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是踢的意思,鞠最早是一種外殼為動物皮、里面塞(sāi)著毛發(fā)(fà)的球。現代足球就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蹴鞠。據史書記載,早在2 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人們就已開始玩蹴鞠了。而唐宋兩代,則是蹴鞠發(fā)展的鼎(dǐng)盛時期。下面,就是關于蹴鞠的點點滴滴。
越來越多片,蹴鞠更輕便
春秋戰(zhàn)國時的蹴鞠為4片,是實心的。
漢朝時的蹴鞠為6片,還是實心的。
唐朝時的蹴鞠為8片,是空心的。它以豬的尿(niào)囊(náng)為內膽,再往內膽中充氣。這種充氣蹴鞠球體更輕,彈性更好,玩起來也更有趣。
宋朝時出現了12片的蹴鞠,也是空心的,只是線從外縫(féng)改為了內縫。
最狂熱的“球迷”
西漢時,有一個叫項處的人,因身體不適,請了當時的名醫(yī)淳(chún)于意來看病。淳于意叮囑他,不要太過勞累,不然恐怕會有生命危險??墒牵鳛榭駸帷扒蛎浴钡捻椞幱衷趺慈痰米∧??他執(zhí)意外出玩蹴鞠,結果在球場上吐血而亡。
在歷史上,淳于意的一個女兒比他還要有名,她名叫淳于緹(tí)縈(yíng)。《緹縈救父》的故事可是流傳至今呀!
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在南宋時,出現了一個民間蹴鞠社團——齊云社。“齊云”,就是把球踢得高入云霄(xiāo)的意思。齊云社是全國性的,在很多城市都有,會定期組織比賽,供百姓觀看。它可謂是全世界最早的“足球俱樂部”,比現代足球俱樂部中成立時間最早的曼聯俱樂部還早了800多年。
最大牌的球員
唐代有多位皇帝都喜愛蹴鞠,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
宋代的皇帝們也酷愛蹴鞠。在左邊這幅《宋太祖蹴鞠圖》中,在前面踢球的兩人分別是宋太祖趙匡胤(yìn)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站在后面看的是四位大臣。
誰說女子不如男
唐朝時,由于蹴鞠用球更輕、更圓,且女子的地位也較高,就出現了“女足”。
與“男足”不同的是,“女足”不太講究對抗性,以踢得高、踢出花樣者為優(yōu)。
當時,宮中“女足”的整體水平很高,被視為“皇家女子足球隊”。
從左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那個孩子玩的蹴鞠是由多色皮革拼接而成的。唉,我知道,有些用彩筆涂過足球的搗蛋鬼也許又從中找到了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