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文 魏安銀 李艷軍
長托寧是一種新型抗膽堿能受體藥物,具有抑制腺體分泌、降低氣道壓力等作用。為探討其在肺灌洗術中的應用價值與機制,我們觀測了30例塵肺患者全肺灌洗術中應用長托寧后呼吸力學參數(shù)的改變,并與30例術中應用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654-2)的對照組塵肺患者相比較,現(xiàn)將其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樣選擇2017年10月至12月住院的符合全肺灌洗條件的壹期塵肺患者60例,用抽簽法隨機分為觀察組(長托寧組)與對照組(654-2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30例,年齡42~59歲,平均年齡(48.7±3.59)歲,接塵時間7~28年,平均接塵時間(21.4±2.65)年。對照組30例,年齡40~58歲,平均年齡(46.6±3.41)歲,接塵時間10~26年,平均接塵時間(20.9±3.23)年。兩組患者均無合并慢支、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結核及肺占位性病變等,亦排除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疾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接塵時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全肺灌洗方法 按照大容量全肺灌洗術醫(yī)療護理常規(guī)及操作規(guī)程進行[1]。在全身麻醉下經(jīng)口腔置入Robertshaw雙腔支氣管導管,進行雙肺分隔,纖支鏡檢查確定雙腔管對位準確后,在容量控制模式呼吸管理下進行單肺通氣(呼吸次數(shù)12次/min;潮氣量10 mL/kg;吸呼比=1∶2),同時以質量濃度為0.009 g/mL的無菌生理鹽水進行另側肺灌洗,1 000 mL/次,總入量12 000 mL,肺內殘留質量濃度為0.009 g/mL的無菌生理鹽水300~800 mL,灌洗畢進行雙肺通氣,45~90 min后灌洗另側肺,其方法同前。
1.3 觀測指標與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均通過美國Solar GE8000監(jiān)護儀記錄給藥前及給藥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第一側肺的氣道壓力 (Paw)、肺順應性(Cdyn)、呼吸功(WOB)、第一側肺單肺通氣下動脈血氧分壓[p(O2)]及雙肺灌洗畢停麻藥時間。觀察組患者在第一側肺灌洗畢給予長托寧1 mg靜脈注射,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654-2)10 mg靜脈注射。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各時間段的組內比較采用單因素的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塵肺患者呼吸力學參數(shù)及動脈血氧分壓的比較 在給藥前,兩組患者的氣道壓力、肺順應性、呼吸做功及動脈血氧分壓相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應用藥物長托寧后,觀察組患者的第一側肺氣道壓力明顯降低,肺順應性增加,呼吸運動做功減小,動脈血氧分壓增高,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2.2 兩組塵肺患者雙肺灌洗間隔時間及總體手術時間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雙肺灌洗間隔時間及總體手術時間(即麻醉誘導到停麻藥的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
表1 兩組塵肺患者呼吸力學參數(shù)及動脈血氧分壓的比較()
表1 兩組塵肺患者呼吸力學參數(shù)及動脈血氧分壓的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項目 給藥前 給藥30 min 給藥60 min 給藥120 min觀察組 30 氣道壓/cmH2O 44.3±3.85 38.9±2.06** 35.2±3.83** 29.0±2.56**##對照組 30 42.7±5.97 40.8±3.54 37.3±3.01 33.7±1.77##觀察組 30 順應性/(mL·cmH2O-1) 21.7±2.39 26.8±3.23** 30.6±3.51** 32.5±2.24**##對照組 30 23.5±5.67 24.7±2.16 26.3±3.03 29.0±3.61##觀察組 30 呼吸功/(kg·m) 3.47±0.65 2.53±0.34** 2.24±0.37** 1.93±0.27**##對照組 30 3.28±0.86 3.02±0.29 2.96±0.29 2.25±0.18##觀察組 30 血氧分壓/mmHg 285.5±32.34 347.7±64.88** 378.3±38.45** 392.2±42.19**##對照組 30 293.2±51.50 309.6±45.57 316.2±33.65 326.8±51.04#
注:與對照組患者相比,*P<0.05 ,**P<0.01;各參數(shù)組內比較,#P<0.05,##P<0.01;1 cmH2O=0.098 kPa,1 mmHg=0.133 kPa。
表2 兩組塵肺患者雙肺灌洗間隔時間及總體手術時間的比較() 單位:min
表2 兩組塵肺患者雙肺灌洗間隔時間及總體手術時間的比較() 單位:min
注:與對照組患者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雙肺灌洗間隔時間 總體手術時間觀察組 30 50.2±8.41** 368.8±23.05**對照組 30 58.3±9.06 422.3±32.43
塵肺患者由于吸入生產(chǎn)性粉塵并在肺內潴留而導致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肺呼吸功能受損,與正常人相比,肺呼吸時氣道壓力增大,肺順應性減小,呼吸做功增加。全肺灌洗是針對塵肺病因治療的唯一可靠而有效的方法[2-3]。在全肺灌洗術中,由于肺泡及氣道內不可避免地殘留部分灌洗液體,會導致氣道壓力及呼吸做功相應地增加,肺順應性相對地減小,肺組織呈現(xiàn)水腫狀態(tài)[3]。為促進肺功能盡快地恢復到術前水平,術中常應用利尿劑、抗膽堿能類藥等,減輕肺水腫狀態(tài),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腺體分泌。長托寧是一種新型選擇性抗膽堿能藥,能與M、N膽堿受體結合,透過血腦屏障,具有較強、較全面的中樞和外周抗膽堿能作用。同時它還可緩解肺組織毛細血管痙攣,抑制TNF-α、IL-6等釋放,發(fā)揮降低炎癥反應的作用[4]。近年來,有學者報道[5-9]長托寧應用于全身麻醉手術中及機械通氣患者的氣道管理,可以抑制腺體分泌,降低氣道壓力,改善肺通氣功能,縮短插管時間,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在本組研究中,兩組患者給藥前的呼吸力學參數(shù)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應用長托寧后30 min、60 min、120 min,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氣道壓力減小,肺順應性增加(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呼吸做功也有明顯地減小 (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因而從本組實驗結果上來看,對于灌洗后的肺組織,長托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促進肺組織功能恢復的作用,這與王潤豐、樊啟源、夏夢等的研究結果一致[5-7]。另外,在本組實驗中,還對兩組患者術中的血氣分析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比較,在相同時間段,觀察組的血氧分壓數(shù)值比對照組高(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可能與應用藥物后腺體分泌減少,肺通氣、換氣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有關[10]。在本組研究中,我們還對兩組患者的雙肺灌洗間隔時間及總體手術時間做了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長托寧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縮短雙肺灌洗間隔時間及總體手術時間,效果優(yōu)于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654-2)。在兩組數(shù)據(jù)組內分析中,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無論是長托寧還是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654-2),同樣對患者的術后恢復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只是相對于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654-2)而言,長托寧的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長托寧具有抑制腺體分泌、降低氣道壓力、縮短手術時間等作用,在雙肺大容量灌洗中應用長托寧,安全有效,其作用優(yōu)于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654-2)。