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
摘? 要:青海云杉是青海地區(qū)的主要優(yōu)良樹種,它為當?shù)亟M成了大面積天然水源涵養(yǎng)林,但多年來青海云杉深受葉銹病病害侵襲,它嚴重影響了青海地方的營林效益發(fā)展。
關鍵詞:葉銹病;青海云杉;病原轉主寄主調查接種;化學防治試驗;效果
中圖分類號:S791.18?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032031
青海云杉是青海省內的重要優(yōu)良鄉(xiāng)土樹種,它目前已經在省內的各個地區(qū)種植栽培,成立專門林區(qū)。不過根據(jù)2005年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青海云杉葉銹病嚴重危害到了其在地方天然成林,主要是苗圃及人工幼林相繼受到嚴重損害,病株針葉出現(xiàn)了早期、快速脫落、次年推遲發(fā)芽甚至不發(fā)芽、枝葉稀疏且葉色黃綠、種籽不飽滿且球果較少等不良現(xiàn)象,極大程度影響了云杉天然育苗造林和天然更新等林區(qū)的正常營林進程。
1? ? ?青海云杉的葉銹病病害發(fā)生癥狀基本情況
青海云杉葉銹病多發(fā)于地方林區(qū)苗圃及人工林中,已經成為當?shù)卦粕既~部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別是26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區(qū),葉銹病病害蔓延非常快速。根據(jù)青海省互助農村社會服務中心配合地方林區(qū)技術人員的專業(yè)調查發(fā)現(xiàn),在病害初期云杉針葉上就會出現(xiàn)大量的淡黃色段斑,且在段斑上集生了大量的尖狀小突起病菌性孢子器,也被稱之為銹孢子器。當這些銹孢子器陸續(xù)破裂以后就會散出大量的黃色粉狀銹孢子,直接導致病葉呈現(xiàn)土黃色干枯脫落。同時根據(jù)調查結果還發(fā)現(xiàn),葉銹病害所侵害的青海云杉孢子在初期的I-III階段會在針葉葉面上形成孢子器,但到了IV階段其孢子會轉主寄主到青海杜鵑的葉背面上。一般在每年的6月上旬開始萌發(fā)孢子,7月形成云杉針葉孢子器,在7月下旬銹孢子器會破裂釋放大量銹孢子,侵染轉主寄主形成孢子堆。因此為了對青海云杉的葉銹病病害提供較為科學的化學防治依據(jù),還應該從它的銹孢子病原轉主寄主調查與接種試驗開始展開研究。
2? ?青海云杉葉銹病病原的轉主寄主調查與接種試驗分析
2.1? ? ?試驗材料與方法
在每年的6—7月份,海拔2600m以上的青海云杉人工幼林及苗圃中展開該試驗,可選擇3~5株已患病青海云杉幼樹,選擇標準枝作為基礎標記,保證2~3d觀察1次葉銹病病害癥狀變化,并在銹病發(fā)生區(qū)域內設置調查樣地,同時觀察周圍100株青海云杉幼苗的病害發(fā)展及感病指標,看其林下植被是否存在銹孢子寄生情況。
試驗從6月上旬開始,保證每隔5d進行1次云杉幼苗可疑轉主寄主葉片銹孢子收集,并在無菌水中將染病孢子的云杉針葉搗碎,配制成孢子懸浮液,再對其它當年生云杉針葉進行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在時刻觀察并等到云杉病株針葉銹孢子器完全成熟開裂后,收集其中的銹孢子配合無菌水再次配制成孢子懸浮液,對可疑的轉主寄主當年生云杉針葉葉背進行孢子懸浮液的涂抹接種。上述2種方法需要保證利用無菌水清洗干凈云杉病株枝條,然后配合塑料袋與牛皮紙袋為涂抹接種孢子懸浮液的枝條保濕,再在完全無光的暗處靜置48h左右。定期觀察枝條及針葉葉面的病斑變化情況,形成一般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云杉針葉葉面與配合無菌水涂抹接種的相互觀察對照過程。
2.2? ? ?試驗結果分析
進行上述試驗對比2種情況發(fā)現(xiàn)當年生云杉針葉葉面在一般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情況下染病初期會出現(xiàn)淡黃色段斑,隨后在針葉尖端位置會出現(xiàn)黃色絲狀蜜露小點,該小點在經過3~5d會轉變?yōu)辄S褐色,最后生成黑褐色的銹孢子器,銹孢子器周圍還會出現(xiàn)微微隆起的長條形銹孢子器,當銹孢子器突破表皮破裂后就會釋放大量的黃色銹孢子,導致云杉針葉呈現(xiàn)土黃色干枯脫落死亡。