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馬爾克斯說的好:“凡是幸福無法治愈的,任何藥物也無法治愈?!?/p>
痛苦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一個人生來世間,特別是遠離了父母、親人的呵護,自己獨自面對整個世界的時候,必須學(xué)會迎接痛苦、醫(yī)治痛苦、化解痛苦,讓痛苦“鈣化”,成為生命中堅強的一部分。
但是,你必須忍住淚水。
人生沒有絕對的煩惱,也沒有絕對的快樂。楊絳先生在她的《我們仨》中對此有精彩的描寫:“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個可以安頓的住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我們?nèi)司痛耸⒘?。?/p>
這段文字,是楊絳先生失去丈夫和女兒之后的人生思索,種種無可奈何的人生況味溢于字里行間,是一個歷盡人生滄桑的哲人參透塵世的回眸,讓人深思,令人唏噓。
我們必須學(xué)會以達觀的態(tài)度處世,培養(yǎng)自己“行倒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從容和胸襟。
我喜歡哲學(xué)與歷史,因為哲學(xué)講辯證與無限,歷史講時間與永恒,明白了這些之后,眼前和人生的一切,都不再迷惑。
我一直欽佩甘地的話:“簡單,是宇宙的精髓?!币虼耍偸桥ψ屪约旱纳詈唵味緲?。
他還說過:“就物質(zhì)生活而言,我的村莊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莊?!卑雮€多世紀(jì)之前,這個印度人的胸懷就早已經(jīng)裝下了整個世界!
維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凡是可以說的東西,都可以說的清楚;對于不能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p>
很多人感覺生活很累,其實,所謂生活之累,大多是因為自己無休無止的攀比造成的,所謂這山望著那山高。如果能夠常常把當(dāng)下的生活不與別人比,而是與自己的過去比,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生活在天堂里。
其實,生活的理由就是生活本身,生活的哲學(xué)與真諦就在這不可言說之中。面對紛繁的生活,懂得保持沉默不語,就是真正的智者了。
以一種驕傲的從容,像往常一樣生活。所有的煩惱和不快,都不過是你自己給了一種你將要做大事的假設(shè)。回到生活中來,你的從容不迫,無堅不摧。
很多青年人沒有信仰,變得非?,F(xiàn)實。其實這些青年人最終會明白,他們年輕的時候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信仰是一個人尋找自己、走向自己、豪邁地走向未來的百折不撓的力量!而正是這種力量,才能引領(lǐng)著自己走向卓越。
夢想的實現(xiàn),不是看你是否具有實現(xiàn)的能力,而是看你是否愿意為實現(xiàn)夢想而不懈努力。
所謂成功,沒有別的。如果你信仰一種事業(yè),請不要懷疑和放棄!因為,你堅持下去的結(jié)果是,最終有一天,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你成為了世界的中心。
(摘自《東方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