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034青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目前,臨床上治療抑郁癥患者通常給予心理和藥物治療,并且在此基礎上根據社會心理因素給予團體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模式已經被逐漸應用于抑郁癥的治療,心理治療師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能夠獲得十分理想的治療效果[1-5]。本研究對抑郁癥患者給予團體心理治療,臨床療效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抑郁癥患者112例,按照采取的治療模式不同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6例。對照組男20例,女36例;年齡18~48歲,平均年齡(35.12±7.48)歲。觀察組男18例,女38例;年齡18~50歲,平均年齡(35.68±7.74)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單一藥物鹽酸舍曲林治療,初始劑量50 mg/d,隨后適當調整為50~200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團體心理治療。觀察組的用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加以團體心理治療,每周開展2次,每次3 h,連續(xù)治療4周,具體方法如下:①患者間需要加強相互了解和認識,彼此熟知并且相互熟悉,逐漸形成團隊意識;②幫助患者重塑認知方式和行為活動,積極引領患者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并且分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幫助患者適當調整自己的認知觀念;③行為訓練:分析患者存在的問題,并且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重新為其構建正確的行為方式,除此之外,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積極強化患者的認知行為;④總結和回顧:患者接受團體心理治療過程中,需要尋求患者家屬的幫助,監(jiān)督和指導患者在家開展訓練,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臨床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接受治療前心理情緒變化以及治療有效率。利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焦慮量表(HAMA)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6],分數(shù)越低則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越好。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HAMD評分、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2周、治療后4周HAMD評分、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治療有效53例(94.6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2例(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團體心理治療被臨床認定為最有效的一種治療模式,臨床研究認為,團體心理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如認知行為和人際關系兩種團體治療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急性期的臨床癥狀。在藥物治療基礎上,加以團體心理治療模式,從認知結構以及行為活動兩方面著手,使患者能夠在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改善患者錯誤認知的同時,將全新的認知方式加以重塑,并且進行合理的運用和鞏固,進而使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7-10]。通過應用團體心理治療的模式,抑郁癥患者的主觀感受有所變化,研究顯示,抑郁癥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被類似的情緒困擾,容易出現(xiàn)互相理解的現(xiàn)象,患者間互相傾訴和宣泄情緒,能夠得到彼此真正的理解和安慰。與此同時,患者在此期間獲取周圍親人和朋友以及社會組織的理解和支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領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加利于以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問題,進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1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理情緒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理情緒評分比較(±s)
HAMA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 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觀察組 56 68.52±7.52 45.12±6.05 36.36±5.12 65.25±6.25 48.22±5.74 40.25±4.78對照組 56 69.02±6.98 50.22±6.78 47.63±6.04 65.36±6.87 55.12±6.02 48.65±5.01 t 0.365 4.200 10.652 0.089 6.208 9.078 P 0.716 0.000 0.000 0.930 0.000 0.000組別 n HAMD評分
本研究結果提示,認知行為和人際關系兩種團體心理治療模式能夠使患者內部、外界環(huán)境問題得到解決,采用合理而又有效的方式,幫助患者改善錯誤的認知行為和應對方式,隨即通過情境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幫助患者進行適當?shù)恼{整,重塑一種全新的行為和認知方式,進而能夠使其通過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合理而又有效地宣泄內心的不良情緒、應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而達到緩解患者抑郁癥狀的治療目的。
綜上所述,通過對抑郁癥患者采取團體心理治療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同時還能夠滿足患者所提出的護理需求,利于幫助患者快速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