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題為“2018年北京高考理科平均分前十名學校”的信息在網上瘋傳。對此,包括北京四中、北京八中、人大附中等北京十所中學聯(lián)合聲明,稱此信息不實。
從數(shù)年前開始,教育部就要求各地淡化乃至禁止中高考成績排名。2018年2月,教育部印發(fā)通知,對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作出部署,再次提及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各地方教育部門也先后發(fā)布具體細則進行糾正。
從現(xiàn)實反饋看,近年來,無論是媒體對高考成績排名的關注,還是“狀元”的社會話題度,整體上都明顯有降溫趨勢。但依然有個別機構發(fā)布所謂的“2018年北京高考理科平均分前十名學?!?,這提醒我們,在網絡傳播時代,要警惕一些機構或自媒體打著高考成績排名的幌子消費社會焦慮。這次排名出現(xiàn)后,北京十所中學立即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予以辟謠,這是應有的立場和態(tài)度。除此之外,也有必要作進一步調查,是否存在一些個人或機構泄露高考成績的情況,為高考成績排名和“狀元”炒作推波助瀾。
【搶分速記】
無論是考生個人的成績,還是學校在高考中的整體表現(xiàn),有差距就會形成名次,這都是客觀事實,也無須回避。但有意放大高考成績的排名,甚至將排名直接等同于成績的做法,只會弱化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關注,弱化教育的價值,增加高考的功利化氛圍,對學校與個人形成不公。特別是一些打著高考成績排名的幌子消費社會焦慮的做法,本身只是為了蹭熱度,在目的和動機上有問題,對此現(xiàn)象全社會都應該亮明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