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忱
在2017年的“影子教師”實習計劃中,筆者考察了美國加州艾提萬達初中(Etiwanda Intermediate School)。這所學校十分關注學生的品格發(fā)展,強調知識與學生個人生活的聯(lián)系,努力通過分層教學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一、“瑞秋的挑戰(zhàn)”: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
艾提萬達初中十分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重視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學校有一個特別的互助組織,名叫“瑞秋的挑戰(zhàn)(Rachels challenge)”。“瑞秋的挑戰(zhàn)”這一組織,起源于1999年發(fā)生的一起大規(guī)模的校園槍擊案。兩名攜帶炸藥和槍支的高中生,殺害了自己所在學校12名學生和1名教師,之后自殺身亡。瑞秋·斯科特(Rachel Scott)是這起案件中被射殺的第一名受害者。瑞秋本人是一個非常積極樂觀的女生,她在生前發(fā)表的論文與日志中不斷傳達著愛、寬容和善良。槍擊事件發(fā)生后,誕生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組織“瑞秋的挑戰(zhàn)”。這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盈利、非政治性的組織,提倡營造安全、積極的校園環(huán)境,平息校園暴力、欺凌、歧視以及學生自殺的念頭等。
為了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傳達愛與善意,艾提萬達初中也成立了“瑞秋的挑戰(zhàn)”互助組織?;ブ顒油ǔ0才旁诜艑W后,學生們聚集到一間教室里,在教師的帶領下互相交流,講述自己的故事或心事,觀看視頻并相互交流想法,釋放心理壓力。該校的教師認為,校園里發(fā)生惡性事件,常常是因為有些學生內心的壓力得不到釋放,無處排解,逐漸形成了心理問題?!叭鹎锏奶魬?zhàn)”互助組織就是嘗試用溝通的方式,傳遞愛心與善意,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助。這種方式有利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與他人積極交流的機會,并紓解內心的壓力。在這個互助組織里,教師會成為學生的“樹洞”,學生通過自助和互助解決心理問題。
二、品格教育: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
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是一門選修課,著重于學生的人格養(yǎng)成。在第一節(jié)課上,教師介紹了品格的六大支柱(The Six Pillars of Character)(見圖1):誠信(trustworthiness),尊重(respect),責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關懷(caring),公民身份(citizenship)。這些是在美國校園中經常能看到的內容,強調了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的幾種品格。教師在課堂上請學生們繪制自己的性格樹(見圖2),然后把六個代表品格的關鍵詞分別寫在“果實”貼紙上并貼在性格樹上,寓意一個人形成了性格之后,會結出六大個性品質的“果實”。教師列出形成性格的四大途徑:語言(word)、行為(actions)、人(people)、地點(places),它們是性格樹上的樹枝。學生要在每一種途徑中選擇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兩個具體做法,寫在葉子圖案的貼紙上,并涂上相應的顏色。通過這樣的活動,強化學生對品格概念的認識,并指導學生如何采取具體行為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品格。
三、STEM課程:知識源于生活
艾提萬達初中的STEM課程沒有固定教材。教師在相關書籍和網絡資源中選取適當素材,編制任務單,學生根據(jù)任務單完成相應任務,并要在任務完成后寫一篇反饋小論文(Reflection)(見圖3)。STEM課程的成績是根據(jù)反饋論文和學生平時做任務的表現(xiàn)來決定。每位學生手中的任務單除了對具體任務的描述,還提供了許多需要學生關注的信息和學習資源:一是項目概覽(Project Overview),使學生能夠整體把握任務目標,有目的地培養(yǎng)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二是課程標準,羅列了任務所涵蓋的《州共同核心標準:數(shù)學》(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Mathematical),《全國科學教育標準》(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國際技術與工程教育工作者協(xié)會標準》(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ducators Association Standards)中的相關條目,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從課程標準的角度定位項目;三是提供了可供學生參考的網址,學生可以從中獲取必要的資源。
