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鵬
李大爺今年68歲了,晚上睡眠質量很差,必須吃片地西泮(安定)才能睡著,但是第二天起床后卻昏昏沉沉,如同醉酒醒來一般。一開始,李大爺并沒有在意,以為是休息不好導致的,久而久之,這種癥狀并沒有改善。李大爺來到了醫(yī)院就診,醫(yī)生告訴他這是安眠藥的后遺效應,叫作“宿醉效應”。李大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安眠藥還有這樣的不良反應。
宿醉效應實質上是藥物的過度鎮(zhèn)靜作用,它與藥物在體內清除的時間有關,也就是藥物的半衰期。如果在晚上服用了一種半衰期較長的安眠藥(如地西泮),或者過度服用安眠藥,到第二天的時候藥物在體內濃度仍然較高,可出現(xiàn)頭暈、困倦、嗜睡、疲乏和定向障礙,也就是所謂的“宿醉效應”。
常用的安眠藥中哪些易導致宿醉效應?安眠藥物包括苯二氮 類和非苯二氮 類。苯二氮類安眠藥根據藥物在體內的代謝時間,分為長效(如地西泮)、中效(如艾司唑侖)、短效(如咪達唑侖)。老年人對長效苯二氮 類安眠藥如地西泮,敏感性高,代謝慢,容易發(fā)生宿醉效應,并增加認知功能損害、跌倒等風險,因此,不建議給老年人使用。
非苯二氮 類的代表藥物有佐匹克隆、唑吡坦、扎來普隆等。與苯二氮 類相比,其一般不產生成癮、失眠反彈、戒斷癥狀及宿醉反應等,不良反應明顯減少。
除了“宿醉效應”,服用安眠藥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合理選用安眠藥失眠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安眠藥,用藥原則是實在睡不著了再服用和小劑量服用。若必須每晚服用,用藥劑量最好是只減不加。
避免禁忌證睡眠呼吸暫停、重癥肌無力、過敏患者禁用安眠藥。呼吸功能不全、嚴重軀體疾?。ǜ文I損害)、飲酒、懷孕或哺乳期女性慎用。
防止起床后跌倒尤其是服用長效安眠藥,次日會出現(xiàn)乏力、頭暈等,老年人要特別注意。
逐漸停藥長期服用安眠藥,突然停藥會出現(xiàn)焦慮、頭痛、出汗等癥狀,所以要遵醫(yī)囑逐漸停用或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