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遠 張治國 張文達 韓從輝1,▲
1.徐州醫(yī)科大學臨床學院,江蘇徐州 221000;2.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江蘇徐州 221009
陰莖硬結癥于1743年由法國Peyronie首次描述,故又稱為Peyronie′s病。后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是累及陰莖海綿體白膜的一種慢性炎癥[1],故也稱為陰莖纖維性海綿體炎。該病發(fā)病率為3.2%~13.0%[2],多見于40~60歲男性。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確,有研究報道稱其與外傷有密切聯(lián)系[3-4]。目前對本疾病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口服藥物治療、斑塊內注射藥物、體外沖擊波等非手術治療及斑塊切除等手術治療[5],但療效都不理想。本文比較分析陰莖硬結癥患者經過體外沖擊波及自體睪丸鞘膜移植術兩種方式治療后國際勃起功能指數(shù)-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硬結大小有無改變及陰莖彎曲程度改變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隨機選取徐州市中心醫(yī)院2010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診斷為陰莖硬結癥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表現(xiàn)為陰莖彎曲、勃起功能障礙,不能完成滿意性生活,均口服藥物治療半年以上,效果欠佳。20例患者陰莖背側均可觸及硬結,所有患者均行彩超證實陰莖斑塊。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10例,年齡36~58歲,平均(50.5±2.4)歲;觀察組 10 例,年齡 42~62 歲,平均(52.2±2.8)歲。兩組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經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證實存在陰莖硬結的患者;②存在陰莖彎曲、性交痛等臨床表現(xiàn)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未經藥物規(guī)律治療半年以上者;②不愿意參與本項研究者;③輔助檢查未發(fā)現(xiàn)或體格檢查未觸及硬結者。
1.2.1 體外沖擊波(ESWT)治療 對照組患者接受ESWT治療(共5次,每周1次,間隔1周,能量強度為0.07~0.17 mJ/mm2)[6],治療結束后進行隨訪半年至2年。
1.2.2 自體睪丸鞘膜移植術治療 ①觀察組患者均取仰臥位,采用全身靜脈麻醉。②麻醉成功后用橡皮條于陰莖根部結扎阻斷血流,用20 mL注射器向陰莖海綿體注射生理鹽水至陰莖勃起,測量陰莖勃起長度,評定勃起彎曲程度。于冠狀溝下0.5 cm處作環(huán)形切口,沿Buker′s筋膜淺層脫套至陰莖根部,顯露陰莖硬結,測量硬結大小。充分游離并保護陰莖背正中神經及血管。③松開橡皮條,取單側陰囊橫行切口,切除比硬結稍大的睪丸鞘膜放入生理鹽水備用。殘余睪丸鞘膜充分止血后,翻轉縫合還納陰囊并固定,放置橡皮引流條,縫合傷口。④再次用橡皮條阻斷陰莖根部,暴露硬結周圍白膜,沿陰莖硬結外緣切開白膜,用組織剪在硬結外緣分離硬結與海綿體組織,完整切除陰莖硬結。⑤用備用的睪丸鞘膜修補陰莖白膜的缺損,睪丸鞘膜毛糙面朝向陰莖海綿體,采用2-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創(chuàng)緣。⑥再次用生理鹽水行陰莖勃起試驗,檢查創(chuàng)面有無活動性出血及陰莖勃起后彎曲程度是否矯正,回復脫套包皮,縫合切口。⑦術后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口服戊酸雌二醇預防陰莖勃起,禁止性生活1~2個月。⑧建議患者術后2周開始陰莖按摩、牽引,以減少術后勃起功能障礙的發(fā)病率,提高勃起功能[7]。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前硬結大小、陰莖彎曲程度、勃起功能評分。統(tǒng)計兩組分別經過體外沖擊波治療、自體睪丸鞘膜移植術后硬結大小、陰莖彎曲度及勃起功能評分改善情況。陰莖硬結的大小均在彩超下測量;陰莖彎曲度均在充分勃起情況下測量。術后隨訪6個月~2年,評估IIEF-5評分、硬結大小及陰莖彎曲度改善情況。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AS 8.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先對計量資料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先行方差齊性檢驗(Levene檢驗),方差齊則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檢驗,方差不齊則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比較組間差異。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IIEF-5、硬結大小、陰莖彎曲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IIEF-5評分、硬結大小及陰莖彎曲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s)
