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400河北省遷安市120急救指揮中心
伴隨人們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腎病的臨床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出逐年增長的趨勢。腎病的病程相對較長并且非常容易反復發(fā)作,給患者的心理以及經濟帶來很大的壓力,這對于疾病的康復極為不利。正因為腎病在臨床中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因此對于腎病患者實施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采取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在腎病科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效果更為明顯[1]。為此,本文主要探討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在腎病科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腎病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設為對照組,實施中西醫(yī)結合護理的設為試驗組。對照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齡22~76歲,平均(44.7±2.6)歲。試驗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23~74歲,平均(44.3±2.3)歲。對兩組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yī)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并對患者的腎功能指標、血壓、尿常規(guī)等進行檢測,防止感染的發(fā)生。具體的護理: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腎病的健康指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腎功能指標、血壓、尿常規(guī)等進行定期檢測,一旦出現(xiàn)異常應立即報告主治醫(yī)生進行及時處理。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應每天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檢查,要給予血壓高的患者適當?shù)慕祲核帯τ诤喜⒏腥镜幕颊邞摻o予抗生素來進行治療,但是一定要對腎毒性給予重視[2]。⑵試驗組患者給予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主要內容:①情志護理:護理人員要提前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判斷,這樣能發(fā)現(xiàn)患者的心理問題并進行心理干預。②飲食護理:中醫(yī)食療是調養(yǎng)腎病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對于腎陽虛患者可以叮囑患者多食用韭菜、肉桂以及羊骨等食物,對于腎陰虛的患者可以叮囑患者多食用桑葚子、枸杞等食物。③用藥護理: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口服清熱養(yǎng)胃方。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將服藥中的注意事項詳細地告知患者,對患者服藥后的狀況進行嚴密的觀察[3]。④中藥灌腸的護理:利用中藥保留灌腸的給藥途經,可以讓藥液在腸道內集中,通過瀉下降濁的功效從而達到消除毒素的目的。中藥灌腸的藥物主要由生大黃、蒲公英、丹參、土茯苓、敗醬草、川芎、青皮、桃仁等藥物組成,將上述藥物熬制成150 mL/袋,在每天晚上10:00對患者進行保留灌腸,1次/d,腸道保留的時間應維持在2 h以上,1個療程14 d[4]。
觀察指標:經過為期14 d的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心理狀態(tài)。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46例,護理滿意度76.7%。試驗組患者對護理表示滿意58例,護理滿意度96.7%。組間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方面比較,見表1。
心理狀態(tài)改善方面比較:組間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s)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3個月后 護理前 護理3個月后對照組 22.48±2.24 15.79±2.07 15.43±2.18 9.76±1.64試驗組 21.69±2.41 11.14±2.08 15.31±2.24 5.27±1.07 P>0.05 <0.05 >0.05 <0.05
腎病在臨床中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因此對于腎病患者實施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臨床上患者的身體情況、疾病種類、手術方式以及術后的護理要求都存在很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采用中西結合對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的模式越來越受到患者及家屬的青睞[5]。本文研究顯示:在護理滿意度方面,對照組中對護理表示滿意46例,護理滿意度76.7%。試驗組中對護理表示滿意58例,護理滿意度96.7%。由此可以得出,組間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心理狀態(tài)改善方面,組間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在腎病患者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顯著的改善,而且也可以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這對于患者疾病的康復會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臨床中值得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