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接觸的信息很多,需求也隨之變化。在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再適用,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和研究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英語課程標準也將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堂的任務。也就是說,在新時期的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再被動聽講,而是作為課堂的主人主動進行學習。然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階段特性構(gòu)建英語課堂。所以在初中階段,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讓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多角度構(gòu)建趣味性的英語課堂進行探究,以期讓英語課堂變得更有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英語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英文歌曲
將英文歌曲與英語教學結(jié)合起來,可以在上課時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課堂教學中來,使課堂變得更有吸引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英文歌曲的選取很重要,在選歌曲的時候一定要選歡快有力的,這樣更容易帶動學生的情緒,或者征求學生的意見,從中選出適合課堂教學的,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學《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課間提前來到教室做準備,為學生播放了一首流行的英文歌,并且在上課后沒有停止播放,而是讓學生繼續(xù)聽完了整首歌,然后以Do you think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listen to popular songs這個問題進行引入,開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因為以前從未在課堂上播放過英文歌,所以學生在一開始就被吸引了注意力,而對于青少年是否應該被允許聽流行歌曲這個問題,學生的討論興致很高。我順勢詢問了學生對于英文歌曲的喜好,有的學生喜歡聽Taylor Swift的歌,還有的學生喜歡Justin Bieber等,在了解了這些內(nèi)容之后,我又問有沒有改編英文歌曲的興趣,即:將本節(jié)課中學到的重點句型、詞匯改編進自己喜歡的歌曲中。學生興致很高,躍躍欲試。如此一來,學生在聽課時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課堂效率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
二、英文電影
英文電影的對話性和情節(jié)性較強,將英文電影與課堂教學結(jié)合起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在英文電影中傳達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也有一定的激勵和引導作用,也能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Sad movies make me cry》時,正好標題中提到了movie,我就在課程剛開始的時候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英文電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的片段。電影主人公Chris Gardner超高的智商和靈活的頭腦讓他在股票市場上如魚得水,成功地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接下來,我讓學生在學習了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后,用英文來談談這部電影對自己感情的影響。受電影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全被調(diào)動了起來,課堂參與度很高。在基礎的教學完成后,還有剩余的時間,上課之初電影播放的時候我特意挑選了Chris Gardner成功的片段,現(xiàn)在給學生播放了Chris Gardner沒有成功之前的片段,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再結(jié)合本節(jié)課新學到的make的用法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在看到了Chris Gardner沒有成功之前的艱難生活之后,臉上已經(jīng)沒有了剛開始看到電影時的興奮,反而多了凝重和思考。如:有的學生在思考后表示:This movie makes me sad, but it also makes me happy. The hardships of Chris Gardners life make me sad. But his insistence made me feel deeply. I think I should study harder in the future.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對make的用法掌握得更加熟練了,而且通過對電影的思考讓自己變得更加積極向上了。除此之外,我還給學生推薦了《Forrest Gump》《Saving Private Ryan》等值得一看的英文電影,讓學生在觀看之余練習口語和進行英文賞析,這對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英語活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英語活動,可以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英語活動中學生需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在此過程中,鍛煉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信心,并且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進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真正理解學生的需求,繼而將學生感興趣的方面與英語教學結(jié)合起來,讓英語課堂一掃往日的枯燥沉悶,變得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對英語的熱愛,還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促進學生英語能力和英語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為學生日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穩(wěn)固的基礎。
【作者簡介】吳銀燕,汨羅市智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