃死、喝死的人還比過去餓死的人都多了?!币恍┚毴思遥_始注重飯菜的健康營養(yǎng)和飲食的合理搭配了,五谷雜糧該多吃,大魚大肉該少吃,水果降血脂,蔬菜降血壓,人人心里面都清楚得很。伴隨著旅游業(yè)的持續(xù)升溫和民樂特色美食小吃在央視7頻道《鄉(xiāng)土欄目》的播放,扁都口、青龍寺、馬蹄小鎮(zhèn)等旅游景區(qū),各個升級上檔的美麗鄉(xiāng)村的農(nóng)家樂園,以及縣城大小酒樓飯店,紛紛獻出兄弟姐妹情,接納東西南北客,變著花樣兒招徠游客。酥油奶茶、炒面糌粑、牦牛酸奶子、鍋盔燒盒子、飛沙油餅子、青稞面搓魚子、雞肉燜卷子、羊肉蓋餅子、牛肉活亭子、大肉揪片子、扁豆面旗子、羊胡花兒面條子、羊頭羊蹄羊筏子、清粉面筋釀皮子等等名目繁多的特色小吃,一茬兒一茬兒地跟著上臺面,準讓四面八方的游客們品個夠、吃個好、喝個足,簡直就美爆了。
戶戶住上了小康房
伴隨著時序的更迭,家家戶戶的后生小子們像雨后的莊稼一樣,噌噌噌地長高長壯實了,轉(zhuǎn)瞬間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歲。逼逼仄仄的四合院已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家家戶戶不得不想辦法、下決心向外搬遷了。于是乎,審批宅基地、拉石頭備料、買木頭請木匠、攀扯鄰舍親戚們和泥脫土坯、擇吉日動工提梁等一連串的工序就熱熱鬧鬧地拉開了帷幕。在隊里,我家是第一個搬遷戶,經(jīng)過親戚朋友們的幫忙,隔壁鄰舍們的幫工,一氣兒修建成了坐北向南、坐西向東的七間土木結(jié)構(gòu)的新房子。立木提梁的那天,給幫工的人做的是糕卷油餅子、大肉粉湯,大伙兒吃了個實誠,吃了個高興,干起活來精氣神十足了。住進了新房子,頓覺寬敞亮堂了。新松木特有的清香味兒,彌漫了整個庭院,心理上感到舒坦安神了許多。緊接著,又拉上了照明電路,結(jié)束了煤油燈的歷史,覺得生活有奔頭了。就這樣沒過上兩三年,四合院里的親當家子相繼搬遷到了新房子,其他的隔壁鄰舍們也紛紛建了新房、遷了新居,住房上一下子今昔兩重天了。我大學畢業(yè)在民樂一中任教后,學校給我等單身漢老師每人安排了一間土木結(jié)構(gòu)的住房,轉(zhuǎn)眼間結(jié)婚成家后又安排了一套磚木結(jié)構(gòu)的家屬院,兩臥室一客廳一廚房,住房立馬就覺得寬敞亮堂了許多。孩子上學后又搬遷到了妻子單位分到的80平方米的樓房,2003年地震后又搬遷到了自己購置的120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家三口,連同年邁的父母一塊兒生活,都不覺得擁擠。一些有子女在城里工作的年邁父母,大都被子女接到縣城的樓房里與子女們共同生活,既為兒女操持了家務(wù),又照管好了孫子孫女,悠哉悠哉地共享天倫,頤養(yǎng)天年。近四十年來,我老家家家戶戶的住房由土木結(jié)構(gòu)的土坯房變成了磚土木結(jié)構(gòu)的瓦房,又由磚瓦房變成了平頂房、彩鋼房,條件好些的人家為了順暢地給兒子娶上媳婦子,又在縣城購置了寬展亮堂的樓房。一家人夏天在老家圖清閑,冬天在樓房暖洋洋,要多舒坦就有多舒坦。特別是近十年來,民樂縣城的面積比過去擴大了五六倍,街道、巷道比過去增加了近十倍,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鱗次櫛比,公園、廣場、濕地比比皆是。世紀嘉園、裕泰嘉園、瑞泰嘉園、錦繡家園、樂民花園、陽光花園、天慶花園、紫金府邸、東圃小區(qū)、永鑫小區(qū)、西部牛街、金地名都,乃至鄉(xiāng)鎮(zhèn)政府所在地的樓房住宅小區(qū)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住戶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和外地來的打工戶。