例如,在一節(jié)STEM課上,要求學生完成一項任務:用170萬美金對學校進行擴建和維修。學生需要合理利用這筆資金,一部分建新校舍,一部分改造舊校舍。在這個任務中,學生需要了解學??偟恼嫉孛娣e,估算每間教室的大小,以及查找與建設改造相關的資料等,完成這一任務需要一周時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網站上找到了與建設場地相關的具體價格,雖然只是美國的平均價格,不是加州的確切價格,但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學生平時由父母直接提供生活中的必需品,往往對價格與價值缺乏清晰的認識。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就知道了很多生活中與價值有關的問題,對金錢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并了解了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系等。這樣的STEM任務,對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規(guī)劃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都具有促進作用,也發(fā)展了學生的社會生活能力。在后來的課堂上,筆者看到了這一STEM任務的學生反饋小論文和分享展示,了解到學生對于學校的建設都有自己的構想。例如,有一組女生發(fā)現(xiàn),自己所在的這個教室離女衛(wèi)生間有些遠,而且女衛(wèi)生間通常比男衛(wèi)生間的使用頻率更高,所以她們希望能夠建更多的女衛(wèi)生間;她們還希望能有賣零食的小商店,這個想法就很有實際意義。
教師還展示了課上已經完成的其他STEM任務的作品,其中一個主題是橋梁承重力的測量(見圖3)。在任務中,學生需要搭建模擬橋梁,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數(shù)據(jù)測量并剪裁紙橋,一共做出了15個。測試時,將一個紙杯放在紙橋上,向杯中放置等重的硬幣,看紙橋能夠承受多少個硬幣。從第一個紙橋開始,記錄承重數(shù)據(jù),然后兩條紙橋重疊在一起,再測試并記錄,一直加到15條紙橋。最后,學生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描點繪制圖像。由于真實測量時數(shù)據(jù)會有偏差,根據(jù)原始數(shù)據(jù)所繪制的不是完美的函數(shù)曲線,因此還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處理,這就是一個數(shù)學建模的過程。這個任務大概需要2節(jié)課的時間,整個過程很有趣,知識內涵也很豐富。
STEM課程涉及的主題很廣泛,有關于自然科學的項目,如讓學生查閱休斯頓颶風發(fā)生的時間及相關資料,估算休斯頓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降水量;也有關于學生個人生活的項目,如請學生對自己每天上學和放學途中涉及的一些問題進行探究等。
四、“野貓時間”:分層教學
“野貓時間”(wildcat time)是艾提萬達初中為分層教學而設置的課程。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去不同教師的教室獲得額外的輔導。例如,來自非英語國家的學生,如果感到自己的英語水平不足,可以找到合適的教室補習英語;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數(shù)學課、語言課或者其他課程,學校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他們安排課程并制定課表。
以“野貓時間”的一節(jié)數(shù)學課為例。這是一個學生數(shù)學水平較高的班級,學習的內容是關于數(shù)學語言的理解,具體涉及最大公約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定義與識別,然后通過錯誤實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見圖4)。讓學生通過名字來思考內容,就是對數(shù)學語言的認識。
例如8和12的最大公約數(shù)(Greatest Common Factor),先用短除法,給出一個正確的示例,再給出一個錯誤的示例。9和3的最小公倍數(shù)(Least Common Multiple),還是用兩個數(shù)的短除法,將除出來的數(shù)分別相乘則得到3×1×3=9,錯誤示例則是直接將3和9相乘。接下來用一個出錯的加法運算,讓學生辨別哪里出錯并寫出正確實例。這個例子很典型,學生對于小數(shù)點對齊還是末位對齊是有困惑的,需要在小數(shù)位用0補位。然后再給出正確實例,并有進一步的思考和說明,還要求學生完成一段數(shù)學寫作(見圖5)。這節(jié)課最后以“24點”的數(shù)學游戲結束,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奇妙,并從游戲中獲得成就感。這所學校的教師介紹,他們還有多種數(shù)學游戲活動,主要安排在教學任務完成后,既有趣,又不會花很多時間,很受學生喜愛。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