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勛 苗曉亮
為了讓能干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臺,近年來我們探索形成了“三類考核”“四類條件”“三項機制”等考核選拔措施辦法,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huán)境。部隊組建以來,調整使用的干部官兵服氣、上下滿意。
全程考,搭建系統(tǒng)識別的數據庫。為防止出現(xiàn)“一考定終身”,讓那些默默奉獻的“老黃?!笔礁刹吭凇扒к娙f馬擠獨木橋”中留下遺憾,我們探索將考核工作貫徹到日常工作任務中去,堅持全程考核、動態(tài)考察、量化考評,真正對干部任職以來的一貫表現(xiàn)進行客觀實際的評價。一是隨機考。主要是結合平時工作和大項任務,通過隨機檢查、會議講評和工作總結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照軍隊好干部標準進行考評,主要考察干部的日常表現(xiàn)、履職盡責及遵規(guī)守紀情況,每季度或大項任務階段組織一次,考評結果作為年底定期考評等次結果的參考依據。二是定期考。由各營年度的旅首長機關掛鉤幫帶組擔任考核組,于每年年底結合年終總結,對干部一年來履職盡責、工作實績、政治思想、能力素質等情況進行綜合考評,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培養(yǎng)教育和獎勵懲處的主要依據。三是晉升考。堅持逢晉必考,每年年度調余補缺時,采取述職答辯、實名推薦、集體面試等形式,對各營(部)級黨委推薦符合任職基本條件的干部進行考核。經考核優(yōu)秀的,列入提升對象;經考核不稱職或排名靠后的,暫緩調整。
大排隊,搭建擇優(yōu)選升的競技臺。為了讓不同單位、不同專業(yè)、不同崗位的干部有一把橫向的“表尺”,我們探索形成了干部擇優(yōu)選拔“四類條件”,搭建了同臺競技的舞臺?;緱l件——入圍。對擬任對象的任職資格進行審查,主要包括任職年限、任職經歷、專業(yè)資質、任職培訓、群眾基礎、考評情況以及基層黨委推薦等內容。優(yōu)先條件——排序。主要對提名對象任現(xiàn)職以來單位及個人取得的成績、重要崗位工作時間、定期考評等次、黨委推薦使用排序意見、立功受獎、評先表彰及參加大項任務情況進行量化,優(yōu)先條件多的綜合排序靠前。限制條件——禁入。對定期考評不稱職、晉升考核不合格、群眾反映大、基層黨委不推薦、違紀受處理不滿年限等情況采取一票否決制。修正條件——微調。對任職較長的“老黃?!笔礁刹?、專業(yè)緊缺崗位、年輕有發(fā)展?jié)摿?、出國留學等情況進行補充完善。
公開選,搭建群眾參與的監(jiān)督臺。為最大限度征求各層級選拔使用干部的意見,真正把干部選準配強,我們探索形成了各營(部)黨委推薦、晉升考核、征求紀委意見、召開主任辦公會、全委征求意見、上報請示及核準、任前公示、常委會研究決定等選拔任用干部“八步法”。堅持“實名推薦”。政治工作部根據預測的副營職空缺崗位數量,按照空缺崗位數量120%的比例確定推薦名額,推薦人按照正連職干部職務性質、任職年限、來源類別、現(xiàn)實表現(xiàn)、單位分布以及營(部)級單位黨委推薦排序等因素,按照規(guī)定推薦數量,實名推薦擬晉升人選。對考核后發(fā)現(xiàn)擬任用干部存在突出問題的,實行“一事雙查”,不僅依紀依法處理當事人,還應追究相關單位黨委、推薦人的責任。堅持“集體面試”。營連主官、機關科長等重要崗位選拔,不論資排輩,實行強者優(yōu)先,其他崗位兼顧資歷。由政治工作部組織正營職以上干部對各營(部)黨委推薦擬任營連主官人選進行考察,采取差額實名推薦。推薦人得票情況,按照黨委常委得票率50%、黨委委員得票率30%、其他正營職以上干部得票率20%的權重比例進行排序,其結果作為干部使用的重要參考依據。堅持“全委研究”。政治工作部形成干部調整預案后,適時召開全委會,重點針對擬提升為營連主官的干部,廣泛征求全委意見,進一步完善預案,最后形成干部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