一些經(jīng)濟基礎(chǔ)條件差、買不起樓房的城市居民和新近就業(yè)的大學生,大都被政府安置到了廉租房和經(jīng)濟適用房。如我的老哥、一名糧食企業(yè)的臨時工,工作到45歲時積極繳納了養(yǎng)老金,然后由農(nóng)村戶口轉(zhuǎn)為城市戶口,60歲退休后政府就分給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經(jīng)濟適用房,高高興興地遷了新居。一大批建檔立卡貧困戶被縣政府分批次陸續(xù)安置到了北部高新工業(yè)園區(qū)內(nèi)新建的圓夢園,幫助他們徹底挖掉了窮根。至于沿山區(qū)貧困村和插花型貧困村的那些身邊無子無女的孤寡老人們,縣、鎮(zhèn)兩級政府都給新建了人均25平方米的高標準住宅,還享受了五保戶、低保戶等優(yōu)惠政策,徹底解決了他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
車輪滾滾通天下
若要談?wù)撈鹈駱啡说淖呗烦鲂衼?,老百姓更是咩咧著嘴巴,高談闊論地說不盡道不完。四十年來,逢山就開路,遇水就架橋。僅洪水河大橋、扁都口大橋、大都麻大橋,就新建、重建了好幾茬子。227國道南達青海、北通張掖,乃至遼闊的大新疆,民樂至西寧段已被沿路縣區(qū)打造成了最美227國道??h、鄉(xiāng)道路深入偏遠山區(qū),四通八達,暢通無阻。柏油馬路、水泥路面已通到了村村寨寨,乃至家家戶戶的家門口。家家戶戶普及了自行車、摩托車。兩口子赴外打工,一年就能掙回來一輛小車錢。于是乎,小轎車、越野車已成為當下家家戶戶走親訪友的時尚代步工具。學生上學、老人進城,青壯年外出務(wù)工、長途跋涉,有的是豪華大巴和高速客車。任憑大雨大雪,都無懼無畏。2014年冬季蘭新高鐵縱貫民樂全境,使民樂人一步跨入了動車時代。記得12月26日清晨,全新的D2744次動車第一次從民樂站出發(fā)馳向蘭州時,我正好趕上了這第一趟動車去蘭州參加會議,一個半小時就奔到西寧,近三個小時就飛馳蘭州,簡直就快捷舒適的沒說頭。一路上,廣袤的大草原牛壯羊肥,巍峨的祁連山玉龍騰飛,美不勝收。當我把車廂內(nèi)嶄新的陳設(shè)和車窗外壯觀的美景圖片發(fā)送到QQ群和微信圈里后,看到的朋友們都豎起大拇指紛紛點贊呢。當我興致勃勃地向年輕漂亮的列車員詢問民樂東去西安、西去烏魯木齊得多長時間時,她微笑著說:“最多也就六個小時?!边@樣的速度,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啊。民樂人以后坐火車去蘭州,再也不從張掖繞著走了。過去上趟蘭州,先坐汽車到張掖,再從張掖坐火車到蘭州,最快也得一整天時間,現(xiàn)在坐動車,短暫的三小時,既方便又快捷。難怪一些油嘴滑舌者調(diào)侃說:“這下子好了,早晨坐高鐵到蘭州吃碗正宗的牛肉面,然后到黃河兩岸看看風景,晚上坐高鐵又就回到家里呼呼睡大覺啦?!逼h的民樂一步跨越了高鐵時代,立馬就縮短了民樂與世界的距離,四面八方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紛至沓來。盛夏七八月份,旅客們坐上動車就能觀賞到扁都口連片數(shù)十萬畝有梯度有層次的油菜花海,整車廂的游客們都在大呼小叫地驚訝著、唏噓不停地贊嘆著。憑借蘭新高鐵的優(yōu)勢資源,“金色田園·魅力民樂”的金字招牌,也就越扮越亮火啦。
扳起指頭細數(shù),四十年的滄桑巨變?nèi)烊苟颊f不完道不盡,成績有目共睹。真可謂大事、好事、快慰事,事事引人矚目,笑聲、頌聲、贊嘆聲,聲聲悅?cè)硕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