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
《西夏咒》里有個人物叫瘸拐大,他原來是個孝子,后來卻間接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因為,村里人要利用他母親的戶體,去裁贓鄰村人。村里的惡霸最初提出這個要求時,他是非常反感的,還往對方身上吐痰。后來因必恐懼,他慢慢就變了,當村里人都把他當成英雄時,他就開始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最后,他真的把母親騙到一個地方,讓別人敲碎了她的腦袋而且環(huán)境還告訴他,如果鄰村人不搶水,你母親就不用死,于是他不再自責,不再懺悔,反而開始仇恨鄰村人,對其進行了血腥的報復(fù)。
孝子殺母的這件事是真是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事件。直到今天,鄉(xiāng)親們每次談到這件事,都會自豪地笑,非常得意。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和鄰村人搶過無數(shù)次水,打過無數(shù)次官司,從來就沒有贏過。只有這一次,他們贏了。因此,他們不光是為多了的那點水而高興,而是覺得自己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
童年的時候我不懂,長大之后,我才從這個故事里,讀到了一種疼痛。我的心痛,不只為了老人的死去,也不只為了孝子的墮落,更是為了這種集體無意識的罪惡。這樣的集體無意識,導(dǎo)致每個人都把荒誕的暴行當成了一種榮耀,這意味著,一旦有機會,同樣的悲劇還會上演。最可怕的是,這樣的邪惡理念,會荼毒一個又一個原本非常純潔、非常善良的孩子,影響他們的行為,進而影響他們的命運,甚至影響整個人類的命運。
人性中好的部分,老祖宗稱之為“良心”。當人性中不好的部分打敗了良心,行為上顯示出一種邪惡時,老祖宗就說:這人的良心壞了。
所以說,惡的行為,惡的環(huán)境,會毒害一個人的心靈,讓人產(chǎn)生一種邪惡的東西。就算最初只有一點點邪惡,慢慢積累之后,也會變成一個人的性格,進而影響他的行為,構(gòu)成他的命運。所以古人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最可怕的是,一個孩子如果在惡的影響下長大,成年后,就很難擺脫那種邪惡。
幾乎每一個兇手都有過不快樂的童年,他們在很小的時候,都可能曾經(jīng)受過傷害。那時,可能沒人幫助過他,也沒人關(guān)愛過他,一些人還用邪惡的行為污染了他。這些邪惡,在他的心里種下了一顆又一顆糟糕的種子,長大后,他才會變得非常邪惡,而且,這種惡是很難擺脫的。包括那些最為殘忍的兇手,也是這樣。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善與惡兩股力量在不斷爭斗。善的力量占了上風(fēng)時,人就會變得非常美好;惡的力量占了上風(fēng)時,人就會做出很多殘忍的事情。人性中好的部分,老祖宗稱之為“良心”。當人性中不好的部分打敗了良心,行為上顯示出一種邪惡時,老祖宗就說:這人的良心壞了。
摘自《活著就要發(f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