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川廣, 羅磊
(1. 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xié)會,西安710032; 2.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安710032)
2018年6月21日,在秦嶺太白山地區(qū)進行鳥類調(diào)查期間,在陜西省西安市和寶雞市交界的太白山地區(qū)小文公廟(107°47′55″E,33°59′29″N,海拔3 405 m)發(fā)現(xiàn)一種鳥類,根據(jù)野外觀察并結合所拍攝照片,后經(jīng)查閱《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約翰·馬敬能等,2000)、《中國鳥類志》(趙正階,2001),確定為棕頂樹鶯Cettiabrunnifrons。據(jù)《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鄭光美,2017)以及相關文獻,并檢索中國觀鳥記錄中心2004—2018年關于棕頂樹鶯的32次觀測記錄,得知其在陜西省尚未記述,為陜西省鳥類新紀錄。
發(fā)現(xiàn)地周圍生境為高海拔針葉林和高山草甸。該鳥主要特征為:前額、頭頂至后頸部栗色;后頸至背部漸變?yōu)樽睾稚?;眉紋白色或淡皮黃色;眼先和貫眼紋黑色;頭側、頰和頸側深灰色;頦、喉部白色,喉部至胸部由白色逐漸轉變?yōu)榈疑桓共炕液稚?,至臀部又漸變?yōu)榘咨?;兩脅淡棕褐色;兩翅和外側尾羽亮棕色,中間尾羽深褐色;上嘴黑色,下嘴前端淡褐色,后端黃色。
棕頂樹鶯隸屬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樹鶯科Cettiidae。國外分布于尼泊爾、不丹、克什米爾南部、巴基斯坦東北部、印度錫金、印度阿薩姆和緬甸,國內(nèi)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西北部及四川(趙正階,2001;BirdLife International,2016;鄭光美,2017)。此次發(fā)現(xiàn)棕頂樹鶯的地點相對于其在國內(nèi)的其他分布區(qū)更靠北,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是其分布區(qū)北擴的原因之一(劉陽,張正旺,2008;吳偉偉等,2012)。其在陜西省的居留型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棕頂樹鶯Cettia brunnifrons (夏川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