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歐詞中的“燕”有五大意象,愛情意象、春天意象、離恨意象、才俊意象、強者意象。歐陽修對燕較為別致的看法主要有兩點:一是對乳燕此種新生事物的喜愛與贊美,二是觀燕中蘊涵的樂觀精神。正是這些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詞作,承前啟后,為北宋詞壇注入了新的活力,影響了之后文人的詞風。
關鍵詞:歐陽修;燕;意象
作者簡介:賈盈軒,女,漢族,淄博第四中學高三在讀。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9-0-02
燕,或許因其與人親近、有在屋檐下筑巢的習性,自古便是文人詞客們樂于刻畫描寫的意象。早在上古時期,《詩經·商頌·玄鳥》中便有提及關于燕子的神話:“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意為燕子降臨人間,產下一卵,一女子吞之,從而生下商人的祖先契。燕另有“玄鳥”、“烏衣”、“朱鳥”、“天女”、“神女”、“游波”等十五余種名稱,其中大多數源于其烏黑的體色與矯健的身姿。
同時,“燕”也是宋詞中頻頻露面的???。在唐圭璋編著的《全宋詞》中,收錄的南宋有關燕子的詞作有近220首,使用過燕子這個意象的詞人約140位[1]。在歐陽修的詞作中,“燕”的出現(xiàn)也不在少數。因為燕意象本身富有彈性,具有多重象征意義,除了能表達常見的情感外,也能抒發(fā)歐陽修自己獨特的感悟與領會,具有特別的審美情趣。
在歐陽修詞眾多“燕”的意象中,沿襲前人通用意象的占多數,但同時也賦予了其全新的印象。本文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愛情意象
燕的成雙成對,或令相愛之人更覺愛情之美好,或令形影單影只之人心生孤寂自憐之情。馮延巳《長命女》中“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表達了女子對愛情的向往;而李白《雙燕離》的“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則抒發(fā)了詩人對燕子雙飛的羨慕。歐詞同樣提及此意,例如《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所寫:
“海燕雙來歸畫棟。簾影無風,花影頻移動。半醉騰騰春睡重。綠鬟堆枕香云擁。
翠被雙盤金縷鳳。憶得前春,有個人人共?;ɡ稂S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p>
本詞中,歐陽修以酒醉美人的視角,描繪其眼見“海燕雙來”,從而泛起“憶得前春,有個人人共”的惆悵心緒,借雙燕的歸來暗示了其對逝去愛情的懷念與對燕兒成雙對的羨慕。以燕起興,而引出女主角內心之言,歐陽修將其內心微妙的悸動巧妙地寫出,不可不謂技藝高超。
另有一首《踏莎行·雨霽風光》,更是突出了詞中人煢煢孑立的孤寂: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p>
本詞中,歐陽修將新燕與鸚鵡兩種鳥兒對比:自由來往的燕兒一雙雙飛入飛出,而籠中鸚鵡只能孤獨入睡。此處,玉籠鸚鵡似乎正是詞人自己的寫照:被束縛而高飛不得,又孤單一人,徒有羨慕燕子的情分,更添愁苦感傷。心酸惆悵躍然紙上。
二、春天意象
燕兒、鶯兒、黃鸝,均是古詩詞中代表春天的典型意象。不論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還是“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燕作為春天使者的形象一直為人們所認可。而傷春則是古代詩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情緒。歐詞中,同樣不乏此類語句,如《蝶戀花·簾幕風輕雙語燕》中寫道:
“簾幕風輕雙語燕。午后醒來,柳絮飛撩亂。心事一春猶未見。紅英落盡青苔院。
百尺朱樓閑倚遍。薄雨濃云,抵死遮人面。羌管不須吹別怨。無腸更為新聲斷。”
燕子的呢喃輕語,往往能喚起詞人對春天的愛戀。而歐陽修的“簾幕風輕雙語燕”,卻引出的是“柳絮飛撩亂”的景致,一安詳平和,一紛亂不安,以靜寫動,詞人用寧和平靜更加突出了詞中主人公煩亂的心緒,反襯出傷春怨春之情。
另如《蝶戀花·欲過清明煙雨細》:
“欲過清明煙雨細。小檻臨窗,點點殘花墜。梁燕語多驚曉睡。銀屏一半堆香被。
新歲風光如舊歲。所恨征輪,漸漸程迢遞??v有遠情難寫寄。何妨解有相思淚?!?/p>
同樣,燕子的呢喃本是悅耳的,詞中主人公卻說,其“語多”驚擾了自己的睡眠,著實惱人?!耙磺芯罢Z皆情語”,此時詞中人正相思,或許曉睡中正夢見自己的郎君,卻被燕兒吵醒。這種幽怨與“殘花”“相思淚”相應,生動地寫出了春恨深遠。
三、離恨意象
“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蔽宕跞试!堕_元天寶遺事》記載的“燕足系書”之事大概是最早的將燕作為離恨寄托的詩了。燕子春去秋來,因此人們總希望它們能帶回遠行人的消息;若其遲遲未歸,便讓人心生幽怨,于是燕漸漸成為了人們離恨的寄托。
與晏殊的“似曾相識燕歸來”不同,歐陽修多是寫燕在秋天時歸去的背影。例如這首《漁家傲·八月秋高風歷亂》:
