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婦幼保健院(450000)蘇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14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進行研究,患兒就診時間為2016年1月~2017年1月,隨機將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35例,女22例;其中足月兒39例,早產(chǎn)兒18例;觀察組男36例,女21例;其中足月兒40例,早產(chǎn)兒17例;對比兩組基本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以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觀察組則以早期綜合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耐心地向患兒家屬講解黃疸的發(fā)病原因,且需告知患兒家屬黃疸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危害、及時治療的重要性,增加患兒家屬對黃疸的了解與認知,提高患兒家屬的配合度。②專項護理。盡可能確保母嬰同室,并及早進行開奶、按摩、撫觸等處理,以促進胎糞排出;同時護理人員需認真觀察并記錄患兒皮膚出現(xiàn)黃染時間、大小便顏色、皮膚顏色等;且需認真觀察患兒生理性反射,一旦有呼吸異常、昏迷、嗜睡等病理反應發(fā)生需及時告知醫(yī)生,并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處理。③臥位及環(huán)境護理。在給予患兒藍光照射前,需為患兒提供舒適的臥位及鳥巢式環(huán)境,確?;純菏帜_均能觸及柔軟的衣服或毛巾,增強患兒的安全感,以減少患兒哭鬧。且鳥巢式環(huán)境和子宮環(huán)境較為相似,可提高患兒的適應性及對治療的依從性。④藍光照射護理。治療時需確保藍光治療箱溫度適宜,避免因溫度過高或過低而給患兒造成不適感,導致患兒哭鬧,降低依從性。此外,護理人員還需嚴密監(jiān)測患兒體溫,根據(jù)患兒體溫、體重、胎齡等合理的對箱溫進行調(diào)節(jié)。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總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水平變化情況;③對比兩組黃疸消退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處理數(shù)據(jù),以t與Χ2檢驗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依從率96.5%(55/57)明顯高于對照組77.2%(44/57)(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總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總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水平比較均無較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治療前后總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水平比較
2.3 兩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黃疸消退時間為(68.3±5.9)d,對照組為(99.3±7.4)d,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t=24.730,P=0.000)。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也叫新生兒黃疸,其主要是因患兒體內(nèi)膽紅素代謝異常,促使血中膽紅素水平明顯升高而引發(fā)的疾病[1]。藍光照射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有效方式,其在改善患兒病情方面有重要價值。但因患兒年齡較小,依從性差,故而極易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2]。本研究中以早期綜合護理方式對觀察組患兒實施干預,通過做好健康宣教,可提高患兒家屬的認知度與配合度,可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為患兒實施各項操作;而通過為患兒提供專項護理則可幫助醫(yī)護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患兒的異常現(xiàn)象,能夠做到及時干預與治療,對預防不良后果發(fā)生有重要幫助;同時通過為患兒提供舒適的臥位及環(huán)境則可提高患兒對治療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及舒適度,對改善患兒治療依從性有重要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水平、黃疸消退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照射者行早期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有利于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促進患兒病情及早改善,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