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通化 134001)
腫瘤在婦科臨床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于患者而言手術和護理的實施均是幫助其恢復的關鍵所在,本次研究則主要針對心理護理在婦科腫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總結經(jīng)驗供相關研究參考,現(xiàn)將研究詳情做出整理報道。
將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未實施心理護理的婦科手術腫瘤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實施心理護理的婦科手術腫瘤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4-70歲,平均年齡為(42.31±1.56)歲,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4-69歲,平均年齡為(42.86±1.31)歲,兩組患者的腫瘤類型包括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輸卵管癌等,組間基本情況均相近(P>0.05),故兩組可比。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手術前簡單對患者說明手術概況,并指導患者保持心情放松和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即可順利接受治療。觀察組實施手術室心理護理,即在對照組基礎上手術室護士對患者開展護理:(1)手術前護理:手術前1天對患者進行探視,將手術室大致情況和手術流程等對患者做一說明,并按照醫(yī)囑提示患者合理禁食禁飲,詢問患者對于手術即將開展的感受和顧慮之處,若患者存在則需要由手術室護士耐心對患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且向患者講述手術后的機體大致情況,使得患者顧慮得以消除,進而以輕松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1];(2)手術中心理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均應該以熱情的態(tài)度迎接患者,有助于患者放松心理,妥善按照手術流程對患者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后,保持手術室的安靜,同時將室內溫度和濕度均調整在合理范圍,從而減少對患者機體的刺激;此后在手術進行的全程對患者心率、體溫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部分意識清醒的患者應該對其給予眼神上的鼓勵和安慰,穩(wěn)定患者心理狀態(tài);(3)手術后心理護理:手術后向患者的手術成功實施表示祝賀,同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并鼓勵患者描述自身疑問和顧慮之處,及時給予其溝通和疏導,隨后將患者轉入病房并完成交接[2]。
觀察并對比兩組護理結果。即使用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實施評價,分值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好;此外指導患者從不滿意、較滿意、很滿意三項中勾選對于本次護理的滿意程度,其中較滿意率和很滿意率之和為護理總滿意率。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數(shù)據(jù)見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n(%)]
兩組心理狀態(tài)在無差異的基礎上分組護理,護理后觀察組改善更佳(P<0.05),數(shù)據(jù)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s)(單位:分)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s)(單位:分)
組別 時期 焦慮 抑郁對照組 護理前 5 3.2 5±3.5 1 5 0.2 4±3.0 9護理后 4 6.3 2±2.5 9 4 4.2 8±2.4 7觀察組 護理前 5 3.2 1±3.1 5 5 0.1 2±3.0 2護理后 3 4.3 2±2.5 4 3 1.2 5±2.3 1
本次研究針對心理護理的構建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可見: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97.5%高于對照組77.5%,兩組心理狀態(tài)在無差異的基礎上分組護理,護理后觀察組改善更佳,均為組間差異顯著(P<0.05)。而產生以上效果的機制在于:婦科腫瘤的發(fā)生會對患者的內分泌、精神和身體健康等均產生嚴重的影響,故而臨床主張及時對患者實施治療;手術是治療多種婦科腫瘤的有效方法,通過手術可幫助患者的腫瘤切除,減少其對于患者產生的影響,但是手術的實施會使得患者出現(xiàn)心理、精神、生理等方面的反應,此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就具有重要意義[3]。本次觀察組全面心理護理的實施使得患者可以在手術前樹立一定恢復的信心,并和醫(yī)護人員建立信任感,通過對患者的干預使得其對于疾病和手術的正確認知水平得到提高,進而疏導其負面情緒,最終使得患者身心愉悅克服疾病所帶來的不適合影響,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4]。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士對婦科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價值顯著,因此構建合理的護理方法并應用于臨床中,具有積極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