注:t1、P1:兩組治療前比較;t2、P2:兩組治療后比較
組別 IIEF-5評分(分) 硬結大?。╟m2) 陰莖彎曲度(°)對照組(n=10)治療前治療后t值 P值18.90±1.79 19.60±1.17 1.03 0.315 0.77±0.37 0.71±0.39 0.37 0.718 26.00±4.59 23.50±5.30 1.13 0.270觀察組(n=10)治療前治療后t值 P值t1值P1值t2值P2值19.30±1.49 21.10±1.52 2.67 0.016 0.54 0.594 2.47 0.024 0.79±0.21 0.00 8.57 0.000 0.13 0.895 5.68 0.000 24.00±3.94 18.50±3.37 3.35 0.004 1.04 0.310 2.52 0.022
陰莖硬結癥是一種發(fā)生在陰莖海綿體白膜的纖維病變,進行性的纖維化導致海綿體白膜斑塊形成,從而導致陰莖彎曲、縮短,勃起功能障礙。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早起的陰莖勃起疼痛(晚期疼痛可消失)、陰莖彎曲縮短、勃起無力以致無法完成正常性生活。目前,對于陰莖硬結癥病因有多種說法,相關學說多數(shù)支持考慮與陰莖外傷、生殖系統(tǒng)感染及侵入性檢查有關。該疾病的治療方法較多,包括藥物治療、局部硬結注射治療[8]、電離子滲入療法、陰莖牽引、放射治療、體外沖擊波治療等各種非手術治療,但療效均不太理想。
陰莖硬結癥治療的目的在于改善勃起功能,提高性生活能力,從而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目前相關報道,體外沖擊波治療只能減輕勃起疼痛,勃起功能稍有改善,對陰莖彎曲及硬結大小并無明顯改善[9]。目前相關研究多主張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矯正該病陰莖彎曲的金標準,能夠達到快速有效的矯治陰莖畸形[10],手術方式主要有3種,包括白膜折疊術、白膜部分切除/補片移植術和陰莖假體植入術。白膜折疊術是Nesbit方法的改進方式,通過減少對勃起組織的創(chuàng)傷,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鐘光俊等[11]及Hamed等[12]分別做了白膜折疊術的相關研究,他們均認為斑塊切除加白膜折疊術是治療陰莖硬結癥的有效、簡單的方式,具有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復發(fā)率低的優(yōu)勢。但是白膜折疊術或Nesbit術式有其自身局限性,對陰莖硬結較大、陰莖短小或嚴重畸形的患者容易造陰莖短縮和感覺異常。對陰莖彎曲>60°患者采用陰莖白膜斑塊切除或切開移植物修補術可保持陰莖長度,但這種手術方式與折疊術相比,術后ED(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較大,因此對這種手術方式的患者術前要進行陰莖勃起評估[13]。Hatzichristodoulou[14]等利用植入膠原網(wǎng)織物提供了一種新的曲率校正技術,用于矯正陰莖硬結癥患者放置假體時的殘余曲率校正,使得假體植入術后患者在延長陰莖長度和改善勃起功能兩個方面均獲得滿意的效果。Kotov等[15]研究認為口腔頰黏膜移植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法,李志剛等[16]研究認為采用斑塊切除+自體睪丸鞘膜移植術是治療陰莖硬結癥的一種既安全有效,又簡便經濟的手術方式。
本研究通過對20例陰莖硬結癥患者治療前后對比發(fā)現(xiàn):對照組中經體外沖擊波治療后,陰莖硬結大小、陰莖勃起功能及陰莖彎曲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該治療方式效果不理想。觀察組中治療后IIEF-5較治療前升高(P<0.05);術后隨訪均未觸及硬結;陰莖彎曲度治療后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各項指標較治療前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中經自體睪丸鞘膜移植術治療效果佳。經兩種不同治療方式干預后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自體睪丸鞘膜移植術的患者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自體睪丸鞘膜移植術對于陰莖硬結癥患者的療效較體外沖擊波更佳。本研究應用自體睪丸鞘膜作為補片進行修補,選擇自體睪丸鞘膜的原因有3點:①由于補片來源于自體組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盡量避免發(fā)生排異反應。②睪丸鞘膜較其他自體材料(如靜脈血管壁、腹直肌前鞘、口腔頰黏膜等)在厚度、彈性、韌性方面更接近海綿體白膜,能夠充分保證陰莖的勃起。③睪丸鞘膜取材更方便,創(chuàng)傷較小,對機體功能影響較小。由于該疾病發(fā)病率較低,故本研究尚存在病例樣本量相對較少的不足,但國內有學者[17-18]同樣采用該方法治療陰莖硬結癥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組認為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陰莖硬結癥效果仍存在疑議,有待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證實;而從目前研究報道及本研究證實采用自體睪丸鞘膜補片治療陰莖硬結癥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