“八月秋高風歷亂。衰蘭敗芷紅蓮岸。皓月十分光正滿。清光畔。年年常愿瓊筵看。
社近愁看歸去燕。江天空闊云容漫。宋玉當時情不淺。成幽怨。鄉(xiāng)關千里危腸斷。”
燕子春社時來,秋社時去,如今已是八月,燕即將南去,詞人頓感惆悵滿懷,個中有對燕的留戀,也有對一年將盡的不舍。然而詞人雖然愁看燕子歸去,不忍讓它離開,卻用一句“江天空闊云容漫”,表達了對燕子遠飛的祝愿,即“天高任鳥飛”,愿其前程廣闊不受局促?!敖炜臻煛彪m只是在寫燕子即將飛向的空間,卻體現(xiàn)了歐陽修胸襟之寬容博大,胸懷高遠空闊的天空。雖寫“艷詞”,但其中卻蘊含著詞人的高尚情操,這正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歐詞作出“詞之雅正,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評價的原因。
又如這首《漁家傲》:
“對酒當歌勞客勸。惜花只惜年華晚。寒艷冷香秋不管。情眷眷。憑欄盡日愁無限。
思抱芳期隨寒雁?;跓o深意傳雙燕。悵望一枝難寄遠。人不見。樓頭望斷相思眼。”
詞人連用“寒雁”“雙燕”“樓頭”幾個意象,集中體現(xiàn)了相思之苦。詞中人恨不得隨大雁南飛,后悔自己當初沒有讓歸去的燕兒帶回些許消息,如今“人不見”,于是燕成了離恨的寄托,看見今年歸去的燕兒,便觸發(fā)留人濃濃的愁思。
通過以上對歐詞中“燕”常見用法的淺析,可以明顯看出,歐陽修即使是在沿襲前人通用意象時,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與見解。因而,作為北宋開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顯而易見的。歐陽修對燕的關注另有別致之處,而這處處體現(xiàn)著他自身的精神品格。
四、才俊意象
歐陽修有著對新生事物的贊美與喜愛之情。在對春末夏初之燕的觀察中,歐陽修不止看到了其銜泥筑巢、飛入畫棟的常見行為,還注意到了“乳燕”學飛的可愛姿態(tài)。正如本詞《漁家傲·五月薰風才一信》中所繪:
“五月薰風才一信。初荷出水清香嫩。乳燕學飛簾額峻。誰借問。東鄰期約嘗佳醞。
漏短日長人乍困。裙腰減盡柔肌損。一撮眉尖千疊恨。慵整頓。黃梅雨細多閑悶?!?/p>
“初荷”與“乳燕”,都是春末夏初的新生事物。歐陽修用飽含深情的筆觸,上句用“清香”、“嫩”形容初荷的柔美純凈,下句描寫乳燕初飛,才只能飛至簾子上端高度的可愛畫面,把對乳燕的寵愛與欣賞表達得情真意切。從歐陽修對“初荷”“乳燕”這種新生事物的贊美中,可見他對世間一切美好新事物的熱愛,這也是他能夠欣賞、選拔蘇軾、蘇轍、曾鞏等一批青年才俊的原因之一。
五、強者意象
歐陽修一生在政治上失意挫傷,被貶多次,但在他所寫的《醉翁亭記》、《豐樂亭記》及眾多詩詞中,卻體現(xiàn)出他樂觀的精神,在不得志中仍能夠欣賞大自然與人生美好的一面。這種樂觀,也反映在他筆下的燕子身上。且如這首《浣溪沙·青杏園林煮酒香》:
“青杏園林煮酒香。佳人初著薄羅裳。柳絲搖曳燕飛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閑愁閑悶晝偏長。為誰消瘦損容光?!?/p>
此處的燕,不再是令人心生孤單的雙燕,也不再是被寄托著濃濃離恨的社燕,而是忙碌充實的春燕。它們穿梭在搖曳的柳絲之間,不知忙些什么,卻給人充實歡樂的感覺。隨著燕兒的飛來飛去,令人感傷的春天也變得活潑生動起來。常被貶謫的歐陽修,卻能時時保持著對萬物的好奇與熱愛,樂觀地看待自然與人生。沒有很高的修養(yǎng),是難以如此的。
另有一首《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同樣表達了歐陽修的樂觀精神,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p>
下片承接上片的西湖美景,寫到游人散盡,點出詞人“始覺春空”的心情。一“空”字,讓人頓生孤寂惆悵之感。然而當詞人垂下簾櫳,或許正準備自己咀嚼這份孤單時,“雙燕歸來細雨中”,兩只燕子卻冒雨歸來,似乎是要陪伴詞人度過這落寞的時光。下片壓抑的情緒隨著最后雙燕的歸來揚起,體現(xiàn)出作者不被孤單打垮、樂觀不屈的精神,也是被貶途中歐陽修精神的支撐。
六、總結
正是這些獨具風格的詞作奠定了歐陽修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而“燕”意象,集中展示了歐陽修的精神與品格。通過以上對歐陽修“燕”意象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
1.歐陽修筆下的燕意象大多沿用前人寫法,然而又能以舊翻新,寫出自己的獨到新意。
2.歐陽修對燕較為別致的看法主要有兩點:一是對乳燕此種新生事物的喜愛與贊美,二是觀燕中蘊涵的樂觀精神。這于“艷詞”中顯現(xiàn)了歐陽修的胸襟與氣度。也正是這些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詞作,承前啟后,為北宋詞壇注入了新的活力,影響了之后文人的詞風。
參考文獻:
[1]黃曄.南宋詞作中“燕子”意象的多重解讀[D].孝感學院學報,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