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君
(遼寧省阜蒙縣人民醫(yī)院內三科,遼寧 阜蒙 123000)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循環(huán)功能障礙、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劇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肌急性損失和壞死以及凝血功能異常等,大大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特以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開研究,對其施以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臨床作用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診時間為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隨機數(shù)余數(shù)分組法,按照1∶1的比例將其分為兩組,即參照組(n=40)和治療組(n=40)。參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5~79歲,平均(63.51±6.13)歲。治療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6~78歲,平均(63.92±5.94)歲。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結果顯示P>0.05,表明兩組無顯著性差異,因此可以進行對比和研究。
1.2 治療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溶栓治療,在此基礎上,參照組給予單純阿司匹林進行治療,口服,首次劑量為300毫克/次,第2天減為100 mg,均為1次/天,治療組給予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進行治療,氯吡格雷口服,首次劑量為300毫克/次,第2天減為75 mg,均為1次/天,阿司匹林給藥方法同參照組。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
1.3 評估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血管再通率、再閉塞率,并與治療前后測量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和凝血功能指標。
2.1 兩組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對比:參照組患者中,其中5例出現(xiàn)再發(fā)心肌梗死,6例出現(xiàn)梗死后心絞痛,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27.50%(11/40);治療組患者中,其中1例出現(xiàn)再發(fā)心肌梗死,1例出現(xiàn)梗死后心絞痛,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5.00%(2/40),治療組明顯低于參照組,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χ2=9.182,P=0.000)。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對比(±s)
組別 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 血小板計數(shù)(×109/L)治療組(n=40) 治療前 11.10±2.40 33.38±7.45 208.54±18.59治療后 12.84±3.48 39.76±8.85 208.01±18.45參照組(n=40) 治療前 11.22±2.57 33.50±7.34 209.05±18.65治療后 13.30±3.60 35.03±8.10 202.27±18.42
2.2 兩組患者血管再通率、再閉塞率、LVEF對比:參照組患者中,16例血管再通,占40.00%,5例再閉塞,占12.50%,治療組患者中,17例血管再通,占42.50%,1例再閉塞,占2.50%,兩組血管再通率無明顯差異(χ2=0.152,P=0.886),治療組再閉塞率均明顯低于參照組,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χ2=3.025,P=0.000)。在LVEF的變化對比上,治療前,參照組為(32.03±5.38)%,治療組為(31.56±5.29)%;治療后,參照組為(33.95±6.44)%,治療組為(48.10±7.28)%,治療組改善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t=11.227,P=0.000)。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對比:在治療開始前,治療組和參照組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和血小板計數(shù)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在治療開始后,治療組上述各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病情嚴重的冠心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也明顯升高。寒冷、劇烈情緒變化、便秘、過勞、暴飲暴食以及吸煙喝酒等都是該病的危險因素。臨床研究證實,該疾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發(fā)生破裂,血小板被激活,于損傷部位附著,形成微血栓,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中斷,心肌耗氧劇烈增加,呈現(xiàn)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進而發(fā)生壞死[1]。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給予溶栓治療,而溶栓過程中配合有效藥物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阿司匹林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常用藥物,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對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環(huán)氧酶的抑制作用,避免凝血因子的生成,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屬于ADP受體阻滯劑,其主要作用機制是與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體結合,阻斷纖維蛋白原和糖蛋白受體的結合,進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既往臨床資料顯示,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lián)用具有更為顯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2]。本次研究中,治療組采用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與單純阿司匹林治療進行對比,結果顯示,治療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和再閉塞率均明顯降低,LVEF和凝血功能均明顯改善,這與其他相關文獻研究結果相符[3],提示聯(lián)合用藥在治療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和改善其臨床癥狀方面效果均更為顯著。綜上所述,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顯著作用,臨床價值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