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游戲《旅行青蛙》,你玩過了嗎?其實,從這款游戲里,我們可以學到一些預防孩子過敏的招數(shù)呢!不信?那就往下看吧。
娃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嬌弱
游戲中的蛙餓了會吃,背個包包說走就走,你卻為它操碎了心:它帶的東西夠吃嗎?它迷路了怎么辦?它怎么還不回來?……其實,蛙自己過得很好,你只要給它準備好食物和帳篷,其他的,你就只能做個旁觀者了。
同樣的,我們的孩子,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嬌弱。
娃比我們想象的“耐餓”
母乳喂養(yǎng)可以預防過敏,尤其是孩子第一口吃的是母乳,更有利于預防過敏??墒牵F(xiàn)在很多孩子的第一口奶并不是母乳,而是配方粉。因為孩子剛出生,媽媽的奶還沒下來,家長擔心會餓壞孩子,所以趕緊給他加了配方粉。
其實,孩子剛出生時,他的脂肪是灰色脂肪(也叫棕色脂肪),這種灰色脂肪能夠維持孩子至少3天的能量,不用擔心他會餓壞。不相信娃的“耐餓”,急于加配方粉,往往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第一口吃到母乳的機會,從而增加了過敏的機會。
如果媽媽的奶沒有下來,可以讓孩子頻繁吸吮媽媽的乳房,促進乳汁早分泌。與此同時可以監(jiān)測孩子的體重,如果孩子吸吮乳房很好,體重雖然有所下降,但體重下降沒有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可以繼續(xù)等待母乳。如果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7%,可以給他添加配方粉,但要首選部分水解配方粉,因為部分水解配方粉有預防過敏的作用。
娃不需要你把他護在無菌的環(huán)境里
消毒液、濕紙巾、免洗洗手液……現(xiàn)在可能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這些東西,因為家長覺得孩子很嬌弱,生怕他感染細菌后生病,認為細菌是敵人,只有把細菌殺滅,孩子才能健康。
其實,過度清潔不利于人體的生理成熟。所有的人都生長在一個有菌世界,從出生開始,很多細菌就像朋友一樣和我們相伴一生,我們應該把它們看成朋友,而不是敵人。
孩子平時接觸少量的細菌,有利于腸道菌群的建立,增強身體對細菌的適應力,從而促進免疫系統(tǒng)的成熟。如果家里經(jīng)常用消毒劑清潔,使孩子的周圍環(huán)境處于幾乎無菌的狀態(tài),孩子幾乎接觸不到細菌,不利于腸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系統(tǒng)的成熟。
在棉花堆里長大的孩子學不會走路,因為他從來不知道摔疼是什么感覺,不需要應對身體的不平衡,長大后會摔得更狠。如果放手讓孩子去爬、去走,剛開始,他可能會摔幾跤,但以后一定會走得更好、更快,長大了反而會少摔跟頭。這個道理與孩子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是一樣的,不給孩子接觸細菌的機會,恨不得把他放在一個無菌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就得不到鍛煉,也就失去了逐漸走向成熟的機會。
“蝸?!毕矚g的食物
未必適合你家娃
《旅行青蛙》中,偶爾會有朋友來蛙家做客,比如蝸牛、烏龜、蜜蜂,它們有各自喜歡的食物。而它們喜歡的食物,青蛙并不喜歡。所以,別的小朋友吃某種食物好,你家娃吃不一定好。別的小朋友吃某種食物不過敏,并不等于你家娃吃了也不過敏。
你們吃什么,就給娃吃什么
家長給孩子選擇食物,要從平時吃得最多的食物中先選出來給孩子吃,這是最安全的,最不容易過敏的。特別是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媽媽自身對食物的接受度是會傳給孩子的。如果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能夠從自己最愛吃的食物中挑選出來給孩子作為輔食,孩子的接受度一定高。如果媽媽經(jīng)常是自己吃自己的,給孩子吃自己不怎么吃的食物,孩子更容易出現(xiàn)過敏。
鄰家娃的食譜從來不是選擇食物的參考標準
有的家長給孩子挑選食物的標準,都是從別人那兒聽來的。聽說別人家的孩子吃哪種食物好,就給孩子買哪種。但適合鄰家孩子的食物,未必適合自己的孩子。要時刻記住,你家的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飲食習慣當然要與自家人保持一致,畢竟,以后孩子是要和大人一起吃飯的,一家人都愛吃、都不過敏的食物,才應該出現(xiàn)在家里的餐桌上。
背著食物去旅行的背后
那個愛旅行的青蛙在外出時,都要背著你給它準備的食物。它為啥不帶著錢,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大概是怕吃洋食物過敏吧?
娃的身體不容易接受外來的食物
中國近些年來過敏人群迅速增長,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國際間的交流也越來越活躍,想要哪國的東西都能夠買到。而很多家長又有這樣的觀念:國外的東西肯定要比國內(nèi)的好,所以給孩子選擇的都是進口食物,孩子比父母小時候接觸的新食物要多得多。
孩子接觸了大量的新食物,而他體內(nèi)的基因適應的還是我們的傳統(tǒng)食物時,對外來的新食物就會出現(xiàn)“防御反應”,從而造成了過敏的發(fā)生。
娃小時候吃海淘食物有風險
孩子是要在家庭的小環(huán)境和城市、國家的大環(huán)境中成長的,他未來要更多接觸的,是他的家庭以及周邊環(huán)境里帶給他的食物,所以從一開始接觸奶之外的食物,如果他適應的是這個環(huán)境里的食物,那最基礎的這層底子就打好了,對他一生的成長都會是有利的。如果在剛給孩子添加輔食時,給他吃的都是大人從來不吃甚至是從遙遠的地方買來的食物,在孩子生命相對脆弱的時期,是存在一些風險的。
外來食物如何吃
既然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扁平化的國際化世界里,難免會接觸到很多外來的食物,尤其是帶孩子出國玩的家庭也不少,讓孩子完全不吃外來的食物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孩子飲食的大方向還是以家庭飲食習慣為主,偶爾少量嘗試外來食物也未嘗不可,但不能反過來。
另外,吃外來食物的時機要把握好。對于外來食物不必完全拒絕,但嘗試的時間應該稍稍延遲,等孩子大一些再給他吃,不用著急給孩子嘗試。嘗試的時間和機會多的是,在最敏感、最有風險的階段,沒必要增添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