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揚
每周六的上午,我?guī)Ш⒆尤⒓优d趣班,總會看見這樣一位爸爸。
這位爸爸獨自坐在小小班(3~4歲)教室的門外,要么把電腦放在腿上,忙一會兒自己的工作;要么帶一本書來,安靜地看書。每每兒子下課出來,他總是牽起兒子的手問:“一會兒你想去哪玩?”
班上有位媽媽好奇地問他:“怎么總是見你一個人接送孩子啊,他媽媽呢?”
爸爸回答:“我們家有個傳統(tǒng),就是每周六給孩子媽媽放一天假。她跟朋友出去玩了。”同班幾個媽媽聽完稱贊:“天啊,你這爸爸也太好了!覺悟太高了?!?/p>
這位爸爸靦腆地笑著說:“這是我們家長期‘實戰(zhàn)’得來的經(jīng)驗。如果家里長期以一個人為主帶孩子,那么建議每周至少要給她放真正意義上的一天假?!?/p>
這位爸爸給我們講起了他家的故事:孩子半歲那年,本來幫著一起照顧孩子的外婆因老家有事回去了,養(yǎng)孩子的重任就落在妻子身上。她本來有工作,可為了孩子辭了。一開始還算好,但沒多久我發(fā)現(xiàn),本來為人處世特溫和、圓融、得體的一個人,卻經(jīng)常情緒失控、氣急敗壞。
“我發(fā)現(xiàn)帶孩子,尤其照顧小寶寶,真的特別瑣碎具體。你剛收拾好的房間,他轉眼就能給你弄亂;你試著跟他溝通,他完全聽不懂;而且只要醒著,就精力特別旺盛……所以我妻子原先那么好的脾氣,也常常崩潰”,孩子爸爸說。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這位爸爸開始反思:與其周末總是兩個人一起帶孩子,倒還不如自己多擔當一些,把妻子解放出來,爭取每周給她一天假。他鼓勵妻子一定要休息,而且是徹底的休息,不是在家歇著、幫著看著,而是要“抽離”出去,和朋友一起聊天逛街、看場電影、換個心情。畢竟她的心情好了,孩子才能真正得到快樂嘛。
如今,他們的孩子上幼兒園了,媽媽也重回職場了,但家里卻依然延續(xù)了這個“傳統(tǒng)”。
懂得給媽媽適當放假的爸爸,不過是懂得:媽媽有好心情,才能帶出快樂的孩子,更是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礎。而一個把自己完全犧牲掉的媽媽,對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壓力,這些壓力最后都會回到家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