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陣地。如何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離不開探究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要開發(fā)課程資源,優(yōu)化課堂閱讀教學設(shè)計,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那么教師就要設(shè)計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還能夠促進學生心智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李君,江蘇省無錫市安鎮(zhèn)中學。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開發(fā)資源,利用文本圖片,關(guān)注語篇教育性,另外,我們的閱讀要基于文本,落實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把知識的教授更上一個臺階,而不再是僅僅圍繞單詞、句子進行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視野也決定了閱讀課堂的高度。
一、輔助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圖片和視頻
文本中的篇章都是靜態(tài)的,教師要善用文本中的插圖和教學中的視頻,將生硬的知識變成靈活的。比如在9A unit7 Film和學生進行溝通Do you like watching TV?What films do you like ?教師拋出一個學生熟悉的話題,讓他們隨心暢談。接著教師引出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首先教師播放一段節(jié)選《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的影片,讓學生對這個美麗大方的公主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并引起他們的興趣。也有的同學觀看過這部影片,更有利于本篇文本的展開。觀看完影片,教師拋出幾個問題Do you know Audrey Hepburn?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er?學生零零散散能說出兩三條,接著教師再播放我們文本中的視頻,讓學生認真聽,并記下筆記?;卮鹣鄳?yīng)的問題。在圖片和視頻的輔助下,學生對奧黛麗赫本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最后,老師要求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后,并給文章分段,分清哪些是描寫奧黛麗赫本外貌、出生、出生地的,哪些是描寫她的成就的,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歸納和總結(jié)。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fā)現(xiàn),圖片和視頻是英語教學的有利助手,它傳遞著豐富的教材信息,為本文的閱讀講解提供了諸多的便利,同時也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落實語言知識 ——-基于閱讀教材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找出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所發(fā)生的事情What/Who/When/Where 瀏覽文章,抓住關(guān)鍵要點,有助于快速了解文章。根據(jù)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讓學生在文中分別畫出這些語句。Why is Audrey Hepburn one of Hollywoods all-time best?What was Hepburn dream when she was a child? How did she become world-famous? What did she do beyond the film industry?然后利用思維導圖將奧黛麗赫本的生平畫出來,使文章脈絡(luò)更加清晰,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復述文本知識。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文章題材不同,采用教學方法也會不同,指導學生把課文脈絡(luò)理清楚。最后引導學生從奧黛麗赫本身上你學到了什么?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Audrey Hepburn?引起學生的思考。語言的輸入就是為了更有效的輸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一篇小作文。還可以適當擴展文本,延伸到我們國家的明星,寫一寫你喜愛的演員。比如Jackie Chan成龍,he is actor and Chinese kung fu superstar, he is good at acting films. like 《the Police Story series》《the Shang Hai Noon series》and so on. His films are humorous and exciting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文本的模式仿寫自己喜愛的明星,當然有的學生需要自己尋找資料,再重新寫作,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也是基于文本,走出文本的實際教學運用。再比如,在學習動物bear/squirrel/elephant等,教師還可以適當擴展每個國家代表性的動物,我們國家的panda,泰國的elephant,澳大利亞的kola以及美國的bald eagle等,讓學生意識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也有特色的風情。
三、培養(yǎng)文化意識 ——關(guān)注語言文化
英語核心素養(yǎng)包括四個方面,其中一個就是培養(yǎng)文化意識。我們的《英語課程標準》確定了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是“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觀”,這是基礎(chǔ)教育任務(wù)之一。從我們的學科的視角可以看出,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的時候,不要將文化意識拋之腦后。教師要善于利用教輔和教材中的背景知識進行文化熏陶,讓學生在英語學科中學習一些英美文化的知識,提高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感悟,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學生在接觸外國的電影之后,逐漸被里面的人物形象所吸引,更被電影情節(jié)所迷住。久而久之,學生喜歡看大片,主要是英美的電影作品,而嫌棄我們的國內(nèi)的作品。我們教師也要從正面引導學生,我們有我們文化的底蘊,我們的背景與他們不同。影視所表達的觀點也會有所不同,不可一味地喜歡國外的而忘本。我們的文化也需要大家去傳承。閱讀由我們的文本拓展到我們的影視上面,而影視是我們生活的寫照,這樣學生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有所提高,同時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讓閱讀走入我們的生活,也走進藝術(shù)的層面。
四、結(jié)語
閱讀是學生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學習方式,也是獲取不同信息的一個途徑。教師要精心鉆研教材,認真設(shè)計教案,讓學生的輸出量更加豐富。教師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最終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教育部,2011.
[2]李冬梅.英語課堂教學設(shè)計與活動案例.7年級[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