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宏 張承就 鮑立興 周軍 文莉莉
摘? 要:對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植被豐富度指數(shù)為0.03,多樣性指數(shù)平均值為8.48。與同地區(qū)相比,土壤速效鉀含量較低,在23.09~76.73mg/kg之間;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在0.92~6.84mg/kg之間。土壤中水解氮含量中等,在13.65~189.70mg/kg之間。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變化范圍在10.35~ 82.08g/kg之間。pH值變化范圍為3.71~4.28。土壤質地均為黏土,含水量較高。土壤理化性質空間異質性大,望火樓土壤化學性質整體優(yōu)于園嶺草坪和觀景臺處。
關鍵詞: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土壤
中圖分類號:S715?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032011
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作為柳州市蓮花山核心保護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功能和發(fā)展森林旅游的區(qū)位優(yōu)勢。在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進行全面保護提升改造的過程中,調查現(xiàn)有本地資源,掌握立地條件,對適地適樹的開展林相改造工作具有重要意義[1]。公園游覽區(qū)現(xiàn)有主要景觀多為馬尾松、杉木等人工純林景觀,針闊混交林,闊葉林景觀相對較少,缺少鑲嵌式落葉、彩葉等具有季相變化的景觀[2]。因此,本文以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土壤和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為下一步公園游覽區(qū)的林相改造等規(guī)劃和生態(tài)功能和景觀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開展提供科學支持。
1? ? ?研究區(qū)概況
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主要位于廣西柳州市城中區(qū),公園總面積12969.4 hm2,E10928'~ 10948', N2410'~ 2427'。游覽區(qū)地貌為低丘及中丘,平均海拔高200m左右,土壤主要為紅壤類,年均溫20.5℃,年均降雨量為1440.7mm。公園游覽區(qū)面積約851.3hm2,游覽區(qū)現(xiàn)有林分中,針葉林占84.2%、闊葉林占7.3%、混交林占5.4%、灌木林3.1%。林相層次季相變化均較為單一,生態(tài)功能和景觀價值均較低。
2? ? ? 研究方法
臨時樣地于2017年12月設置,樣地面積20m×
30m,在 5 種類型試驗樣地中選擇典型地段,挖掘土壤剖面分層取環(huán)刀和鋁盒,進行土壤水分物理性質測定,同時用布袋取樣,帶回試驗室風干后研磨,過篩,干燥儲存,用于土壤化學性質的測定。土壤化學性質主要測定的指標為有機質、水解 N、速效 P、速效 K、pH 值。土壤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濃硫酸外加熱法,土壤水解 N 采用堿解—擴散法,速效 P 采用鹽酸—硫酸浸提法,速效 K 采用四苯硼鈉比濁法測定,pH 值采用 pH 計測定。抽取4個有代表性的樣點(樣方面積20m×20m)。統(tǒng)計樣方內植物的種數(shù)與個數(shù),計算豐富度指數(shù)和多樣性指數(shù)Simpson,計算公式如下。
D=S/A
式中,D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S為樣方的種數(shù);A為樣方面積。
式中,d為Simpson指數(shù);N為所有種的個體總數(shù);ni為第i種的個體數(shù);s為樣方中植物的種類數(shù)。所獲數(shù)據計算和統(tǒng)計由 Excel 軟件完成。
3? ? ? 結果與分析
3.1? ? ?植物物種多樣性現(xiàn)狀
經過踏查,公園多樣性指數(shù)Simpson計算結果見表1 。
一般來說,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大于0.8,屬于豐富等級;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介于0.4~0.8,屬于中等級;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小于0.4,屬于小等級。由表1可以得出,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植物物種多樣性不豐富,豐富度指數(shù)只有0.03,屬于小等級;多樣性指數(shù)也不高,平均值僅為8.48。
3.2? ? ?森林土壤現(xiàn)狀
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土壤理化性質測定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的變化范圍為24.30%~30.07%,土壤比較濕潤。土壤密度比較小,在0.89~1.30g/cm3之間;土壤質地以中黏土為主,其次是重黏土或輕黏土。土壤中速效鉀含量低,最高的望火樓B處也僅有76.73mg/kg;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比較低,在0.92~6.84mg/kg之間。其中,園林草坪B最低,望火樓B最高。土壤中水解氮含量比較多,在13.65~189.70mg/kg之間。其中,望火樓A的土壤含水解氮最高,達189.70mg/kg。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園嶺草坪B最低為10.35g/kg,望火樓A處最高可達82.08g/kg。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土壤屬于強酸性土壤,pH值范圍為3.71~4.28。與東北地區(qū)[3,4]、華北地區(qū)[5]、桂北區(qū)域[6-8]相比,公園游覽區(qū)的土壤狀況均較差。
4? ? ? 結論與討論
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植物物種多樣性不豐富,多樣性指數(shù)也不高。
總的來說,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土壤比較濕潤,是酸性土壤,成土母巖是頁巖或砂巖。與同地區(qū)相比,土壤中含P 、K比較少,N含量中等,有機質含量比較豐富。
由于林向單一,立地條件不高,因此建議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區(qū)進行林相更新改造。通過整地等方式改良土壤后,在林中空地中增加鄉(xiāng)土樹種和季相變化明顯的闊葉樹種,將針葉純林改造為針闊混交林。既能提升森林生態(tài)效益,提高立地質量,又能構建森林景觀。
參考文獻
[1]馮遠波.中山市林相改造主要鄉(xiāng)土樹種生長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
[2]韋長江,龍勇明.廣西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林相改造初探[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7,36(2):112-113.
[3]姜海燕,趙雨森,陳祥偉,等.大興安嶺嶺南幾種主要森林類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7,21(3):149-153.
[4]田野宏,滿秀玲,李奕,等.大興安嶺北部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 2013,27(6):113-
118.
[5]田超,楊新兵,李軍,等.冀北山地陰坡枯落物層和土壤層水文效應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11,25(2):97-103.
[6]唐健民,鄒蓉,柴勝豐,等.桂北地區(qū)中國馬褂木苗木生長規(guī)律及其土壤肥力研究[J].農業(yè)科學與技術(英文版),2016,17(7):
1634-1637.
[7]杜虎,彭晚霞,宋同清,等.桂北喀斯特峰叢洼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與土壤的耦合關系[J]. 植物生態(tài)學報,2013,37(3):
197-208.
[8]覃淼,翟祿新,周正朝.桂北地區(qū)土地利用類型對土壤飽和導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響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