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摘要] 目的 探究將綜合護理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效果。 方法 將該院中2014年7月—2017年9月間收治的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每組中均包括11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而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精神狀態(tài)。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精神狀態(tài)改善狀況較對照組更優(yōu),更優(yōu)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的血糖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糖尿??;綜合護理;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8(a)-0151-02
Evaluation 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Diabetes
PENG Yan
Mudanjiang Nanshan Hospital,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diabetes. Methods 2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plan,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ment status of mental st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blood glucose statu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diabetes can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Diabetes; Comprehensive nur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精神類疾病,患者的思維以及行為會在疾病的影響下出現(xiàn)多種障礙。這種病癥多發(fā)于青壯年,會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1]。而如果患者在患有精神分裂癥的同時,并發(fā)糖尿病,患者的病癥,治療起來難度極大。需要接受長期的病癥控制,還需要長時間的應用抗精神分裂藥物來比對病情進行改善,但這種狀況就會導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較差,患者的糖尿病癥狀就會出現(xiàn)明顯加重,對患者的治療也會有極大的不利影響[2]。在臨床治療時,應當根據(jù)人群的心理狀況,采用合適的心理疏導或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也需要合理的護理方案,配合治療工作的開展,才能保證治療效果[3],選取2014年7月—2017年9月間收治的22例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各11例患者。對照組男6例,女5例,年齡39~71歲,平均年齡(60.4±4.9)歲;實驗組男6例,女5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61.1±5.1)歲。所有患者經(jīng)臨床診斷,均確診為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所有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具體方式如下。
①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觀察并及時報告醫(yī)師。②護理人員也應當每日對患者進行相應的體征檢測,保證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良好。
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式如下。
①首先由護理人員對患者加強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積極與患者交談,并且在與患者進行交談的過程中,注意自身的行為舉止,應用規(guī)范,良好的護理手段來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鼓勵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積極傾訴自身感受,根據(jù)患者的要求,護理人員也可以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方案,從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更高。
②同時,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病癥進行護理時,應當根據(jù)患者的疾病發(fā)展狀況和發(fā)展程度進行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來對護理方案進行調(diào)整,患者如果存在一定的不良嗜好,例如抽煙喝酒等習慣,護理人員應當盡可能將這些不良習慣的影響告知患者,幫助患者戒煙戒酒,引起患者的重視,這樣能夠保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積極配合。同時,如果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護理人員還應當重視患者的生活習慣,做好相應的清潔和護理工作,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獲得良好的關愛。
③這種病癥特殊性較大,所以患者在進行日常用藥時,其依從性和用藥方式也與患者的病情有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當對患者的用藥方式進行指導,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的用法用量進行講解,告知患者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和相關詳細說明,這樣能夠保證患者對自身的疾病和用藥狀況都有詳細的了解。同時,如果患者的意志力較弱,護理人員可以告知患者用藥不良后果,這樣可以引起患者重視,但不可對患者進行驚嚇,避免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造成額外的影響。而在乎患者用藥后,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具體狀況進行觀察,避免患者出現(xiàn)各種用藥后并發(fā)癥。
1.3 評價標準
采用生活質(zhì)量評價量表SF-36對患者狀況進行調(diào)查,生活質(zhì)量評分表中內(nèi)容包括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功能以及身體機能恢復狀況等多項內(nèi)容,將兩種評分表評分結果通過線性規(guī)劃的方式轉化為百分制,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和生活質(zhì)量越好。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數(shù)值。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而實驗結果中涉及到的各項評分和患者的一般資料則應用(x±s)的形式表示,實驗結果應用t檢驗方案,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精神狀態(tài)改善狀況,較對照組明顯更優(yōu),各數(shù)據(jù)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而精神分裂癥也是目前臨床上一種難治性的精神類疾病這種疾病在進行治療時,病程都較為漫長,需要長期用藥才能對患者病情進行穩(wěn)定,避免患者病情惡化。所以想要保證患者治療工作的開展,就需要配合相應的護理方案來對患者的治療進行督促,才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4]。綜合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案,不僅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還注重與患者家屬的溝通[5]。通過家屬的輔助,也能夠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從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的孤獨或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率減少,同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患者的治療工作開展來說,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也有十分積極意義。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精神狀態(tài)改善狀況,較對照組明顯更優(yōu),各數(shù)據(jù)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結果中,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精神狀態(tài)都獲得了較好的控制,患者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情緒不穩(wěn)定控制,所以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對患者開展相應的護理方案,這樣能夠保證護理人員的工作安全,避免患者對護理人員造成損傷。同時,如果患者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障礙,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處于正常。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能夠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具有十分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孟建鳳,姜誠勇,凌迎春,等.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醫(yī)院感染及護理干預對策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9):1417-1419.
[2] 宋麗清.綜合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165-166.
[3] 顧紅瑛.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7):824-826.
[4] 趙娟娟,江愛國,楊曉輝.精神分裂癥并發(fā)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J].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5,27(4):79-80.
[5] 程索華,孫燕萍,高安民.精神分裂癥并發(fā)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5,47(2):152-153.
(收稿日期: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