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湯姆·瓊斯》是亨利·菲爾丁在十八世紀四十年代末所創(chuàng)作的其寫作生涯中的第三部小說,這部作品同時也是其最為成熟的代表作,在英國文學藝術史上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小說以其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對主人公湯姆·瓊斯從被拋棄被收養(yǎng)到再次被驅逐直至被認回以及收獲美好的愛情進行了描述,而無論是小說的情節(jié)還是其中所蘊含的道德觀與批評觀都非常引人深思。文章將從《湯姆·瓊斯》的創(chuàng)作背景出發(fā),結合小說的基本內容對其中的道德觀和批評觀進行充分的分析。
關鍵詞:《湯姆·瓊斯》;道德觀;批評觀
作者簡介:段新苗(1978.1-),男,湖北英山縣人,碩士,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7--01
亨利·菲爾?。℉enry Fielding)是英國十八世紀最為杰出小說家之一,并在啟蒙運動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其所創(chuàng)作的《湯姆·瓊斯》是其小說生涯中的第三部作品,通過對棄兒湯姆·瓊斯身世的描述,抨擊并諷刺當時英國貴族資產階級的庸俗、虛偽和道德敗壞。因此可以說,《湯姆·瓊斯》這部小說實際上就是對十八世紀英國社會現(xiàn)實的一種映射,而通過對小說作品的分析也不難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中蘊含了非常豐富的道德觀與批評觀內容,通過對這一內容的分析也能幫助人們對小說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一、《湯姆·瓊斯》的作者背景
亨利·菲爾丁是英國十八、十九世紀非常著名的小說家,同時其也被人譽為是除莎士比亞之外“最偉大的劇作家”及“英國小說之父”,由此可知其在英國文學著作界的地位舉足輕重。亨利·菲爾丁出身于貴族家庭,因此自小便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且接受者非常良好的教育。其在十六歲時便已經(jīng)精通了拉丁文以及希臘文,并且閱讀了大量的文學名著,到了二十一歲其更是遠赴荷蘭進行語言和法律的學習,但由于其父親的再娶導致經(jīng)費中斷而不得不選擇退學。一年后,其選擇回到英國并下定決心自力更生,由于對戲劇喜愛他開始了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而經(jīng)過過年的學習積累,其很快便受到了文學藝術界重視。
二、《湯姆·瓊斯》的主要內容及其中的道德觀與批評觀
1.《湯姆·瓊斯》的主要內容
小說的內容主要圍繞主人公湯姆·瓊斯開展,第一部分講述了其在嬰兒時期遭受到拋棄并與白利姬的兒子布力菲一同被奧爾華綏所收養(yǎng)。在長大后,湯姆·瓊斯與魏斯頓的女兒蘇菲亞相愛了,但由于受到想繼承奧爾華綏財產的陰險自私小人的布力菲的陷害,湯姆·瓊斯被奧爾華綏逐出家門,而蘇菲亞也被家人強迫嫁給布力菲。蘇菲亞為追求自己的愛情選擇離家并前往倫敦尋找湯姆·瓊斯。第二部分主要圍繞湯姆·瓊斯和蘇菲亞途中的遭遇所開展,描述了二人途中所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第三部分主要圍繞湯姆·瓊斯在倫敦的經(jīng)歷開展,在經(jīng)歷多次挫折之后湯姆·瓊斯的身世以及布力菲的惡行真相大白,湯姆·瓊斯回歸家庭成為繼承人并與蘇菲亞收獲了愛情。
2.《湯姆·瓊斯》中的道德觀與批評觀
結合《湯姆·瓊斯》小說的主要內容以及小說所具備的風格特征,文章分別從以下幾方面對其道德觀和批評觀進行了分析:
(1)湯姆·瓊斯的行為處事
《湯姆·瓊斯》是亨利·菲爾丁在四十多歲時歲時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作品,也是其創(chuàng)作生涯中第三篇小說作品,是其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稖贰き偹埂穭偝霭鏁r便備受爭議,主要是因為有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認為作品的描寫是邪惡的主角顯得具有較大的魅力,而導致大多數(shù)人無法真正做到明辨是非。但從本質上來看,作者更多的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對主角進行了描繪,因此湯姆·瓊斯在故事中仍象征著正義的一方。一方面,湯姆·瓊斯的善良是無可厚非的,他能夠向朋友般的對待家里的仆人,也能在喬治發(fā)生困難時賣掉奧爾華綏贈送給自己的小馬來給予他們幫助,這些都能充分表現(xiàn)奧爾華綏的善良。另一方面,在面對感情時,湯姆·瓊斯可不顧生命的保護蘇菲亞,也可以為了救莫麗而與一群人決斗,這也展現(xiàn)了他的善良。
(2)蘇菲亞的行為處事
從情感主線來看,蘇菲亞可以說是《湯姆·瓊斯》這部小說中的女主角,在瓊斯和布力菲之間選擇了瓊斯正是因為瓊斯自身所具備的優(yōu)秀的品質對她的吸引。從愛情的角度來看蘇菲亞可謂非常勇敢,因為她在瓊斯被逐出家門之后選擇了維護愛情。在小說中,蘇菲亞無意識善良勇敢的代表,雖然瓊斯也做出過一些荒唐且不務正業(yè)的事,但由于受到蘇菲亞的熏陶最后都選擇的改正并且會選擇進行自我反省?!稖贰き偹埂纷罱K的團圓結局也被一些批評家認為是缺少關懷意趣。但不可否認,小說所蘊含的道德觀與批評觀能直觀地反映英國一段時期內的社會現(xiàn)實。
三、結語
縱觀整篇小說,《湯姆·瓊斯》中有絕大多數(shù)的內容都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道德觀與批評觀,并通過幽默諷刺的風格映射了英國十八世紀的社會現(xiàn)實。整篇小說無一不是對那虛偽自私人的諷刺,并對那些富有善心與愛心且樂于助人的人表示很高的推崇,可見《湯姆·瓊斯》充分宣揚的人性的美好。而通過對小說中的道德觀和批評觀進行充分的分析,能幫助人們對這部小說作品有更深的了解。
參考文獻:
[1]黃翠蘭.淺談《湯姆·瓊斯》的敘事結構與人物類型[J].茂名學院學報.2010(10).
[2]張明悅.《湯姆·瓊斯》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藝術特征[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06).
[3]楊海英.論《湯姆·瓊斯》敘事結構與藝術風格中的法律理念[J].外國文學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