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冉子成(1992.2-),男,漢族,甘肅會寧人,西藏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1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文秘方向?,F(xiàn)任西藏警官高等??茖W校助理講師,主要講授大學語文、公安文秘課程。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9-0-01
《穆斯林的葬禮》被認為是我國第一部成功的表現(xiàn)回族人民悠久歷史和現(xiàn)實生活的長篇小說,描寫“一個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形態(tài)卻又交錯扭結(jié)的愛情悲劇?!?/p>
這部五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里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愛與恨交織的宗教捍衛(wèi)者梁君璧,情之深痛之切的北大師者楚雁潮,技藝超群卻老實本分的“玉器梁”傳承者梁亦清,追求獨立個性卻始終殘缺了自己人生價值的悲情者梁冰玉……而其中最為典型、最為成功的是韓家父女:韓子奇—玉的主線,繼承、發(fā)展、壯大了“玉器梁”,一生中追求成功,卻在成功后顛沛流離;追求真愛,卻在得到真愛后遺棄了他的愛情;愛玉超過生命中的一切,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玉毀于一旦;韓新月—月的主脈,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冶煉出一曲生命的華歌,短短人生里面對家庭和禮教的束縛時,仍執(zhí)著追求生命的價值、愛情的真諦、民族靈魂的平等。
一、同有美好理想:一個成玉王,一個成月夢
韓子奇選擇的是一條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的艱難之道,是一條尋夢追夢的正確之道,這個夢就是藏在他心中久久的事業(yè)之夢——重整“玉器梁”。他在匯遠齋,“用勤勞的雙手,恭順的笑容,和善的言語,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別人的容忍”,三年來歷經(jīng)磨難,受盡屈辱。但命運不會那么無情的長久的折磨一個懷揣理想的人,最終韓子奇學成班師奇珍齋。十年后,奇珍齋名冠京華,那副“奇技驚天,一脈青藍出圣手;珍藏冠世,千年摧殘聚名廬”的對聯(lián),使韓子奇終成一代玉王,實現(xiàn)了那個遙遠的事業(yè)夢。
恩師楚雁潮,對新月的事業(yè)是耳濡目染,親身實踐。好幾次和楚老師談翻譯,她都受益無窮。相比父親韓子奇的驚天事業(yè),玉王美名,韓新月的事業(yè)只是夢,也有奮斗的足跡,但終究未能實現(xiàn),久久的回蕩于“新月”的夜空。并不是新月對自己的事業(yè)不自信,也不是她選錯了方向,更不是自己不夠努力,沒有奮斗,而是命運只給了她不到二十年的生命,她便隕落了,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人世。
二、同是勇于追求:一個半途而廢,一個堅持到底
韓子奇與梁冰玉之間,那是真愛,是人間的四月天。韓子奇與冰玉青梅竹馬,一直以來韓子奇都是以哥哥的身份照顧、關(guān)愛她。然而韓子奇姓韓,冰玉姓梁,二人并不是親兄妹。他們相愛于顛沛流離、戰(zhàn)火不斷的國外,“患難是人的思想單純了,把人的靈魂凈化了”。梁冰玉是梁君璧的親妹妹,韓子奇一直以來看做妹妹,然而這些都擋不住愛火的襲擊,他們勇敢的相愛了。如果戰(zhàn)爭一直不斷,他們一直生活于倫敦,也許他們會一直恩愛地走下去。然而。戰(zhàn)爭結(jié)束了,他們都回國了,面對韓太太的暴風雨打擊,韓子奇膽怯了,選擇了逃避。
相比父親韓子奇敢于追求真愛,在得到真愛后懦弱放棄,孤獨悔恨的度完一生。韓新月在愛情上走出了一條和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她敢于追求真愛,面對禮教和家長制的輪番攻擊,她沒有退縮。新月和老師楚雁潮之間惺惺相惜,心有靈犀,他們有共同的翻譯事業(yè),有共同的對愛的見解,有共同的對人生的詮釋……
三、同為堅忍:一個軟弱,一個內(nèi)隱
韓子奇在事業(yè)上確實表現(xiàn)出了剛強的一面,卻又有軟弱的一面。戰(zhàn)亂結(jié)束,他回到奇珍齋,獲知因一只藍寶石的丟失,使得他苦苦經(jīng)營起來的事業(yè)毀于一旦,他痛苦地呻吟著,當然脆弱的人怎可與自然、戰(zhàn)爭相提并論。解放后,他去了國營企業(yè),雖被人尊為玉器行業(yè)的專家,但他整天提心吊膽,只怕那天國家發(fā)現(xiàn)自己私藏了一大批玉在家里,并因此戴上資本家的帽子。
而韓子奇在感情表現(xiàn)出的懦弱更是顯而易見。在韓太太的軟硬兼施、苦苦相逼下,冰玉出走,同時新月沒有了母親,以致后來病情加重,這都是因為自己的懦弱。在新月報志愿征求家人的意見,本來堅決支持新月上北大的他,在韓太太做出了拒絕、態(tài)度強硬時,他默默無聲。
韓新月堅忍的同時有著內(nèi)隱的性格形象。這里的內(nèi)隱不是內(nèi)心陰險狠毒之意,而是對沖突的隱忍。在新月短暫一生里有兩個對手型的人物。一個是韓太太,面對升學問題的沖突,面對韓太太不贊成她報考北大,甚至不希望她參加高考的困境,我們沒有看到她與韓太太的正面沖突,她走到父母房前“不敢叫醒媽媽就悄悄地退去了”;一個是謝秋思,在成績公布后,謝秋思發(fā)牢騷:“是照顧人家少數(shù)民族”,新月面對著墻,沒有應聲。
四、結(jié)語
在以上對韓家父女性格差異三個方面的比較分析里,不難看出這對父女性格里有眾多不同。二人同有堅忍的品格,一個堅忍的同時還有隱忍,一個堅忍里卻夾雜軟弱的因子;二人同有美好的事業(yè)夢,一個最終實現(xiàn)了夢想,成為一代玉王,一個的夢永遠的成了夢,消逝在“新月”夜空里;二人在愛情上同為勇于追求,一個卻在得到愛時半途而廢,一個面對禮教與病魔的襲擊時抗爭到底。
韓家父女些許的不同對當下青少年有著重大的啟示:韓子奇臥薪嘗膽,自強不息的品格,新月追求個性的勇氣和與病魔作斗爭的毅力是當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青少年應當借鑒學習的。
參考文獻:
[1]霍達《霍達文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M].1988(12).
[2]張公瑾《民族古文獻概覽》,民族出版社[M]. 1997(11).
[3]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M].1999(8).
[4]宋佳東《高潔、純凈的人生悲劇——評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黑龍江農(nóng)墾師專學報》[J].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