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委講師團,綏化 152000)
[關鍵字]法國民法典;法國大革命;私法原則
一、17世紀末至18世紀,法國受英美各國工業(yè)革命的影響,也爆發(fā)了工業(yè)革命,快速發(fā)展了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到18世紀中期,法國的工業(yè)生產總值遠遠超過荷蘭、德國,成為歐洲僅次于英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但自由貿易和經濟發(fā)展受到原有的封建制度極大的阻礙。大革命前的法國雖然是歐洲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卻并不存在“法蘭西法”的概念。當時的法國以盧瓦爾河為界被劃分為兩個法律區(qū)域:北部習慣法區(qū)和南部成文法區(qū)。各個地方頻繁設立關卡征稅,征稅體系混亂,人民受難深重;全國法律體系及法律制度極不統(tǒng)一,相互矛盾沖突的法例、法令較多,缺乏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私有財產安全極易受到侵害。這引起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強烈不滿,他們要求廢除封建法律制度并建立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維護本階級利益的新型法律制度?!斗▏穹ǖ洹繁阍谶@種社會背景下產生?!斗▏穹ǖ洹返闹贫ㄒ婚_始便得到了拿破侖皇帝強有力的推動,這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法典的制定過程中拿破侖積極參與了討論和審議的工作,貢獻了他在法律方面的智慧。法典草案在一年之后完成,拿破侖命人將其送往樞密院和各個法院,這些政府部門為了審核、修改草案,總共召開了102次討論會,其中有97次是由拿破侖親自主持參與的。1807年這部《民法典》被命名為《拿破侖法典》,包括總則、三編,共2281條。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因為是拿破侖主導和積極推進所以又稱之為《拿破侖法典》。確立所有權神圣、契約自由和過錯責任原則,奠定了近代私法體系的三大基本原則。私法三原則統(tǒng)領下的《法國民法典》起到了為初興的資本主義保駕護航的歷史作用。
二、《法國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廣泛吸收了各種來源,其中主要有:習慣法尤其是《巴黎習慣集》、羅馬法、王室法令、革命時期的法律。法典從“習慣法”中吸收的主要是已婚婦女的權利限制、配偶間共同財產的占有以及繼承方面的一些規(guī)定。法典從“羅馬法”中主要吸收了所有權制度、債的一般規(guī)定、特定種類契約的規(guī)則以及婚姻財產份額制度。對于“王室法令”《法國民法典》主要從中吸收了以下內容:民事主體資格、贈予、遺囑以及限制性繼承、證據法令、抵押物的贖回令?!斗▏穹ǖ洹愤€保留了“大革命時期法律”中關于成年年齡、婚姻、抵押制度等內容。除了這四個最主要的來源,另外還有兩個較次要的淵源。
三、《法國民法典》是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資產階級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這部法典確認了資產階級和農民占有貴族和教會土地財產的合法性,保證不受封建勢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權,確立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原則,規(guī)定每個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權利和行為能力;法典對于家庭、婚姻、繼承等社會生活方面都做了明確規(guī)定。這部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guī)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作為一部開創(chuàng)近代私法先河的民法典,《法國民法典》的進步意義不容小覷。這種進步意義首先表現在對人的自由、尊嚴和權利的確認和維護上。在民法典的立法結構設置上,始終圍繞“人”這個中心,被譽為“人法”,即以“人”而不是以“物”為中心,先規(guī)定人,再規(guī)定人的財產,最后才規(guī)定取得財產的方法。同時,在具體的民事法律規(guī)則中,處處著力保障人的權利、自由和平等。
《法國民法典》革命性地重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用“平等”替代了“等級”。《法國民法典》確立所有權神圣、契約自由和過錯責任原則,奠定了近代私法體系的三大基本原則?!斗▏穹ǖ洹芬苑傻男问届柟塘速Y產階級的革命成果,用法律制度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牢固根基。拿破侖曾在立法討論中闡明了所有權神圣不可侵犯的重要地位?!斗▏穹ǖ洹穼θ巳丝善降葥碛惺芊杀Wo的所有權的規(guī)定,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法國民眾創(chuàng)造財富的熱情。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離不開繁榮的市場交易,而《法國民法典》確立的契約自由原則恰以國家強制力保護了人們在自由合意基礎上訂立的契約,私法三原則統(tǒng)領下的《法國民法典》起到了為初興的資本主義保駕護航的歷史作用,明確給予它相當于法律的效力,從而表明了國家像保護私有財產一樣保護私人契約的制度選擇。
《法國民法典》不僅在法國國內影響深遠,對其他各國的影響力也不可小覷。例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丹麥和希臘的民法典都是仿照該法典編制而成的。另外,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的民法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