反觀無菌水配合下的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則在癥狀表現(xiàn)方面相對緩慢,甚至不生成銹孢子器,根據(jù)服務中心及當?shù)亓謪^(qū)技術人員的共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這是因為在配合了無菌水的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的云杉幼苗上出現(xiàn)了轉主寄主接種現(xiàn)象,銹孢子因為受到無菌水影響環(huán)境其孢子轉主寄主到了青海杜鵑的葉片背面,間接實現(xiàn)了銹孢子隔離轉移接種。以當?shù)氐陌倮锵愣霹N為例,它的可疑轉主寄主發(fā)病總株數(shù)在經過該試驗后就有所上升,染病總株數(shù)相比于一般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云杉情況高出20%左右,染病指數(shù)達到72.5%。在無菌水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情況下,銹孢子不會出現(xiàn)針對云杉的交互隔離接種感染,所以云杉可能不會發(fā)病,這就說明葉銹病在病原方面具有一定的專化性特征[1]。
3? ? ?青海云杉葉銹病的化學防治試驗分析
基于上述的青海云杉葉銹病轉主寄主接種試驗結果,結合化學防治試驗對其進行科學性治理,保證青海云杉遠離葉銹病侵擾,健康成長非常有必要。
3.1? ? ?試驗材料與方法
選擇2600m海拔高度的青海人工云杉林區(qū),同時選擇立地、林分等條件都相同的幼林(保證苗木株高均在3m以下)作為主要試驗區(qū)。試驗云杉苗木株數(shù)大約在100株左右,設置為2~3行并配置隔離行,主要是便于噴霧防治試驗操作。最后還要選擇40~60株的轉主寄主百里香杜鵑,對每一株杜鵑進行編號,作為銹孢子堆的滅生試驗備用。
試驗中采用三唑酮乳油(2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石硫合劑(0.5Be)等藥劑。在試驗云杉病株的病害侵染期(6月中上旬)進行大量的噴射防治試驗,同時與噴無菌水試驗進行對比,然后按照上述試驗方法將云杉針葉上的銹孢子在無菌水中搗碎配制具有無菌水環(huán)境的孢子懸浮液,涂抹接種云杉病株葉面、套袋保濕48h過程中對其發(fā)病變化情況進行觀察。
3.2? ? ?試驗結果分析
在7月上旬可獲得化學防治試驗的最終結果,此時可對林區(qū)內的病株林木感病指數(shù)進行全面調查,得出防治效果公式為:
青海云杉葉銹病防治效果=(對照區(qū)感病指數(shù)-
防治區(qū)感病指數(shù))÷對照區(qū)感病指數(shù)×100%
如表1。
在選擇對云杉病株噴藥5~6d后,其轉主寄主的處理樣株會相對分散,可在各個方向隨機采集20片針葉葉片進行分析(東西南北每個方向采集5片),主要用以統(tǒng)計云杉針葉葉面的孢子堆枯萎率,其公式應該為:
云杉孢子堆枯萎率=枯萎孢子堆數(shù)÷孢子堆總數(shù)×100%
按照云杉葉面孢子堆數(shù)的校正枯萎率統(tǒng)計其防治效果,最后再得出孢子堆的校正枯萎率應該為:
孢子堆校正枯萎率=(處理孢子堆枯萎率-對照孢子堆枯萎率)÷(1-對照孢子堆枯萎率)×100%
從上述試驗實踐中發(fā)現(xiàn),如果配合使用三唑酮乳油(20%)、萎銹靈乳油(20%)500倍液,再添加1g/L的明膠或洗衣粉可取得最好的噴霧防治效果,防治率可達到95%。
當然,也可在轉主寄主百里香杜鵑上進行噴霧,可選擇的藥劑為三唑酮乳油配合萎銹靈乳油。對百里香杜鵑進行噴霧試驗,其對孢子堆的滅生效果最高能達到85%以上,孢子堆的校正枯萎率也可達到90.5%以上,顯著性表現(xiàn)較好。在用藥5~6d以后,孢子堆會從原來的桔紅色轉變?yōu)楹诤稚缓罂菸劳觯藭r孢子堆已經基本上喪失了對云杉的致病能力[2]。
4? ? ?總結
在針對青海云杉葉銹病的化學防治方面應該以轉主寄主涂抹接種試驗作為開端,同時觀察云杉及新寄主杜鵑的發(fā)病情況。再配合轉主寄主集中成片,在試驗區(qū)域內保證作業(yè)條件良好的基礎上配合使用萎銹靈、三唑酮乳油500倍液進行噴霧化學防治,防治作業(yè)應該選擇在晴天進行,但考慮到青海地區(qū)6月降水較多、空氣濕度較高,可選擇在藥液中適當加入1g/L的洗衣粉或明膠,保證最大限度消除試驗區(qū)內的葉銹病感染源。
參考文獻
[1]李龍章.青海云杉葉銹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12):164,166.
[2]曹秀文.云杉葉銹病化學防治試驗[J].甘肅林業(yè)科技,2000? ?(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